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宋真宗的帝王人生~

#历史开讲#



宋真宗执政25年,变换了5个年号,他执政的前10年,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皇帝,不仅因其个人品格树立了仁义之君的形象,也在大宋几百年历史上留下了璀璨一笔,短短数年,宋朝人口、土地数量几乎翻番。

真宗时期,轻徭薄赋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要知道真宗时期单单人口总数就上升了几百万,后期更是在财富上达到了的巅峰状态,远超唐朝的经济水平。封建时代一般百姓都要在各个方面给国家缴纳各种赋税,但在真宗时期,修建行宫别院,修桥造路,整治水患都是花钱雇佣百姓干活,而且还重视商业贸易活跃了经济发展。

他统治的时期,画家张择端用流芳百世的《清明上河图》来表达对他的千秋歌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赞誉: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这个伟大的时代,将北宋王朝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作为宋朝第三任帝王的一生:

一、天命所归的帝王

赵恒生于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与长兄楚王赵元佐同母,初名赵德昌。他幼时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时,喜欢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宋太祖喜爱赵恒,将他养在宫中。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弟弟赵光义,这开始了兄终弟及的传统也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更别提宋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此二人亦是继赵廷美之后的皇位继承者首选之人。

即便抛开“金匮之盟”,赵恒既非宋太宗的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原本是轮不上他即位的。但其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他才有幸成为皇太子。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仍兼开封府尹。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赵元佐为帝。宰相吕端处置得当,于同月扶立赵恒即位即宋真宗,次年,改年号为“咸平”,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二、咸平之治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他也能注意节俭,因此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当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宋太宗至道二年时,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三、澶渊之盟

雍熙北伐后,辽朝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凖力主抗战,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开放边境贸易,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宋代最漂亮的一次胜仗就是在宋真宗时代打出来的。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并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宋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四、大肆封禅

澶渊之盟签订后,赵恒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后来,寇凖渐渐失宠,宋真宗开始信用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赵恒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宋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宋真宗之意。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禅

五、伏日休务、吏治改革

赵恒“诏自今伏日并休务”,增加了官员伏日的休务假,对官员节日之外的事假也较以前灵活,将祭奠亡亲的私忌假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官员,私忌日给假一天,并新创了饯行假。一些节假,不仅只施行于官员,那些为官府服役的工匠也可享受,比如给在福建险恶山路上运送官物的军士以旬假和节假。

从现有史料记载来看,赵恒在位时期官员约一万余人。此外,还有数十万在各级官署中服役的胥吏,以及各级武职人员及其家属。其中,文武官员每年可休传统节假,还有新设假日。

赵恒在位二十五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史称“咸平之治”。而它的缔造,得益于赵恒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的举措。赵恒有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

六、老年得子

宋真宗一生有8个子女,6个儿子,2个女儿。不过6个儿子有5个夭折了,年龄最大的都活到了十岁被封为太子了,还是去世了。2个女儿也有一个夭折。说真的,他一辈子承受太多的丧子之痛了。

宋真宗一直到42岁的时候才有了后来的宋仁宗赵祯,一次宋真宗偶尔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皇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宋真宗驾崩。皇太子赵祯登基。

七、晚年崩逝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年间以后,赵恒一再热衷“祥瑞”粉饰太平,对朝政兴革却无所用心,听任王钦若、丁谓等“五鬼”参与朝政。他晚年更是神魂颠倒,甚至满口胡话,进入了迷狂状态,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刘氏决断。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3月23日),赵恒于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共二十五年。群臣为其上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宋真宗。十月十三日,葬于永定陵;二十三日,附祭太庙。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宋真宗统治后期善用人才,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同时又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真宗这样说来还是一位明君。宋真宗时,冶铁工艺进步,铁制农具日益普及,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进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真宗   暹罗   伏日   澶渊   皇太子   宋朝   宰相   北宋   元年   帝王   官员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