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常州地区建筑多以木材为主,那砖材应用在哪?又如何普及的?

中国传统建筑以纯木结构著称,常州所处的江南地区更是以“木结构”的房屋居多,根据地方掌故典籍记载,常州房舍“以木为垣,以竹置壁”。此外,苏州、南京、杭州等地也是“板壁居多,砖垣特少”,“瓦屋鳞鳞,具以木成”的构造主体一直延续到清中晚期。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一、木结构框架下的砖石应用

1.从“木结构”到“砖木构造”,然而,在常州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的实地考察中则发现,“以木为垣”的情况已不多见,无论是清代还是明代的构筑物,山墙部分多为砖石墙垣,三面木构的遗存仅有园林中抱厦构造的龟头屋,而四面木构的样本在多次调研中却未发现实例。

因此,调研情况表明,明清时期的常州民居建筑实际上并不再以“木结构”为主,砖石材料得到更多更广泛的使用,民居逐渐演化成“砖木构造”。注意此处是“砖木构造”而非“砖木结构”,可分两个层次加以阐释。

第一,不是“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是以砖砌部分是否参与承重来定义的,从整体结构上分析,这一时期的常州民居依然是以木结构为基础构架,砖石多运用在山墙及立面窗下的槛墙部分,是作为房屋围护体而非承重体出现的,故而不能算作“砖木结构”。

第二,为何称其为“砖木构造”结合具体的受力分析则发现,作为为围合体,槛墙支撑了置于其上的半窗,同时由于力的传统作用,也间接的起到抵抗桁及枋向下的弯矩作用。

另外,测绘发现楼房的山墙面多设有“固墙钉”的做法,测量并分析其受力及结构用法,这种“固墙钉”从山墙外钉入墙体并直插入边贴的木构造中,最上排按照桁头的位置呈人字形布局,之下的部分则插入柱梁交界处及楼板下枋处,呈阵列平均分布。其在节点上拉紧了桁、枋等横向构件,抗弯,并加固了交界处,起到了稳固木结构的作用。

同时,由于其在山墙上平均分布,使山墙与贴式更紧密的铰合,有效的防止楼房中过高的山墙的扭曲变形及坍塌。因此在实际的使用中,常州地区的砖石砌体的确分担了木结构的部分承重,故而称其为"砖木构造”。

2.常州民居对砖与木的取舍,扩大对周边地区的实地调研则发现,砖石利用率的提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无论是明清常辖的无锡,临近的苏州、湖州、镇江、南京,还是隔江的扬州、南通和徐州,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的山墙面多为砖石构造。

而立面上槛墙的设置则并不统一,以上9个地区调查样本中单体建筑立面使用砖砌槛墙的比例平均值约为74.2%,而常州地区的比例则为53.2%排在最后一位,远低于平均值,倒数第二的苏州地区61.3%数值也远超常州。另外在木构架的整体围径上,常州地区遗存样本中的大梁及步柱的平均尺寸也略大于其它地区。测绘数据突显了明清时期,常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营造中对砖材与木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二、砖材使用的普及

据考古发现,中国在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时代已出现烧结砖,而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使用的青砖则现于4000年前的夏代初期。青砖,为青灰色,遇水颜色变深成为黑灰色,越优等的青砖,内心颜色越黑。在使用上,中国传统建筑观念有阴宅、阳宅之分,整体用青砖石作的多为墓室,属于阴宅,仅在地面建筑中的铺地上局部使用;而木有生发之意,用来构建活人居住的阳宅。

青砖作为墓室、铺地用料的模式延续了上千年,故而在实际建筑营造中对砖的需求量并不大。在这种低需求的前提下,青砖的制作工艺比之红砖显得复杂而繁琐,并且被官家牢牢把控,通过对整个过程不计成本的完美把控,可以保证烧制青砖的精益求精。青砖特殊的烧制过程使其在抗氧化,防水性及抗风化等方面都优于红砖。

另外,黑色自秦汉时期便是最尊贵的颜色,中国的水墨丹青也反映出传统中国造物美学对青黑色的追捧,素静、沉稳的审美旨趣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传统建筑对青砖的青睐。如上文所述,常州以及周边9地的明清民居建筑遗存皆反映出,青砖在明清两代已大规模的使用在民居建筑中,以下则结合社会背景从其源头的保障、经济的可能性以及观念的转变三个方面解构这种突变式特征。

