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后改郭姓,后世仍以柴荣习惯称之,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邢台隆尧县)人,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任皇帝。

后梁末帝贞明七年(辛巳,921年)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出生邢州尧山柴家庄,祖父柴翁(其名佚失)、父亲柴守礼皆为当地知名富豪,后因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与同乡郭威的姑母柴氏。柴荣生性谨厚,帮助姑父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有条不紊,深得喜爱,加之姑母柴氏无子,遂收柴荣为子。时值,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了资助家用,外出与邺都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往返(湖北)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略通史书黄老学之说,及至成年,弃商从戎。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郭威以功授为枢密副使,27岁的柴荣任为左监门卫大将军。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庚戌,950年),郭威任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授柴荣为天雄牙内指挥使,兼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同年十月,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郭威,将其与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部诛杀。于是,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

后周高祖广顺元年(辛亥,951年),后汉隐帝刘承祐为其部属所杀,郭威随之称帝,建立大周政权,史称‘后周’。

同年八月,柴荣的姑母柴氏被追册为皇后,柴荣亦以皇子身份拜为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期间,柴荣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

后周高祖广顺二年(壬子,952年)正月,后周泰宁(今山东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反叛,柴荣屡请率军征讨,得到后周太祖郭威嘉许。后因战事不利,郭威一度对宰臣说:“如朕不可行,当使澶州儿子(指柴荣)击贼,方办吾事。”因权臣王峻阻扰,此事作罢。

同年十二月,柴荣加授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周高祖广顺三年(癸丑,953年)正月,柴荣入朝觐见,因为王峻进谗,旋即返回镇所,既而王峻获罪被贬。

同年三月,柴荣加封晋王,入朝任开封府尹、功德使。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北汉世祖刘崇乾祐七年、吴越钱弘俶显德元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四年、南汉中宗刘弘熙乾和十二年、南平高保融显德元年、后蜀孟昶广政十七年、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十二年(甲寅,954年)正月,郭威病重,加授柴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领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当月十七日,后周高祖郭威驾崩,朝臣秘不发丧。二十一日,34岁的柴荣遵循遗诏即位灵柩之前,是为后周世宗。

同年二月,北汉世祖刘崇趁丧,亲率30000兵力,招引契丹骑兵万余,南犯潞州(今山西长治);其前锋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于太平驿(今山西襄垣西)击败3000潞州守军,进围潞州。

三月,后周世宗柴荣亲统大军拒之,战于泽州(今山西晋城)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镇)。后周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率领骑兵最先遁逃,右军遂溃;步军千余解甲声呼万岁,投降北汉。危急时刻,柴荣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大败北汉之军,斩杀张元徽。时值,北汉世祖刘崇自举赤旗收兵,兵不为止,薄暮方收其众;此时作壁上观的辽军见势不妙,早已撤退。此时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后军抵达,柴荣与之合力,再破北汉,追至高平,刘崇丢弃大量辎重,僵尸满谷,仓皇北逃。高平大战之后,后周世宗柴荣整饬军纪,斩杀樊爱能、何徽等70余名临阵脱逃将士,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给予重赏。

五月,后周乘胜追击,包围北汉都城(山西)太原。由于粮饷不继,加之连日霖雨,士卒病疲,未能攻克。

六月,后周世宗柴荣诏以班师,此时的北汉已是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南下,北汉世祖刘崇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十月,后周世祖柴荣吸取高平之战的精练,针对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命赵匡胤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将禁军整顿为一支威震邻国的军队。时值,后周世祖柴荣雄心勃勃,决心干出一番事业,遂向精究术数的左谏议大夫王朴询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30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大悦:“若如卿言,朕当以10年开拓天下,10年养百姓,10年致太平足矣!”

