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树哥”的“毁灭史”,他的“狂飙人生”,比你想得更加恶劣

2022年7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内,一起广受外界关注的案件正在开庭审理。

法庭上,一个满头白发的中年男子神情肃穆地望向审判台,他身穿一袭黑色的中山装,脚踩白边黑色的运动鞋,站姿笔直。

如果不是两旁站着法警,人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个看似一脸正气的中年男子,竟然会是该案件的被告人。

伴随着庭审的不断进行,他所犯下的恶行也逐一被揭开。

“惋惜、愤怒、憎恶……”一时间,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年男子,似乎在诉说着他罄竹难书的人生。

或许是深知自己难逃法律的制裁,面对人们的怒目相视,中年男子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而是平静地等待法院最终的审判。

被告的中年男子名叫张新起,曾任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他既是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英雄之子,又因喜好种树,被许多称为“青岛树哥”。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身披“荣誉光环”的他,暗地里却藏着令人不齿的一面,他所犯下的恶行,远比你想得更加恶劣。

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从小受到谆谆教导的张新起,为何会走向不归路?

他又是如何在41年的仕途生涯中,上演自己的“狂飙”人生?

英雄之子,风光无量

1956年8月,张新起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一个英雄家庭。

他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曾多次立功被任命为团级干部,后因年轻时负伤过重早早去世。

据悉,张新起的父亲一生艰苦朴素,从未用权力为子女提供过任何方便,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严格要求子女要自食其力、清白做人。

作为革命英雄的孩子,张新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被周边的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只可惜,在从政的过程中,他却逐渐将父亲的谆谆教诲忘得一干二净。

1974年,张新起在家乡荣成县东山公社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下乡知青,至此开启了他长达41年的仕途生涯。

和多年后的贪婪无度不同,初入仕途的张新起,仍是一个怀着满腔壮志报效祖国的热血青年,并且时刻将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中。

下乡后,他在工作中表现卖力,力争人先,仅用了一年多就被调到荣成县水产公司当统计员。

但张新起的晋升之路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从1980年到1985年,他又先后被任命为山东省烟台地区建筑公司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短短11年的时间,张新起就从初入仕途的下乡知青,一跃成为位高权重的公司党委副书记,他的晋升速度纵使算不上绝无仅有,但也堪称年轻有为。

而在事业步步高升的同时,张新起也没有忘记提升自己的学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考取了烟台师专中文系(今鲁东大学文学院)的文凭。

出色的学历,为张新起的事业晋升增添了一份助力,但与其一同增长的,还有他内心日渐膨胀的欲望。

对金钱的渴望,让张新起逐渐忘记了自己从政的初衷,得意忘形的他,不仅将父亲的教诲抛之脑后,甚至还产生了“不应该出现”的念头。

1989年,张新起被调往烟台市担任市建委副主任,初到烟台的他,顿时就被这座美丽的城市迷住了。

看着屹立在海边的一栋栋房子,自幼接受清贫生活教育的张新起顿时羡慕不已,他不禁在心里暗暗说道:“要是我能拥有一套海景房该多好啊!”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虽然张新起很想要海景房,可一想到自己的收入,他只能停留在“想象就算了”的程度。

事实上,虽然张新起绝口不提自己的“海景房梦”,可他心里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

或许从那一刻开始,张新起的思想三观就开始变味了。

有了“梦想”之后,他不仅在工作中越发卖力,而且态度也比以往更加热情。

彼时,许多人将张新起的“奋发”认为他是继承父辈理想,但从其日后的种种行为来看,鞭策张新起热情工作的,其实是他的欲望心。

自1992年到1997年,张新起屡屡获得提拔,从烟台市建委副主任先后晋升为烟台市规划局局长、莱州市市长、莱州市委书记。

2001年1月,表现出色的他,被任命为山东省潍坊市委副书记。

有道是“职务越高,责任越大”,但出生英雄家庭的张新起,不仅没有牢记父亲的教导和叮嘱,反而更加热衷于追求“海景房梦”。

被欲望冲昏理智的他,最终走向了那条罄竹难书的不归路。

父子的转折点,不归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潍坊市其实是张新起父子的命运转折点。

这里既是张父第一次上战场的地方,同时也是张新起走向歧途的开始。

父子二人,一个走向光明,一个坠入黑暗。

而张新起的堕落,更是与曾经轰动一时的“明天系”分不开关系。

所谓的“明天系”,其实是指市场对肖建华控制的数十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统称,该名字的起源,则是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创立的以“明天”二字开头的企业。

按道理来说,在那个金融经济刚刚发展的年代,想要经营起一个足以成为“系”的集团公司,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而且还要耗费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

出乎意料的是,“明天系”从成立到极速扩张成体量庞大的“金融巨鳄”,却仅用了10多年。

更让人意想不到是,这家企业之所以能如此迅猛地野蛮生长,其“秘诀”正是拉拢腐蚀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

而张新起,正是被“明天系”腐蚀拉拢的官员之一。

说到这或许会有许多读者感到奇怪:“张新起在潍坊市任职,而明天系的发迹地又在内蒙古,二者是怎么勾搭到一起的?”

