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的故事 · 第一位文正 · 魏征 · 之五

虽然魏征一肚子能耐,但也需要时间来证明。初入李世民阵营的他,是很不受同僚们待见的。毕竟都是文人,最看重的就是气节,讲究“从一而终”,你魏征一身仕过六主,别说忠臣,就是奸臣也没几个像你这样的啊。

魏征每天上班时要面对多少冷眼白眼,要有怎样的毅力才能在如此恶劣的氛围中工作?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挺住了。

他并没有被周遭异样的视线捆住手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任事;也没有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辞官归隐,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

假如魏征接受采访,当记者问出“你是如何应对职场压力的”这一问题时,他一定会歪嘴笑着摆摆手,说上一句:

无所谓~心~态~

不过,光靠心态显然是不够的,魏征能挺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领导对他相当重视。

领导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升职。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拔擢魏征为尚书左丞。

尚书左丞可是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是辅佐仆射的重要角色。要知道仆射相当于尚书令(唐代因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故取消了这一官职,以仆射代之),那可是大唐的宰相啊。

领导对魏征的重视,引起了同志们的不满——我们论资格论操守都比你强,皇上凭啥对你就这么好?

于是有个叫温彦博的就开始攒魏征的黑材料,给领导打小报告了。

温彦博是谁?那可是个了不得的狠人。

武德八年(625年)的时候突厥入侵,温彦博作为文职人员(行军长史)随部队抵御外侮,兵败被擒(军败,彦博没于虏庭)。

温彦博像

突厥的颉利可汗把温彦博带过来一看,我去,这不是大唐的中书侍郎么?赶紧的,把你们那边的重要情报都告诉我。

但温彦博不管突厥人使出什么手段,是上辣椒水老虎凳还是使美人计开支票,就是不说(突厥以其近臣,苦问以国家虚实及兵马多少,彦博固不肯言)。

一看这家伙软硬不吃,颉利可汗很愤怒,直接把他甩到阴山脚下放羊去了(颉利怒,迁于阴山苦塞之地)。

温彦博就这么苦哈哈地过了近一年的草原生活,直到李世民继位后,和颉利可汗在渭桥杀白马盟誓(刑白马设盟),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他才被放归大唐。

温彦博一回来,大家都以无比崇敬的眼光瞻仰着他,要知道李世民手下这帮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不会轻易佩服谁。可这种陷身敌营还坚贞不屈的经历他们还真没有,现在出了个温彦博,当然要好好佩服一下。

更何况他口才还好(善于宣吐),声音洪亮(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身高一米六气场两米八(进止雍容,观者拭目),所以温彦博同志往那儿一站,就是妥妥的时代楷模,正义化身呐!

像温彦博这种楷模,自然看不起魏征这种墙头草。

很快,温彦博就揪住了魏征的一条小辫子——有人说他给自己的亲戚开后门,搞裙带关系(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

这还得了?!必须查,查他个底掉!

可温楷模查了一圈也没查出啥实质性问题(案验无状),没问题那您就收手吧?

温彦博不!

他继续给领导打魏征的小报告,说:魏征这家伙作为臣子,应该注意检点行为,把事情都做到明面上,别遮遮掩掩的让人起疑。这回的事,正是因为他不知道检点才会被人怀疑,招来谗言毁谤。他虽然没犯错误,那也该被责罚(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

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你没查出问题,那不正说明魏征是好同志嘛?就算你不替魏征说好话,也不至于要求领导责罚他吧?

唐太宗也拿温彦博没辙,谁让他是时代楷模呢?你想骂魏征,那就去吧,帮我捎个话,就跟他说以后干啥事长点心,检点一些(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

平白无故挨了顿骂,想必魏征也开始考虑,要怎么做,才能在这个严酷地宫廷职场站稳脚跟了。

他没有背景,才华又不为人知,还因为多次改换门庭,遭到同事们的讥笑。

唯一欣赏他的,只有李世民……

可魏征一琢磨,李世民现在欣赏自己,只不过因为自己刚到他手下工作没多久,还没过新鲜劲儿而已。他团队里能人那么多,饱学宿儒有岑文本封德彝,智计绝伦有房玄龄,机敏练达有杜如晦,还有个文武双全的长孙无忌。只要新鲜劲儿过了,失宠是早晚的事。

要怎么做才能让李世民一直做自己的靠山呢?

魏征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有一个办法,能长期收获皇帝的关注和喜爱,那就是给他补齐团队的短板,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人。

李世民的队伍里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但却缺少提意见的人。

那这个角色,就让我魏征来扮演吧。

不过……

团队里缺少这么一个角色,想必其他人也知道,为什么别人不去做这个提意见的人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李世民相当相当有主见。

他十七岁就能使出疑兵之计,领着部队在雁门关救了隋炀帝的驾;十九岁就能帮老爹李渊拿主意,说服李渊在晋阳起义;二十岁就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十万大军,就连李密看到他都忍不住称赞“真TM帅”(真英主也)。

打王世充窦建德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两面受敌,应该暂缓攻势,退到谷州从长计议。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力排众议,才一场战役击败了这两个最让大唐头疼的敌人,给他爹李渊美得不行不行的,亲手写诏书夸他“两雄会合,一朝清平”。

这样一个有主见的人,你给他提意见?