十一月,北汉世祖刘崇病重,遣其次子刘承钧监国。当月,60岁的刘崇病薨,刘承钧继位,是为北汉睿宗,上表辽帝自称‘男’,辽帝下诏时称之‘儿皇帝’。 刘承钧继位之后,勤政爱民,礼敬士大夫,任郭无为为相,减少南侵,由是境内安定。因其不像父亲那般对辽恭敬,以致在位后期,得到辽的援助渐少。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北汉睿宗刘承钧乾祐八年、吴越钱弘俶显德二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五年、南汉中宗刘弘熙乾和十三年、南平高保融显德二年、后蜀孟昶广政十八年、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十三年(乙卯,955年)二月,出现日食。

同年三月,后周派遣士兵以及民夫疏浚深州、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又夹胡卢河建城垒于李晏口,并以重兵戍守。

四月,后周世宗柴荣诏令近臣20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1首,亲自阅览,采纳王朴‘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制定‘先南后北’战略,遂遣后周(陕西)凤翔节度使王景攻后蜀。时值,后蜀保宁(今四川阆中)节度使李廷珪拒之,战于黄花(今陕西凤县北),后蜀大败,后周乘胜连取秦(今甘肃秦安)、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凤(今陕西凤县)4州。后蜀主孟昶害怕,遣使前往南唐、北汉,进行联络。

五月,后周开始排斥佛教一系列政策,这也是五代唯一对佛法排斥的1次。当年即废去寺院30336所,僧尼还俗者61200人。除了重点保护寺院之外,一律停废。一时间官吏议论纷纷,后周世宗柴荣却说:“各位不要对毁去佛像这件事有所疑虑。佛啊!是以善道度化世人,如果有心向善,就是供奉佛了,铜像岂是所谓的佛?再说,佛为了利益他人,就算是头颅、眼睛都可布施;如果朕的身体可以用来救济民众,我也在所不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4次‘禁佛’事件。另外三次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人将这4次灭佛行为称之‘三武一宗’。

十一月,后周世宗柴荣准备亲征南唐,先遣李穀统领韩令坤等12位将军出征,并且下诏,要求吴越王钱弘俶出兵常州,以牵制南唐军力。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北汉睿宗刘承钧乾祐九年、吴越钱弘俶显德三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六年、南汉后主刘继兴大宝元年、南平高保融显德三年、后蜀孟昶广政十九年、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十四年(丙辰,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因为不认同李穀的持重策略,改以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率领赵匡胤等主动出击南唐正阳(今安徽颍上西南)。南唐以神武统军刘彦贞为都部署,引兵拒之,战于正阳东,南唐军大败,刘彦贞被杀,死万余人,伏尸30里。后周连陷南唐滁(今安徽滁县)、扬(今江苏扬州)、和(今安徽和县)、泰(今属江苏)、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潜山)等州,趁胜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却是久不能克。

同年四月,雨季来临,后周悉弃所陷诸州,并力围困寿州(今安徽寿县)。时值,南唐齐王李景达救援寿州,军政悉出幸臣兵部侍郎陈觉。然而,南唐屡败,南唐元宗李璟遣园苑使尹延范赴(江苏)泰州,迁南吴故让帝杨溥之族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尹延范悉斩杨氏男子凡60人。

五月,后周世宗柴荣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之侧,建造战舰数百艘,命南唐降卒教习北人水战(数月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南汉中宗刘晟听此恐慌,遣人至后周京师朝贡,却为南楚所拦。使者过不去,刘晟忧虑万分。过了月余,刘晟忽然感叹:“自古以来有谁能不死。”自此,彻夜放纵饮酒。

这一年,武平(今湖南常德)节度使王逵攻南唐鄂州(今湖北武汉),引兵途经岳州(今湖南岳阳),岳州团练使潘叔嗣奉迎甚恭。然而,王逵左右求取无厌,不满意者,诬之谋反。王逵怒形于色,潘叔嗣恐惧,遂袭王逵杀之。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北汉睿宗刘承钧天会元年、吴越钱弘俶显德四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七年、南汉中宗刘弘熙乾和十五年、南平高保融显德四年、后蜀孟昶广政二十年、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十五年(丁巳,957年)正月,后周兵围南唐寿州,连年未下,城中食尽。齐王李景达命永安(今福建建瓯)节度使许文镇由淮水逆流而上,屯于八公山,筑甬道抵寿州,欲运军粮。后周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邀击,大破之。