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据张新起所述,2001年他上任潍坊市市长之后,曾到上海参加活动,期间恰巧认识了“明天系”的实际控制人,也就是肖建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明天系”的发迹地是在内蒙古,但肖建华却是青岛人。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张新起对肖建华这个金额大佬的奢靡生活格外羡慕,而肖建华也看上了他身上的职务以及权力。

很快,两人便勾搭在了一起,甚至发展成了“知心兄弟”。

为了拉张新起“下水”,肖建华不仅对其嘘寒问暖,而且还时不时带他去见识一下有钱人的“标准生活水平”。

面对肖建华抛出的“毒苹果”,张新起没有半点犹豫,对金钱极度渴望的他,就像饿了几天几夜的鱼儿,猛地朝诱饵咬下去。

和“明天系”的“合作”,既是张新起走上了犯罪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他“狂飙人生”的开始。

事实上,许多落马官员在受贿之初,多少都会犹豫,甚至经历激烈的内心交战,但张新起却是个“例外”。

他不仅干脆利落地抛弃职业操守,而且其恶行也堪称丧心病狂。

和肖建华“搭上线”后,张新起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疯狂地与对方进行权钱交易,其中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潍坊银行事件”。

回到潍坊后的短短17个月里,他就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将潍坊银行70%的股份转手给了“明天系”。

这次“交易”,让张新起获得了数目惊人的“不法收益”,其中单笔受贿金额高达4000万元。

“目无法纪、肆意妄为……”,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他所犯下的恶行。

然而,张新起的“疯狂”之处并不止于此。

比起令人咋舌的权钱交易行为,他对权力的滥用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疯狂的“青岛树哥”

张新起的第二个“疯狂”之处,来自他对权利的滥用。

更准确地说,是他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无视风险改造城市的行为。

笔者在文章前面说过,张新起在烟台市任职期间,很羡慕当地高度绿化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羡慕”情结逐渐滋生出了他的另一个爱好——“种树”。

2012年,56岁的张新起,被任命为青岛市市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曾想,他的“第一把火”却烧到了当地的绿化上。

据资料显示,张新起刚到青岛后不久,就提出了要大规模植树增绿,当地有关部门还为此下发通告。

而在《东方早报》当年所发的一篇报道上,也提及到了关于“青岛植树”一事。

报道上有这样一段话:

“有消息人士称,张新起要求建设生态青岛,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设连片万亩林场……还要求各区拿出种树增绿方案,并提供1亿至2亿元的财政投入……”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场轰轰烈烈的“植树增绿”运动,最终总投资金额高达40亿元。

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仔细算算,其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笔者专门上网查了一下,绿化树苗的价格普遍在几十块钱一棵,便宜的甚至不到10块钱。

按照每棵30块钱为例,除去各项人工费用,40亿元至少1000万棵树苗。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城市的绿化需要这么多树苗吗?”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去过青岛的网友或当地居民,心中早有答案。

为了实现“绿化城市”的目标,张新起不仅斥巨资大批量购买树苗,而且还让各区“掀掉草坪”改种树。

那段时间,青岛的草坪几乎被掀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光秃秃的小树苗,为此,当地居民还编出了一段顺口溜:“桥上种了桥下种,街道种了海边种……”

在张新起的要求下,青岛的树木增绿种植不仅面积广,而且密度也是大得惊人,据说树与树之间的间隔仅一米不到。

对花木种植熟悉的人都知道,在这种密度下,树木的存活率会降低很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耗费大价钱购买来的树苗,其中有一部分根本不适合在青岛种植。

果不其然,这批树苗种下去后,很快就出现了干枯死亡的情况,只能重新给树苗打起了“点滴”,疯狂向其浇灌营养液,但依旧无济于事。

除此之外,这场“植树增绿”运动的流程也存在着问题。

按照规定,张新起提出“掀草植树”后,应当公开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或召开听证会,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直到该项目频繁出现问题,以至于无法解决之后,张新起才姗姗来迟,在公众场合表示“要尊重公众意见,多听取当地居民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其“疯狂”的种树行为,他又被许多人称为“种树市长”、“张种树”、“青岛树哥”……

然而,张新起任职期间所犯下的过错并不止是“掀草植树”。

在“官场”混迹多年的他,可谓是“黑历史”满满。

屡屡失责,一片嘘声

张新起所犯下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指他在职位上失责,其中就包括了轰动一时的青岛市“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

2013年11月22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管道运储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后发生爆炸。