他可是皇帝呀,把他惹毛了,还要命不要?

思来想去,深谙忽悠学精髓的魏征终于找到一个好办法。

几天后,魏征来见李世民,先拿温彦博捎给他的那句口谕说事,他说:

君臣之间应该同心协力才对,要是臣子们办事时不从国家大计出发,光顾着搞形象工程,琢磨着该咋做才能避开嫌疑,让领导您觉得检点,那咱这大唐国,可是药丸呐(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李世民一听这话在理,要是大家都作起“官场秀”来,那可不得了,马上回答说:“憋说了,朕错了还不行吗(吾已悔之)”?

魏征一看,这皇上虽说挺有主意,可相当明事理,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呀,只要能在道理上说服他,他这不是挺听话的嘛?

那就好办了。

魏征马上趁热打铁,说出了他最著名的一番论断——忠良之论。

他整理衣冠,朝李世民深鞠一躬,然后说:

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李世民有点懵,问:“这俩……有区别吗(忠、良有异乎)”?

魏征回答说:“稷、契、咎陶就是良臣,龙逄和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不光让自己收获美名,还让君主为人称道,让子孙世代都享福;忠臣则是把自己玩死了,还让君主背上骂名,国破家亡,仅仅给自己混到个‘忠臣’的名声而已。这俩区别太大,得差出二里地去(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逄、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影视中的比干形象

稷和契辅佐大禹,咎陶则是舜的臣子,在他们的辅佐下,舜和禹成为了千古明君。

龙逄是夏朝的大夫,因献黄图进谏被夏桀杀了。比干死得更惨,因为进谏被商纣王剜了心。他们虽然留下了万世忠名,但桀纣却是昏君的典范。

李世民听到这样的论断是啥反应呢?

《旧唐书》上说他相当赞同,还赏赐了魏征(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而这段话的真正厉害之处,却是潜台词——陛下您可是明君呐,可不能因为我向你提意见,就把我“咔嚓”了,我做了龙逄比干不要紧,不过陛下您可就成了桀纣了。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当桀纣,除非他脑子进了水。

有这段话做铺垫,魏征成功地站到了道德高地上,把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给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搞定了一张无形的免死金牌。

看到没?这就是忽悠学的威力。

既然陛下您都同意我的观点了,那就请好吧!

在这次对话之后,魏征开始了他的“进谏”生涯,不断给李世民提意见。

关于魏征的进谏,我左想右想,一想再想,觉得只有一个词才足以形容。那就是——丧心病狂。

因为他的进谏,用“令人发指”都不足以形容。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向李世民当面直谏,有五十次之多。书面意见就更别提了,《旧唐书》上说,他写给李世民的谏章有好几十万字(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

不光次数多,他提意见的范围还广,压根没有限制,政策方针你提意见,可以,你是朝廷官员;官员选拔你提意见,可以,你是为国举贤;典章制度你提意见,可以,你是史书总撰;皇帝个人修养你提意见,也行,你是天子近臣……

我们知道,进谏这事,往好听了说是提意见,说白了就是唱反调,你魏征在上面这些事项里唱点反调也就罢了,可是,皇帝给公主嫁妆你反对,皇帝要招待个友邦使节你也反对,皇帝派人出公差想采购点私货你还是反对,连皇帝的私生活你都要唱反调,你到底想搞哪样啊?

管那么宽,你魏征是太平洋警察吗?

甚至,连皇帝要封禅,魏征也反对。

封禅,是一种皇帝专属的祭典。这俩字按《史记》的解释,就是“报天之功,故曰封。报地之功,故曰禅”。

但这种汇报功劳的祭典不能随便搞,得挑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由皇帝本人亲自到泰山去,搞个大大的仪式,感谢老天爷保佑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举办这种大规模的祭典,就跟现在办奥运会一样,虽说会浪费些钱,可能让皇帝倍儿有面子,文武百官和老百姓也会觉得与有荣焉,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部分。

秦皇汉武和光武帝刘秀都搞过封禅,所以,在后世帝王看来,封禅除了可以打腰提气振奋人心,也是国家实力和君主牛逼程度的一种具体体现。

贞观五年的时候,大唐帝国在李世民的领导下,GDP总量和国际地位一路走高。大臣们一看,说现在这么好的光景,咱得跟天地神明汇报啊,就撺掇李世民搞一次泰山封禅(时公卿大臣并请封禅)。

只有魏征一如既往,站出来唱反调说,不行(唯徵以为不可)!

