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乾隆皇帝的父母真的是汉人吗?

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人对书中的一个说法一定很好奇,因为书中说乾隆皇帝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的兄弟。其实,小说中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来历的。

最广泛的说法是乾隆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

清末,上自官僚缙绅,下迄妇孺百姓,几乎人人皆知这么一个传说,清初的某个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个皇帝是谁呢?有人便说是乾隆皇帝弘历。这一传说也见于一些私家所写的稗官野史之中。《清朝野史大观》卷一《高宗之与海宁陈氏》一文有这样的记叙:雍正帝胤禛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很好,两家来往频繁。这一年恰巧两家在同月同日同时辰生子,只是胤禛家为女孩,陈家为男孩。胤禛命人抱来看看,但却偷偷把孩子换了。陈家发现孩子被换,大惊失色。但迫于对方权势,不敢追究,也不敢声张。不久康熙去世,传皇位于胤禛。胤禛即位后,陈氏一门数人也都官至显要。以后乾隆帝即位,对陈氏更是礼遇有加。乾隆六次南巡江浙,其中四次都到过海宁陈家,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若非皇帝亲临,这门不要轻易打开。”从此这座门就再也没被打开过了。

持上述观点之人还提出另外一些证据,海宁陈氏的宅堂中有两方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爱日”一词,是从汉辞赋家杨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侍奉父母之日叫爱日。“春晖”一词是从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中来的。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都有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意思。后来,与海宁陈氏的儿子相交换的那个女孩便在海宁队家成长,到了婚嫁年龄便嫁与江苏常熟蒋氏,蒋氏专门为她筑了一座小楼,后世称之为“公主楼”。这些史料更让人坚信乾隆是汉人之子。

乾隆南巡图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根据清史记载,雍正帝有皇子10个,公主6个。乾隆帝是其第四子,推及情理根本没有把别姓的孩子换来当自己孩子来继承皇位的必要性。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论证。

其次,从清代皇帝与海宁陈氏的关系来看,纯是君臣友谊。陈氏是清初的名门望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陈家历代都仕途通达,官居高职,煊赫一时。雍正初年,为了满足钱塘江下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大举修建浙江海塘。但雍正帝忙于政务,而且海潮冲刷堤岸的危害还未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未能亲自前往。乾隆即位后,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数次南巡,有4次来到海宁勘察,那么既到海宁,总得有个合适的住所,而陈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辅,其家园是海宁名胜,亭台楼榭,花木扶疏,自然就成为接驾驻跸之处。这个园子本叫“隅园”,乾隆帝把它改名为“安澜园”。“安澜”即水波不兴之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临视海宁,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而不是为了探视父母。

朕南巡是为了公事

至于那两块匾额,据史学家孟森考证,清国史馆编纂的《陈元龙传》中说: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康熙在便殿召见群臣,说:“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当场写给我。我写来赐给你们。”陈元龙奏称,父亲年逾八十,故拟“爱日堂”3字。《海宁州志》还提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因陈元龙胞弟陈维坤的妻子黄氏寡四十一年,便御书“节孝”两字赐之,又赐以“春晖堂”匾额。这就是说,两方匾额的题词是康熙帝根据臣下的请示书的,与孝敬父母的意思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因而,说乾隆是汉人之子只是无稽之谈。

朕怎么可能是汉人,都是无稽之谈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清宫词》中有一首词说:“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词中暗指乾隆与海宁陈氏关系。然而,这其中关系究竟怎样,乾隆身世究竟如何,只能成为未解之谜了。你们怎么认为呢?

朕下令,尊重民意,你们说了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汉人   雍正   乾隆   海宁   安澜   匾额   春晖   康熙   皇帝   儿子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