这场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

青岛“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发生后,上级有关部门当即派遣专案组对其进行调查。

尽管该事故看起来像“意外”,但调查人员还是从中发现了许多不合理之处,并得出一个结论:这场悲剧原本可以避免,是人为疏忽导致的。

原油泄漏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后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现场处置人员处理不当,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撞击导致产生火花。

对此,作为“一把手”的张新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间接原因,也直指他在日常工作中的失责。

最终,这起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纷纷被追责,时任青岛市市长的张新起,则被行政警告处分,这也是他在职期间犯下最严重的过错。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但张新起在经历了青岛“11·22”事件后,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越发“玩忽职守”,导致青岛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5年国庆期间,四川一名女生与家人到青岛旅游,在当地一家饭店吃饭时惨遭“宰客”。

该饭店的菜单上写的是“虾每份38元”,可等到女生去结账时,却被老板告知是“1只38元”。

几经商量无果之后,女生的家人只能“自认倒霉”,支付给饭店2175元,其中仅蒜蓉大虾的价格就高达1520元。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天价虾”事件。

这起事件导致青岛一度备受外界关注,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而人们所探讨的问题除了“天价虾”之外,还有当地警方的处理方式。

事情发生后,当事女生曾报警寻求警方帮助,但当地警方到达现场后不仅多次表示“这事不归他们管”,而且还要求当事人尽快把钱给饭店,隔天再去物价部门反映。

接二连三的失责,让当地居民对张新起颇为失望。

在出席一次羽毛球赛颁奖仪式中,他的出现,甚至引发了现场观众的一片嘘声。

事实上,虽然张新起在事业生涯中多次出现失误,乃至引发公众不满,但并未对他本人的仕途造成太大影响。

从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张新起再度升任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到2019年11月正式退休。

对于他的落马,不仅外界深感意外,就连潍坊、青岛的当地居民也倍感吃惊。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位对青岛当地政情比较了解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张新起在青岛工作时曾被许多人举报,但不了了之,后来到省人大任职后,大家都以为他是平安落地,如今他被查,确实让人感到很意外。”

“多次收受贿赂和被举报,恶行却仍未被发现”,张新起的“能耐”为何如此大大?这也是当时人们无法理解的一点。

随着他的落马,张新起所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他直至退休后才被查一事,更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隐藏,“钱袋子”和“白手套”

转移银行股份、多次被举报的张新起,为何直到退休3年后才被调查?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能从官方披露的资料中找到答案。

不可否认,张新起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的恶行不仅丧心病狂,而且堪称明目张胆。

但在“受贿”这件事情上,他却比许多落马官员隐藏得更深。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张新起受贿的另一个关键人物——焦伟。

这个人不仅是他的好友,也是其恶行之所以能隐藏多年的“白手套”。

事实上,张新起虽然多次收受贿赂,却从来不经自己的手,甚至连“碰都不碰一下”。

而帮他处理这些“肮脏事”的人,正是焦伟。

据悉,焦伟和张新起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彼时的焦伟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商人,认识张新起之后便想要抱紧对方的“大腿”。

与此同时,已经在官场上崭露头角的张新起,也琢磨着培养“手下”为自己所用,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狼狈为奸。

张新起将潍坊银行的股份转手给“明天系”之后,肖建华曾向他表示想要什么都可以。

面对这句再明显不过的“暗示”,张新起则对其说道:“我什么都不要,咱俩弄这个事太危险了,有什么事你帮焦伟就好,帮他就是帮我。”

深谙“官商之道”的肖建华自然听懂了其中的意思,不仅将“明天系”控股的潍坊大酒店交给焦伟经营管理,而且还和他“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

文章前面所述的“那笔4000万元的受贿金额”,正是张新起打着“焦伟资金周转困难”的借口,向“明天系”索要的,美其名曰“借”。

这笔钱直接打到了焦伟的账户上,他在后来也说道:“我和老焦根本就没想着还”。

张新起和焦伟之间的深度捆绑关系,可以说是将“狼狈为奸”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结识肖建华到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为焦伟找项目、行方便,不断扶持其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焦伟又一边充当张新起的“钱袋子”,一边替他操作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然而,由于张新起和焦伟隐藏得极深,因此外界对两人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这也是他能够安然无恙过渡到退休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张新起对自己所犯恶行的隐藏程度,远比我们想得更深。

除了焦伟之外,他也找过亲朋好友充当自己的“白手套”,但这些人几乎对他的行为不甚了解。

作为其外甥女婿兼“白手套”的李建,更是在后来坦言:“具体资金的来龙去脉,我根本不知道,他就让我在一个地方跑跑腿。”