同年二月,后周世宗柴荣亲征,迁下蔡浮桥至涡口,设镇淮军,筑造两城以夹击淮,连破紫金各寨,杀获万余,穷追南唐之兵,又杀溺4万余,缴获船舰数百艘以及众多钱、帛、器械。南唐齐王李景达逃奔江宁(今江苏南京),寿州不能支,投降后周。

三月,后周世宗柴荣自下蔡返京。

十一月,后周世宗柴荣亲率诸军第3次征伐南唐,围困濠州(今安徽凤阳西北)。濠州刺史郭廷谓禀告:“臣不能守一州以抵抗王师,希望请命于南唐而后投降。”柴荣从之,因此缓攻,郭廷谓遣人向南唐元宗李璟请命,得到投降准许,于是率众投降。

十二月,泗州(今安徽泗县东南)守将举城投降,得南唐战舰300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由后周世宗柴荣亲率诸军,自水陆东下,军士唱《檀来》歌,声传数十里,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等地。

这一年,后周世宗柴荣将俘虏的蜀军送还,后蜀主孟昶亦将俘虏的周将胡立送至京城,并且写信柴荣。然而,柴荣认为其没有臣子礼节,不予回信。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汉睿宗刘承钧天会二年、吴越钱弘俶显德五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八年、南汉后主刘继兴大宝元年、南平高保融显德五年、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一年、南唐江南国主李璟显德五年(戊午,958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军,攻克楚州(今江苏淮安)。时值,南平王高保融遣指挥使魏璘率领100艘战舰、3000士兵,自夏口出兵,顺长江东下,协助后周攻打南唐,直抵(湖北)鄂州,大败南唐军队。

同年二月,再破(江苏)扬州。

三月,继续前往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南唐军。当月二十二日,后周世宗柴荣诏令南平军队返回本国,并赐高保融10000匹(一作100匹)绢帛。

四月,后周世宗柴荣自(江苏)扬州返京。通过三次南征,使得南唐俯首就范,同时震慑南方割据势力,为之后的北伐扫除后顾之忧。

五月,出现日食。当月南唐元宗李璟闻知后周兵临长江,于是上表称藩,自去帝号,仅称‘江南国主’,复去年号,更以后周年号。时值,长江以北尚余庐(今安徽合肥)、舒(今安徽潜山)、蕲(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州)4州为南唐固守,悉割于后周。至此,淮南之战结束,后周悉平江北淮南之地,得州14、县60。

八月,39岁的南汉中宗刘弘熙薨,葬于昭陵,谥曰‘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其子刘继兴嗣位,是为南汉后主,并于当年改元‘大宝’。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汉睿宗刘承钧天会三年、吴越钱弘俶显德六年、辽穆宗耶律述律应历九年、南汉后主刘继兴大宝二年、南平高保融显德六年、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二年、南唐江南国主李璟显德六年(己未,959年)四月,后周世宗柴荣亲率诸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今属河北)北上,引步骑数万,直入辽境。到达宁州之时,辽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于是,柴荣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今河北霸州境内),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再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城西南),守将姚内斌亦以城降,辽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同年五月,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今河北易县),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当月,即以瓦桥关设雄州、益津关设霸州。时值,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于瓦桥关北破辽骑兵数百,攻下固安县。此次出师仅42日,兵不血刃,连收3关3州,共17县。于是,后周世宗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今北京),诸将认为不可,柴荣不从。不料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今河北雄县)回师大梁(今河南开封),

六月,回至开封的后周世宗柴荣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之职,命令赵匡胤任之,封年仅7岁的长子柴宗训为梁王。当月十九日,在位6年的后周世宗柴荣因病崩于开封万岁殿,时年39岁。

八月,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十一月,入葬庆陵(位于今河南新郑郭店镇陵后村陵上西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后周   南平   南汉   节度使   南唐   刺史   河北   安徽   元年   同年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