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地宫早被发现,人们为什么迟迟不敢开挖?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7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千五百米处发现了大型兵马俑,也就是闻名世界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第一批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也让海内外惊叹,让世人对秦始皇陵又多了一份探索的好奇之心,也是从此时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探。但是,自秦始皇陵被发现至今却没有人敢打开陵墓的大门,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缘由?


一、秦始皇陵地宫构造特殊


秦始皇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是名留千古的一个伟人,而他的陵墓也是至今无解的秘密。


根据考古学家的地图,秦始皇陵的地宫只有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这是地宫的核心位置,用来放置棺材和随葬品之处。而整个秦始皇陵的面积却大得惊人,有约56.25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有78个故宫。


秦始皇地宫位于现在西安省的骊山园内,是秦始皇陵的地下组成成分,距离地面约35米深的地方,也是至今没有面向阳光和大众的地方。

关于地宫入口,传闻有一个暗道可以通往地宫,暗道只能在阴雨天才能开启,而秦始皇陵里传来千军万马之声,甚至有传言说秦始皇至今还活在陵墓中。


秦始皇陵的城墙全部用细土制作,但是非常精致和坚韧。厚度达到六厘米以上,后人曾经专门拉弓射箭,但是箭却根本无法射进墙面。

秦始皇陵地表建筑是仿照阿房宫和咸阳宫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已经离世的秦始皇提供灵魂栖息之处,后代也作为祭祀先人的地方。从建筑的遗迹看,当时建造地非常雄伟壮观,规模庞大。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穿三 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 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 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 之”。

秦始皇陵的地宫离地面很深,一直到地下水层,上方用铜液浇灌,把棺椁周围涂上丹漆。墓室的顶部画有天文星宿图,地面模拟九州地形,在周围用大量的水银做成大海,用机械动力让大海川流不息。地宫有文武大臣位于左右,并随葬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地宫除了深度极深,周围大量水银以外,在地宫的入口处还设置了大量复杂的机关,用来防止后人盗墓。


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有大量水银存在已经得到考古学家的证实,这也是秦始皇陵至今没有打开的一个原因,里面的秘密也是当今人所不能知晓的。

秦始皇陵的地下物品十分丰富,达到了令今人无法置信的程度。


地下的陪葬坑和陪葬墓数量众多,而秦始皇本身的地宫宝藏更多,地宫本身的构造奇特精巧,令后人无法轻易盗墓。


二、何时开挖秦始皇陵

古代关于墓葬的规格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墓葬规格。尽管秦始皇一统六国,但他依旧延续了周王朝的“礼制”,沿用周王朝关于墓葬的规格要求。在古时,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亚”字型墓葬,而诸侯使用“中”字形的墓葬。

秦始皇陵没有被完全打开,但考古学家一直在做努力,在外围做勘测工作。现根据考古勘测,测出地下有大小不同、各具特色的陪葬墓有六百余处。


在秦始皇陵园的西侧有一处级别较高的陪葬墓,一共灰坑120座、古河床4条,陪葬坑14座。

秦始皇陵的一号墓面积1900平方米,全长约100米,深15.6米,相当于地下五层楼的高度,它的西侧还有两个长方形的陪葬坑。


根据一号墓的规模大小,面积大小推出这个墓主人应该是和秦始皇关系非常亲密之人。一号墓也是挖掘的秦始皇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墓葬。


据《史记》记载: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在生前就已经安排修建陵墓,而他的陵墓也是历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一个,长达三十年,可谓是相当豪华。如果在二十一世纪可以打开秦始皇陵,我们就可以知道《史记》中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是否真实?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无法暴力开挖秦始皇陵地宫。在考古界有一个硬性规定,只有当陵墓遭到毁灭性打击时,我们才可以保护性的主动发掘。而秦始皇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我们更不能简单粗暴地挖掘,如果粗暴开挖却不能保护遗址将会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也没有人敢任意而为。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至今没有主动开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文物遗址至今保存较好;其二,秦始皇陵地宫周围有大量水银。


其一,秦始皇陵的文物遗址在原处保存较好,现在的科学技术无法做到保护性开发。从秦始皇陵被发现,国家对秦始皇陵做了修复性、保护性的挖掘,而现在充满秘密的秦始皇地宫在原址环境下,可以继续完好的保存下去。

但是如果一旦被开采到地面,发生化学反应那些文物就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实际上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做不到在开采后可以保证到地面上物质依旧如在地下一样。

例如,当初兵马俑在刚刚出土的时候是保留颜色的,但是一旦到地面接触到空气后,被氧化就失去了开始的颜色。


其二,秦始皇陵地宫周围有大量水银,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依旧无法突破。

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关于秦始皇陵的地宫周围有大量的流动性的水银,而水银是剧毒之物,金属尚可被水银腐蚀。


而现在的科学家已经在秦始皇陵的周围探测出地宫确实有大量的水银,1981年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用一种新的化学方法,“汞量测量技术”探测出四周有大量的水银。

水银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迁移性,以气体状态保留很多在土壤的夹缝中,而表面的水银就足以止住那些想一探秦始皇陵秘密的人的脚步,而当初秦始皇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又为何会在墓中放如此多的水银?

首先,大量水银是大海的象征,是秦始皇对大一统王朝的毕生追求。 秦始皇作为一统六国的大英雄,曾经对大海十分向往,他统一六国后五此出巡,其中就有四次行至海滨。

在石头上刻字“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这都表现出秦始皇对海的向往,而海不仅是天下、是六州的象征,更是古人求仙、求得长生的地方。

在秦汉人的意识中,“海”不仅是神仙居住之处,更是仙药所在之处,更是国家气运的祥瑞。


其次,古代墓葬使用水银可以起到保护尸体、防止尸体腐败的作用。古人希望得到永生,而古时认为保存完好的尸身则可以让人的灵魂用存。

西方有木乃伊,而中国有水银防止尸体腐化。古人的智慧让我们感到赞叹。

再者,水银可以有效防止盗墓贼的作用。古代的盗墓贼非常多,尤其在战乱的年代人人都想分一杯古人的羹。因为古时十分讲究墓葬,通常大户人家和皇室贵族都有大量的随葬品,墓穴中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这就被很多人盯上了。


而水银具有剧毒,一般人在挖掘时不得不望而却步。而现在的秦始皇陵地宫,我们虽然非常渴望打开陵墓看看,看看千年之前的陵墓究竟有好神秘之处,想打开与秦始皇展开对话,但可惜地是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依旧无法突破秦始皇陵地宫外面的如海般的水银。

结语

目前,考古学家没有直接去挖掘秦始皇陵地宫,是为更好地保护历史遗产。如果暴力开发挖掘,造成文物不可逆性的毁坏,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专家在秦始皇陵地宫外围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非常想一探秦始皇陵的秘密,奈何现在的技术无法做到保护下挖掘,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但我们同时应该克制自己的好奇心,耐心等待科技的发展,等待秦始皇陵完整重见天日的一天。


参考文献


《史记》


《中原文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地宫   史记   王朝   墓葬   考古学家   陵墓   水银   兵马俑   大海   地下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