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想买个熏笼都买不了—宋朝的皇帝可不好当

我们要说的这个事,跟宋朝的宫廷制度有关。故事发生在赵普任相之后,但具体时间未详。

话说内廷需要一批熏笼(熏笼者,指放在炭盆之上的竹罩笼,可用于取暖或烘烤,亦可用来熏香、熏衣),宋太祖便吩咐后苑赶快去采购几个。过了几天,熏笼还未送来,太祖有些生气,便将办事之人叫来责问。


采办熏笼的人回话:按照条贯,内廷采办日用等物,需要先给尚书省打报告,尚书省将报告下发本部,本部下发本曹,本曹下放本局,本曹做好预算,再复奏,层层审批,最后经宰相批准,才可以拨款采购、进呈大内使用。因为报告要“经历诸处,行至速须数日”,最快也得好几天。

宋太祖一听,大怒:“谁做这般条贯来约束我?”

左右说:“可问宰相。”宋太祖当即交待左右:“呼赵学究来。”赵学究即赵普。其实赵普可不是学究,并无什么高深的学问,他“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匡胤故意称他为“赵学究”,是不满他设计了那一套复杂得令人生厌的条贯来约束内延用度,因而语带讥讽。

赵普赶来见太祖。宋太祖质问他:“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皇帝有些想不通啊,为什么他在民间时,用几十文钱便可以马上买到一个熏笼,当了皇帝后,采办几个熏笼却要这么麻烦。


赵普说:“没办法,条贯是这么规定的。”宋太祖说:“这是什么狗屁条贯?” 赵普不紧不慢地说:“此条贯,盖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我们看赵普设计的皇室采办熏笼程序:“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覆奏,又得旨,复依方下制造(或采购)”,说好听点,是手续繁琐;说不好听点,就是典型的官僚作风嘛。所以也难怪赵匡胤受不了。

然而,经由赵普一解释,我们马上便发现,如此繁琐的程序是非常必要的。毕竟,皇室不同于民间,皇帝更不是一般老百姓。平民百姓需要多少个熏笼,马上就可掏钱买下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只要他有钱,就完全不存在问题。但皇帝不可以这么做。因为人主无私财,皇帝的财产实际上都取自民间脂膏;同时人主又掌握着俗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没有一套繁复的程序与制度来约束其预算与花销,又如何防止今后有败家皇室子孙“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

赵匡胤显然被赵普说服了,大喜说:此条贯极妙!若无熏笼是甚小事也。


在这里,太祖与宰相共同确立了一项宫廷制度:内廷添置日用杂物、增加生活预算,须经外朝的政府与台谏审核、批准。这是对古时“惟王不会”传统的修正。

“惟王不会”是《周礼·膳夫》记录的一项宫廷财政制度,意思是说,天子的用度不必会计、审计。这也是古代成立天子私库的法理基础,即天子私库有多少财富,都归天子挥霍,花完拉倒。但宋人对“惟王不会”的古老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天子的用度,必须接受制度的约束。

这只是宋朝朝廷制度的冰山一角,后续我们还会陆续分享其他的事例和制度。总之,在宋朝当皇帝,不容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太祖   宋朝   条贯   皇帝   学究   宰相   尚书   皇室   天子   不好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