抗金名将-韩世忠

说起岳飞,家户喻晓,是南宋抗金名将,被尊为战神,但是有一位当时与岳飞齐名的大将也不可不提,他就是韩世忠。

韩世忠,字庭臣,宋朝延安人。他十八岁从军,到五十三岁被解除兵权。从军三十五年做将军就有二十五年,与张俊、岳飞、刘琦并称为中兴四大名将。

从靖康元年起,他的主要战功有救王渊,黄天荡战金兵,大仪镇败金齐合军,守准河阻金兵南渡等。尤其是黄天荡一战,使韩世忠名播遐迩。

宋高宗建炎三年开始,金兵渡江南侵。攻占建康(今南京)破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大掠财物子女,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金将宗弼(即金兀术)率兵满载北归时被已任浙西制置使的韩世忠率兵用海船遏阻于今南京附近的黄天荡。当时金兵十万,韩世忠只有兵八千余人。两军相持四十八天,金兵无法通过。金兵势蹙时,曾卑辞向韩世忠请求借道,被严词拒绝。金军利用老鹳河故道,开渠30余里,连通江口,于次日冲出黄天荡,驶至建康附近江面,用火箭射燃宋军船篷,突出重围。宋金整体战争中虽然宋军失败,而这次局部战争韩世忠却一度占了上风,极大鼓舞了宋军士气。

大仪镇(今扬州西北)之战,更被时人誉为“中兴第一武功”。

绍兴四年(1134 年)九月,当时金兵和伪齐刘豫分路南侵,任淮东宣抚使的韩世忠在大仪镇设五阵,二十余处埋伏,与金兵交战,大败金兵,将金兵逼进泥沼中,活捉其将挞不也。

此时,韩世忠曾主张乘金国废伪齐刘豫之机大举北伐,可惜朝廷主和派占上风,没有得到朝廷同意。他带兵三万守淮(即今淮安),金兵七八年间不敢再渡南侵。

韩世忠抗金多年,多次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使金人闻名胆战,称他率领的军队为“韩家军”,总是不断探听韩世忠在哪里任职,做什么官,来避开韩世忠。

然而,绍兴七年,南宋朝廷准备议和,第二年高宗便任用秦桧做右相,做好向金和谈纳贡的准备。

到绍兴十一年(1141 年)二月,金宗弼再次南侵,被宋军击败。同年四月,秦桧等加紧和谈步伐,将三大帅张俊,韩世忠、岳飞召回临安,一举夺了三人兵权,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副。这时张俊附和讨好秦桧,于是韩世忠,岳飞成了秦桧的眼中钉。紧接着,秦桧接受金宗弼的授意,加紧迫害岳飞,并再次派出使者向金求和。

韩世忠因反对议和,秦桧自然想除之后快。当朝廷再次向金派出求和的使者时,韩世忠上谏章,认为中原士民都延颈以望宋师北伐,如果就此讲和,失去人心,国势就会萎靡不振。又请求即使求和,也应等金人先派使者来。结果宋高宗都没有答应。韩世忠又上书弹劾秦桧求和之策误国,秦桧暗使谏官弹劾韩世忠,宋高宗倒是没有降罪韩世忠,只将奏章扣了下来。至此,宋高宗赵构和权臣秦桧向金人求和请降之意已决,不可逆转。主战的韩世忠明白再上奏章也没有作用了,而且秦桧对韩世忠怨恨已深,韩世忠仕途已危机四伏。于是,韩世忠明哲保身,坚决请求辞职。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十月癸巳,宋高宗降旨,同意韩世忠的请求,免去他的一切实权实职,只做“醴泉观使”(宫观官是宋朝特有的神祠官,一般宫观使都以宰相兼任,单独做此官意味着闲居)。奉诏进宫,加封福国公。此后,他闭门谢客再也不过问政事,不谈北伐了。

韩世忠铜像


韩世忠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靖康   临安   奏章   绍兴   兵权   宋朝   南京   南宋   朝廷   名将   使者   韩世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