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先生走了,身后褒贬殊异,最后谁来为他盖棺论定

颇具影响和颇具争议的厉以宁先生走了,社会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且差距之大,判若云泥。

改革开放之初,厉先生就是一位名声显赫、红极一时的人物,不用说当面听他做报告,就是他的录音录像,也是供不应求。我没有见过他,但看过他的录像。地点是北京,部队团以上干部学习班,目的当然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因为年代久了,他讲的很多内容都忘记了,但有两个观点仍然记忆犹新:

一个观点:厉先生说,中国人自古重义不重利,这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颠倒过来,把重视金钱放在第一位;另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人不会花钱享受。比如住房,美国人喜欢贷款买房,中国人是攒够了钱才买房住,同样是花钱,花同样的钱,人家比我们提前享受好多年。

当时不知道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中国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只是感到他的观点很异类、挺新鲜。

最初崭露头角的厉先生,历史使命是传经布道,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转型铺路搭桥。他最先向国人的“僵化”思想开刀,用格式化的方式,清除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和伟人的教导,同时注入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念和以金钱为中心的价值观,让国人的思想意识与国家实施的经济形态相辅相成、同频共振。

在基本上完成了传经布道的任务后,厉先生便开始手脚并用,实打实的推进计划经济改革,为市场化布局。这时候,他与他的同道们,一方面在舆论上继续为市场经济鸣锣开道,一方面紧锣密鼓地为国家“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论证报告,源源不断上达天庭,先后把一批又一批国有企业,纳入股份制的轨道,变为名副其实的私人财产。

这就是厉以宁被那个时代冠以“厉股份”的由来。当然,这个称号对于他并非浪得虚名,因为他们的家族也因此而家财万贯。这件事当时就遭到世人的诟病和举报,甚至在社会上还引起了一场要求调查”厉股份“家庭巨额财产来源的风波。

厉以宁一生最”辉煌”的杰作,就是三千万国有企业工人被迫下岗。 当然,留在厉先生身后的杰作,不仅是三千万国有企业下岗工人,还有遍及华夏大地的贫富两极分化。也还有留在中华大地上让富人听了兴高采烈并且受益无穷、让穷人听了气愤填膺并且永远难以翻身的厉先生的著名格言: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吗?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

“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上述就是走完了自己一生,终结了其历史使命,可以盖棺论定的厉以宁最为精华的言与行。对于这样一位出类拔萃、功业显赫的人,究竟应该如何盖棺论定,社会意见却大相径庭。

那些因他而富裕的人们,当然对他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对于他的离去,更是具有刻骨铭心之痛。因而,他们要报答他们的恩人,并且要献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藻,为其盖棺论定。

但是,他们忘记了,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有权力最后对他盖棺论定。至于人民对他的定论是什么,估计”千古“是不会少的,只是千古前后的定语截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盖棺论定   殊异   褒贬   显赫   杰作   富人   中国   国有企业   穷人   国人   身后   观点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