1.制砖的民营化——源头保障,青砖运用于地面建筑开端于蒙元时期,而在江南地区民居中的使用则始于明代。明帝国初建时,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防御未征服的敌人,提出了高筑墙的口号。一时间全国上下以南京为首的大中型府县都开始修筑城垣。

由于此时投石机及石炮弹已广泛运用于军事作战,大部分夯土城垣已无法抵御,故而开始以硬度更大的砖块来砌筑城墙。由于官制青砖的产量低,制造繁琐,无法满足城墙建设的需要,这逼迫着制砖技术开始民间化。

仅南京一地的城墙供给,就涉及了长江中下游37个府171个县的烧制参与,这为明中后期江南地区民间私制砖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匠人、场地及设备。同时,明代江南地区兴盛的漕运也保障了青砖的贩卖和运输。

明清常州府所辖的无锡县即是当时江南砖瓦生产最重要的两县之一。据《江阴县志》记述,明正德年间(1506-1521),无锡的制砖业已然十分兴盛;清康熙年间的《无锡县志》更是将砖列为当地土产。故而,明清两代常州地区的建筑用砖具备数量及质量上的充分保障。

2.砖砌宗祠的普及——对材料属性观念的转变,根据梁智尧的分析,明初,宗族把墓葬祭祀和家祭糅合在一起,开辟了专祠。专祠既供奉着先祖,又给在世之人提供活动场所,是无法界定阴阳属性的建筑,而随着这种专祠的普及,对砖石的用途及文化观念开始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阳宅始用青砖筑造的前提。

此类专祠在江南地区又称宗祠,是宗族为了加固以父系为主的五服以内的血亲继嗣间的纽带,行祭追思又具宗族议事、修谱等处理族内公务之用,属于族产。根据常州谱牒中的相关记述,以及对现存宗祠的实地调研发现,明清常州地区的宗祠并不限于一宗一祠的模式,人口较多的宗族一般会设一座宗祠,族内各支在得到宗祠同意后再另建分祠,若分布距离较远,也可同设四座以内的总祠。

统计民国光裕堂版《恽氏家乘》以及《毘陵庄氏族谱》中相关祠庙的数据,得出在常繁衍生息逾2000年的本地大族恽氏宗族的宗祠至太平天国时期共计27座,其中明代建造两座,清代25座,清代中又以乾嘉道时期(1796-1850)新建的宗祠数量最多,达到15座,占总数近一半。

400年科举不断的庄氏宗族总祠位于武进横堰村,第八世城居的庄起元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西门内直街织机巷大宅边建造了第一座分祠,也为府城内毗陵庄氏的总祠,其后百年间陆续建造了分祠共33座。

根据朱炳国的统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武进地区曾有1600余座砖造宗祠,而今,常州府城内现存的宗祠建筑则共有10座,加周边地区共有约200座遗存。常州地区明清两代宗祠数量在不断增加,换言之,青砖参与砌筑的地面建筑越来越多,伴随这一过程的是青砖的阴宅标签被逐渐弱化。这种心理障碍的突破,为青砖成为地面建筑的常用材料提供了观念上的许可。

3.空斗砌筑的流行——成本的合理化

传统木结构的建筑极其怕火,而明清江南地区伴随着经济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的房屋鳞次栉比,一旦失火,动辄几十甚至数百计房屋会被殃及。青砖则可以有效的阻隔火势的蔓延,故而以青砖墙作为封火墙的建造需求极速增加。然而,由于青砖产量低,制造繁琐,其价格十分昂贵。

砖价格的昂贵,若用平砌法制墙,即使对名门望族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认真观察大量遗存样本的山墙面后发现,现存的大部分砖砌山墙面多分为上下两截,下部高约1米使用的是平砌法,或三顺一丁或一顺一丁;上部直通顶端的部分则多用“空斗”砌法。这种砌筑方式灵活的利用了砖的六面尺寸,将其窄长面朝下垂直砌筑,并纵横交错搭建,形成了中空的空心墙,又名空斗墙。

按《皇朝经世文编》的数据,这种砌法一丈大概仅需三百块砖,价值约一金,砌筑工作量减轻后,工人的工钱也较低,数分即可。平砌法十金有余的一丈墙,用空斗砌仅需约一金数分,极大的降低了建筑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常州   江南地区   明清   山墙   建筑   宗祠   砖石   木结构   青砖   民居   木材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