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时汉人的霸气反击:“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这是出自冉魏皇帝冉闵的《杀胡令》中的一句话,冉闵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呼叫做武悼天王,是鲜卑慕容氏对他的追谥。

司马氏篡夺曹魏之后,有过一个短暂的太康之治的太平光景。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经过短暂的太平之后,西晋又进入了无休止的战乱,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控制这些内迁的胡人,由此内迁诸族乘机起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士族与司马氏纷纷开始南渡,在江南建立东晋。也因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司马氏南渡之后,中原沦为五胡策马扬鞭之地,曾经的沃土成为人间地狱,留下来的汉人成为胡人蹂躏的对象,甚至成为胡人口中的“两脚羊”。短短不到百年间,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纷纷在北方建立胡人政权,祸害四方,史称“十六国”。

在胡人猖狂之际,很多汉人在胡人军队之中挣扎求存。冉闵当时就在羯族人的军队当中,冉闵父辈是乞活军将领,战败之后被羯人俘虏成为奴隶,由于冉闵骁勇善战,逐渐在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当中崭露头角。史书记载冉闵“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拥立后赵,南征北讨,战功赫赫,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所以冉闵在后赵军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也因此受到了统治者的忌惮。于是当时的后赵皇室石氏意图除掉冉闵。被冉闵得到消息之后,奋起反击,进而屠杀石氏皇室。由于当时的北方各地都是被胡族占据,偏处南方的东晋又不给力,冉闵处于孤军奋战的绝境,虽然一时得势,但是身处遍地虎狼的境地,一个不慎就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他一个汉人出身、屠杀了胡人皇室的将领也根本没有胡人愿意帮助他度过绝境,经过思量之后,冉闵将目光放在了当时备受压迫的汉民身上,想要团结所有被压迫的汉人一起来反抗胡人,进而让自己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因此,冉闵在控制邺城并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了《杀胡令》: “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并且对击杀胡人的汉人施行奖励,即: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于是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冉闵亲自领兵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短短数日,死者达二十余万。

在冉闵的率领下,汉人开始对胡人展开血腥的报复性屠杀,并且从军队当中开始,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

冉闵推行的《杀胡令》从邺城开始,席卷整个中原地区,各地掀起杀胡风潮,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确实存在滥杀的现象,但是也因此让那些在中原横行的华人看到了汉人并不是他们口中的“两脚羊”,汉人有能力也有魄力向奴役他们的胡人举起屠刀进行报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北方面临绝境的汉民族。

《杀胡令》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形势上面的需要,但无可否认的是因此让北方汉人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将嗜杀成性的羯族直接送进了历史书,即便后来冉闵败于慕容儁之手,他建立的冉魏政权像流星一般一闪而逝,但在北方的胡人政权再也不敢像以前那般无所忌惮的压榨汉人,将北方汉人从生存的绝境边缘拉了回来。在那个汉民族最黑暗的年代,冉闵代表汉民族打出最强劲的反击,发出了最强劲的声音:“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永和八年(352年)五月初三日,慕容儁把冉闵送到龙城,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汉人   胡人   后赵   司马   天王   汉民   西晋   绝境   皇室   慕容   霸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