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2600岁!一起来聆听年轮背后的故事→

3月12日

又是一年植树节

西安作为“国家森林城市”

不仅拥有广阔的森林覆盖面积

还有众多被称为

“绿色活化石”的古树



据统计,我市现有登记建档古树名木15051株,其中古树15016株,拥有量居全国前列。

这些古树如何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从一干一枝一叶一花上领略且感知一缕历史的生动和鲜活?


在植树节到来之际

记者带大家一起探访几株古树

倾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古树之最 你知道多少

最年长的古树

树种:银杏

树龄:超过2600岁

地址:周至县终南山古楼观历史文化景区内



在周至县终南山古楼观历史文化景区内,生长着一株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该树胸径将近3米,高约14米,树干非常粗壮,但主树干却是空心的,远远望去,冠如华盖,枝若虬龙,满身沧桑。记者注意到,这棵银杏树下有四根水泥仿照树干所制成的支撑柱,树旁还立着一块刻有“老子手植银杏”的石碑。

相传这棵银杏树为道家圣哲老子亲手栽植,距今已有2600余年,是西安古树中最年长的“老者”。1972年曾遭遇火灾,导致树干外只剩下薄薄的外皮,树心变空。虽然历经岁月蚕食,但这株古树仍茁壮挺拔,枝叶茂盛。


最有故事的古树

树种:国槐

树龄:超过2300岁

地址:临潼区城东一公里处的胡王小学院内



在临潼区城东一公里处的胡王小学院内,有一株树龄超过2300年的国槐树,它在临潼诸多古树名木中位列榜首,也是全国少见的古槐。走进学校,记者一眼就被这棵古树吸引,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伞。它不仅年龄长,造型更是“超群”,树高为18米,胸围达9米,冠幅超500平方米以上,需十多位小学生手牵手才能合围一圈。

相传楚汉争霸之时,刘邦在鸿门宴中脱身而逃,行至骊山脚下已精疲力尽,便躺在这棵树下休息,当地百姓给他端来开水和食物充饥。刘邦二次兴兵打败项羽建汉称帝后,为了感激这个村庄的百姓,便把这个村子叫“护王村”,把这棵槐树叫“护王槐”。因“护王”与“胡王”谐音,时间久了,人们便念成今天的胡王村,这棵树也被称为“胡王汉槐”。


最美的古树

树种:玉兰树

树龄:超过1200岁

地址: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玉兰花谷景区八斗河村



有这样一株玉兰树,它生长于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玉兰花谷景区八斗河村,树龄超过1200年,树高27米,胸围5.3米左右,3人不能合抱。树干高大挺拔,树枝叶茂繁盛,枝叶开张,向东伸展,亭亭如盖,绿荫覆盖了树下约2亩的范围,堪称“中国玉兰王”,也被冠以全国最美玉兰树的美誉。

如今,这株古树周围和沿路又栽植了上万株不同品系的玉兰树,每逢春季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玉兰花谷景区便会举办周至县玉兰文化旅游节,赏景之余,也激发了人们爱护古树的热情。


有的古树存活了几百年

有的古树存活了上千年或者几千年

众所周知

一棵树要经受大自然的

雨雪冰霜、病虫害侵袭

为什么它能活这么多年?

为什么它在这儿活了这么多年?

这些都是

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些问题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植树造林处副处长李文军表示,古树名木携带的优秀基因,为科学家繁育出抗逆性强的优良林木品种提供了可能;而古树年轮的生长状况,也为科学家了解气候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演变提供了参考。除科研价值之外,一些古树由于根系巨大、枝繁叶茂,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小生态系统,调节着局部“微气候”,其生态价值也不容小觑。

为此,我市从2020年就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优良基因保存繁育工作,至今,我市累计开展古树繁育树种44种,播种繁育成活2271株、扦插成活579株、嫁接繁育成活20株。




绿色是自然的底色

也是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我们接受并享受自然恩惠的同时

也应通过植树造林

厚“植”绿水青山

创造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我市共有林地面积76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3%。全市森林覆盖率48.03%,在北方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66万亩,主要在秦岭北麓等重点区域开展植被生态修复,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因地制宜增加森林直接增汇和间接减排作用,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五路”两侧增绿美化工程、村庄绿化美化项目和秦岭北麓恢复植被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国土绿化成绩斐然。

三年累计完成了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30条通景路的绿化,折合绿化面积2.1万亩。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累计完成400个行政村的绿化提升,栽植各类苗木376.64万株,折合绿化面积0.79万亩,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新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秦岭区域内的宜林荒山荒地实施人工造林,营造针阔混交防护林,三年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83万亩,主要栽植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种300.87万株。通过这一系列生态修复举措的实施,提高了秦岭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植树造林处副处长李文军说:

今年我市国土绿化的重点是加强在建绿化工程1.83万亩的后期管护,开展封山禁牧工作,巩固国土绿化成果;

持续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引导村民开展庭院、荒地、村旁绿化,建设村庄小微公园、公共绿地和“口袋广场”,采取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不断增加绿量;

积极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全年完成1200万株工作量;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禁天然大树进城,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确保古树名木健壮生长

同时,积极申报“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强森林经营,推行以增强碳汇能力为主的森林经营模式,挖掘森林碳汇价值,拓展我市生态产品价值。

  近年来,我市林业主管部门也倡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将义务植树与单位、校园、庭院、乡村及身边增绿活动深度融合,见缝插绿、见空植绿、拆墙透绿,通过养花种草、绿化宣传、浇水施肥、整枝修剪、古树名木保护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变一季植树为四季尽责,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多样化、全年化、全民化。

  据悉,今年市绿委办继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推进实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采取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式,破解群众爱绿捐助难、单位护林难、植树找地难等问题。市绿委办还策划了一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线下活动,广大市民群众可登录“全民义务植树网”官网进行网络报名,积极参加线下实体植树活动。希望市民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中来。

来源:西安日报 | 编辑:宽宽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陈颖丨责编:王远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周至县   秦岭   树名   玉兰   树龄   树种   年轮   树干   全民   我市   义务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