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雍正皇帝为什么是明清两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纵观明清长达百年的历史,在各个方面,优秀的帝王层出不穷。但是笔者认为,雍正才是明清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有人说,雍正皇帝的名气并不及皇太极,康熙及乾隆,为何他算是明清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呢?

让我们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了解这其中的诸多缘由。

磨练心性,终承大统

关于雍正皇帝的地位是否是通过正常方式得来的,各路史学家众说纷纭。有人说,雍正的帝位是康熙亲传的。

据说康熙帝在暮年时期将立四阿哥立为皇帝的旨意,隐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但是也有很多人说,四阿哥即后来的雍正帝得来皇位的手段并不光彩,他可能是通过矫诏才登上帝位的。

笔者认为,雍正应该是正常即位登基的。当年康熙皇帝属意于四阿哥胤禛及胤禛同父同母的十四阿哥两人。因为从表面上看,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十四阿哥,而对四阿哥长期冷落。但是结合康熙帝从小的生长环境及人物性格特征来说,康熙帝极有可能传位于四阿哥胤禛。

因为康熙皇帝自小时候便被其祖母孝庄皇太后抚养长大,其父顺治帝退位很早。所以康熙皇帝从小生长环境,相对于其他皇帝的皇子来说十分艰难。

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又何来梅花香呢?康熙深谙这个道理。

再者说,作为父母都是十分宠爱幼子的,但是宠爱并不代表要把治理天下这种劳心劳身的工作交给他,甚至希望幼子平平安安的做一个保家翁,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从小胤禛便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宠爱。他的生母是德妃。但是在生育四阿哥胤禛时,德妃地位尚低,根据清朝的规则来说,德妃是没有权利抚养自己亲生的孩子的,所以从小四阿哥便被寄养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膝下。

后来,孝懿仁皇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便对四阿哥不是那么上心了。此时,四阿哥的生母德妃已经生育了十四阿哥,德妃与十四阿哥母子情深,反观,德妃对待四阿哥的态度却十分冷淡。

相对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四阿哥胤禛来说,十四阿哥的生活优渥。在这样的生长条件下,他们两兄弟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十四阿哥没经历过“社会险恶”心性十分纯洁简单。但是四阿哥却从小便养成了老成持重的性格特征。

从小,四阿哥便跟随康熙帝东征西讨,四阿哥随父亲参与了进攻准格尔的战役。康熙三十七年,二十一岁的四阿哥胤禛,被封为贝勒,同时也是正红旗的首领。

过了两年,胤禛随父亲共同视察永定河工地,二十五岁又跟随康熙帝去了五台山,二十六岁时随着父亲共同前往江浙,对黄河等水利工程进行检验。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于四阿哥的培养类似于对下一任接班人的培养。

皇家儿女向来薄情,无论从小如何表现的兄友弟恭,但是每个人心中都充斥着对于权力的向往,四阿哥也不例外。但是四阿哥相对于他的其他兄弟相比,表现的十分聪慧。

他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其他人表面维持着兄友弟恭,实际上暗自与年羹尧和隆科多来往密切,这两个人也是他后来统治时期股肱之臣。他表面上玩世不恭,实则去基层巡视,比如去盛京祭祖,清查京城,去东城祭天。

通过这些事情,四阿哥了解了关于民生政治的诸多现状,同时也仔细的观摩了自己的父亲康熙皇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真实见到了,四阿哥才学的更好。外界对他好评如潮,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并且兄友弟恭的儿子,康熙帝心里已经暗暗为他留好了位置。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四阿哥胤禛即位,史称雍正皇帝。在他登基之初,许多人对于他皇位的来历有诸多讨论。

为了永久铲除后患,他将八阿哥等政敌诱骗至内宫,将他们囚禁于宗人府。所以天下第一闲人的称号,不过是一层保护伞罢了。此时,雍正那副冷漠的帝王心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励精图治,颇有建树