坊间盛传,张新起的妻子开了一家花木公司,而他在青岛“大肆植树”的原因之一,就是替妻子牟利。

但时至今日,人们依旧没有找到关于这一说法的证据。

从上述的事情可以看出,张新起将自己的恶行隐藏得深不见日。

而数十年来的“平安无事”,更是让他继“狂”之后,又被贴上了“飙”的标签。

命运的警钟,一路狂飙

在张新起的“狂飙人生”中,如果说“狂”是表示其丧心病狂的以权谋私行为。

那么“飙”则是指他的执迷不悟,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一路疾驰。

2020年11月,时任山东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的郑金兰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随后她又被爆出敛财超过1亿元。

郑金兰是张新起的“老搭档”,两人曾在潍坊共事了整整5年。

她的被查,犹如命运为张新起敲响的警钟,似乎是在劝告他及时收手,向有关部门坦白自己的恶行

然而,面对昔日“老伙计”的落马,张新起非但没有丝毫醒悟,反而加快自己的敛财步伐,直至被查之前依旧在受贿。

要知道,彼时的他已经退休了,可心中的贪恋却仍未熄灭。

郑金兰

事实上,郑金兰的被查,并不是张新起得到的第一次“警告”,早在2007年,他本就该从“明天系”的动荡中醒悟过来。

当时,“明天系”旗下的太平洋证券上市,以及此前的山东鲁能私有化等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

通常来说,张新起作为被“明天系”腐蚀拉拢的官员之一,面对“合作伙伴”的深陷舆论,至少应该感到心虚才对。

但种种现象表明,他似乎并没有对此感到害怕。

笔者在文章前面说过,张新起十分喜欢海边风景,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够拥有一套海景房,这个本不该出现的念头,最终也在他的“操作”下逐渐实现。

烟台市马山寨景区的一片海边别墅,是张新起犯下的另一个恶行,早年在烟台市任职规划局局长时,他便对这里垂涎已久。

为此,张新起苦心布局多年,只为了等待自己有更大的权利,就对其下手。

2008年,他安排外甥女婿李建出面成立公司,投资开发马山寨海景酒店别墅项目,自己则躲在幕后操盘。

该项目看似是商业开发,实则却是张新起借机将自己受贿所得“洗白”落袋。

马山寨海景酒店别墅项目只盖了9套别墅,其中7套分给出资的老板本“冲抵投资”,而他没出一分钱,就凭空拿到了两套别墅。

在潍坊市任职的10年,也是张新起敛财最为张狂的时间,上至工程项目、下至水电燃气,他都丝毫没有放过,偷偷将其承包给私人企业,从中谋取巨额利益。

从2001年到2019年,张新起通过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企业和个人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接、项目开发、规划审批、职务调整等事项上提供不正当帮助。

仅2006年到2021年,他非法收受的财物就高达1.55亿元。

笔者所述的这些,只是张新起诸多恶行中的一小部分,在他落马之后,官方披露的相关通报曾出现过这样一句话:

“张新起到案后,注定交代了检察机关尚未掌握的绝大部分受贿事实……”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张新起犯下的恶行,着实堪称罄竹难书。

更加丧心病狂的是,他不仅自己追求奢靡的生活,甚至还想着给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预留充裕的财富。

为此,张新起不惜斥巨资,在青岛为年仅几岁大的孙子孙女分别买下一套别墅。

他以为“钱是万能的”,却丝毫没有想过在这种环境下,孙子孙女是否会走向歧途、

“权钱交易丧心病狂,违法道上一路飙驰”,张新起的“狂飙人生”,着实让人恨得直咬牙。

他的“毁灭史”,从被欲望蒙蔽双眼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张新起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隐藏得足够深,就没有人能够发现其犯罪事实。

殊不知“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他的恶行早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并逐渐掌握了相关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张新起被带走调查的地方,正是他给孙子孙女准备的别墅里。

靠权力泽被子孙的痴念,最终也在痴念短暂实现的地点破碎。

是否想起过他的身影

被带走调查后,面对铁证般的证据,张新起这才幡然醒悟。

他主动坦白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提供有关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线索。

而这份迟来的醒悟,也为其赢得了从轻处罚的机会。

2023年2月2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新起受贿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张新起因涉嫌受贿,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张新起受贿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面对法律的制裁,曾经不可一世的他最终羞愧地低下头,当庭表示认罪,不再上诉。

从被寄予厚望的“英雄之子”,到令人唾弃的“阶下囚”,张新起落得如此下场,既令人愤怒,又让人惋惜。

他本可以继承父亲的精神,成为一名造福一方的好官员,却在事业晋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在不归路上越行越远。

说到底,他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全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在作祟。

如今的他,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一一忏悔。

张新起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到:“要认清建设廉政形势,加强反腐倡廉力度。”

只是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想起过父亲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青岛   狂飙   马山   潍坊市   烟台市   青岛市   潍坊   丧心病狂   山东省   树苗   恶行   仕途   恶劣   父亲   明天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