李世民就不干了,说来你跟我好好说道说道,是我功劳不够还是给百姓的恩德不厚?是国家治理得不好还是国际地位不高?是咱大唐没出现祥瑞还是年景不好没丰收?为啥你就非说不行(朕欲卿极言之。岂功不高耶?德不厚耶?诸夏未治安耶?远夷不慕义耶?嘉瑞不至耶?年谷不登耶?何为而不可)?

李世民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功高德厚自不必说,他不光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而且把四外圈的少数民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就在正月十三这天,大唐帝国在长安昆明池搞了次大阅兵,周边的国家元首都应邀出席观礼(大蒐于昆明池,蕃夷君长咸从),西北诸蕃为了表达对李世民的尊敬,都管他叫“天可汗”。

天可汗李世民

正月十六这天,李世民亲自捧着祥瑞大鸟,去大安宫给高祖李渊报喜(亲献禽于大安宫

同样是在正月,李世民在左藏库赏赐三品以上官员,库房里的绸缎任他们随便拿,只要拿得动(幸左藏库,赐三品已上帛,任其轻重),足见国家是多么富有。

如果这还不算远夷慕义天降祥瑞年谷丰登,我不知道怎样才算。

可魏征却说:对,你功劳够大,但给老百姓的实惠不算够吧;你给百姓的恩德是不少,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脱贫了吧;国家虽说治理得不错,但还不足够供应朝廷的用度;国际地位是挺高,但你现在还满足不了这些番邦小弟们的胃口吧?虽然天上降下祥瑞来,但是抓鸟的网子还是很密;虽然年景好收成不错,但粮仓可空着好多呐。这就是我为啥叫你别急着封禅。(陛下功则高矣,而民未怀惠;德虽厚矣,而泽未滂流;诸夏虽安,未足以供事;远夷慕义,无以供其求;符瑞虽臻,罻罗犹密;积岁丰稔,仓廪尚虚,此臣所以窃谓未可)。

每次看到这段说辞,连我都恨得牙痒痒——啥叫每个家庭都能脱贫?别说封建王朝,就是现代社会,连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也不敢说自己每个家庭都脱贫了呀。

这就是典型的抬杠!

抬完杠,魏征接着说:“咱老魏嘴笨,就拿人来打个比方吧。假如一个重病了十年的人被治好了,他一定很虚弱,是不可能扛着一石米走一百里山路的。可是,从隋末大乱到现在岂止十年,就算陛下您治国治得好,可这么短的时间,国家的元气是不可能恢复的啊,现在去封禅,是最佳时机吗?况且您要是举行封禅,周边国家一定会派使者来,可现在咱国内有的地方发展得并不好,这些贫瘠的景象要是让那些来观礼的老外们看到了,您这不是揭自己的短吗(臣未能远譬,且借喻于人。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乂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窃有疑。且陛下东封,万国咸萃,要荒之外,莫不奔走。今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岂可引彼夷狄,示以虚弱)”?

其实,这番话已经足以说服唐太宗给封禅大典按下暂停键了。

但魏征继续分析说:“咱们府库里的钱,就算都赏给那些来观礼的使者们,他们也不会觉得满足。而且封禅开销那么大,就算把未来几年的徭役赋税都免了,也抵不了为办封禅征用民夫的劳务费啊。要万一赶上点水旱天灾啥的,一些好嚼舌头根的人肯定会对您封禅大加指责,说您坏话。到时候您再后悔可来不及呀(竭财以赏,未厌远人之望;重加给复,不偿百姓之劳。或遇水旱之灾,风雨之变,庸夫横议,悔不可追)”。

最后,魏征给自己的这番强词夺理找了个理论依据。他说:“这些话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咱们的基层干部们都这么觉得(岂独臣之恳诚,亦有舆人之诵)”。

魏征之所以拿基层干部说事,一个是因为满朝文武唱反调的只有他一个人,有点势单力孤,但他一说这不是“独臣之恳诚”,还有“舆人之诵”,局势立马就被扭转了——我魏征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在代表基层干部在表态啊,大唐帝国基层干部的数量,可远比撺掇封禅的大臣们人数要多;

另一个则是因为李世民很重视基层工作。他曾亲口说过:“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这样的话,李世民知道,比起庙堂之上的那些只会坐而论道的公卿大臣,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微末小吏(舆人)才是更了解国家真实情况的人。

既然基层干部们也觉得现在搞封禅大典不好,那还是算了吧。

唐太宗怂了(太宗不能夺),封禅就此取消……

就算魏征说得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他做得过分。难道之前那几个皇帝封禅的时候,国家状况就都达到你魏征说的这些标准了吗?

李世民同志干了半辈子革命工作,劳心费力的,就不能搞点形象工程,满足一下虚荣心吗?

真是不懂事到了极点。

虽然从爱惜民力勤俭节约的角度想,反对封禅也算是好事。但接下来这个事,就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理解了。





本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

本篇中斜体字出处书目及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贞观政要》

《北史》

《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贞观   桀纣   大唐   可汗   突厥   忠臣   陛下   皇帝   领导   故事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