在雍正刚即位时,国家面对着许多问题,例如各个朝代都有的朋党争斗,这时的争斗主要是以满汉之争为主。同时还有官吏的贪污,他们像吸血的跳蚤附着在国家的身上。更为严峻的是国库的空虚,令许多关于经济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

雍正帝对诸位大臣说:“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这样他便可以快速地掌握国家内所有发生的事情,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从而提升做出决策的效率。将国家管理由垂直结构大力转变为扁平结构,可见雍正帝的思维超前。

他反对因循苟且。他认为,在他继位之初,人心焕散,大臣们大多是为自己考虑,而非为国家民生考虑。他也不赞同康熙皇帝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小事出了问题,那么大事就是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所以他大力整顿吏治,因为在他年少时期,当他游走于民间之时,他看到了太多由于官府贪吏导致民生疾苦的现象,所以他希望大力整治吏治,以抚慰民生。这一点是许多明清皇帝都没有做到的。

大多数皇帝认为,官吏贪污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将下面这些官吏喂饱,他们才能踏实的完成朝廷下达的命令。但是雍正皇帝并不养着下面官吏的“臭毛病”。贪污的官吏就如同木头上的附蛆。如果长期放任不管,无论是多么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最终也会死亡。

同时,雍正皇帝十分厌恶朋党之争,他想“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果然,他说到做到,那些以贵族为挡板,大力培植自己羽翼的皇亲贵族们,都被雍正革职查办或者流放边疆。

在雍正的铁血手腕之下,朋党之争在雍正在位时期几乎不复存在。由于国库国库亏空,雍正又对这些贪官污吏抄家追赃。同时,如果地方有所亏空,需在三年之内全部填平,不然便要治罪。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就是挑许多肱骨大臣,直接升任为内阁大臣,所有的命令由雍正直接下达,不交由任何人转述。而且这样的做法可以更加及时的处理政事,他可以接受到所有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此时,雍正的权利甚至比明太祖还要集中。

在任用人才上,雍正皇帝大力任用隆科多,年羹尧,田文镜,张廷玉等人。可以看出,雍正皇帝相对于康熙皇帝而言,更多的使用汉臣。这一做法在大清的诸多皇帝中也是十分特殊的。

同时,雍正皇帝十分关注民生,雍正皇帝废除了贱籍,在明清历史当中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所有的官妓奴隶全部变为正常民户。这一举措使大量底层人民拍手叫好,延续千年的奴隶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众所周知,在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战争水患,旱灾,饥荒或者虫灾。古代并没有先进的科技,所以大多数时候人民群众只能听天由命或依依赖于神学。

为了更好发展民生,雍正皇帝完善了灾难制度,他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思想。即如果遭遇灾害,人民可以用自己的劳动修建国家的工事,以换取口粮。这样一来,既修筑了防御工事,也解决了人们食不果腹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雍正皇帝在外交政策上的成绩也是十分令人瞩目的,这一点也是许多明清皇帝都无法做到的。

例如雍正五年,雍正帝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这个条约主要内容是分清了中俄边界,促进中俄边界的贸易和发展。

雍正帝还派托时和德新出使俄国。这个使团即使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是十分炸裂的存在。作为明清时代的皇帝,这时的雍正已经有了睁眼看世界的思想,这一点纵览中国的历史长河,能做到的统治者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雍正十分会把握“度”,对于朝鲜这种小国,雍正一直秉持着怀柔的思想,大量的免除他们的赋税进贡。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在外交上也是颇有建树的。

雍正皇帝仅仅在位十三年,虽然他并没有像他的父亲康熙皇帝一样大量的扩张疆土,但是他重民生,抚经济。将康熙皇帝在位时所消耗的国库差额尽数补全,使清朝的经济又恢复到了鼎盛时期。

他大力发展外交,对于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外交措施,尽显大清国的风范。对于朝堂问题,也是铁血手腕,以民生为主,他是一个一点也不矫情的皇帝。

所以我们认为雍正皇帝是明清两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雍正皇帝   明清   雍正   皇帝   阿哥   官吏   康熙   民生   时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