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热衷大量陪葬?从先秦两汉时期的赙赠之礼,看古人丧葬观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我国古代人民常说“逝者为大”,这句话也显示了对去世之人的尊重与敬仰。

但是早期的人们并没有安葬亲人遗体的这个习俗,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中并没有灵魂、神仙等这些概念,并且早期人们思想意识较为薄弱难以产生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

到了旧石器时期之后,中国人才有了“视死如是生”的说法。

那时候的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他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所以人们对丧事礼俗格外注重,这样才能保佑以后的氏族更加的繁荣昌盛。

一、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很多人为了能够得到老祖宗的庇佑,人们在埋葬死者的时候会在墓穴内放置十分丰厚的陪葬品。

比如,在古代时期青铜器就是当时极为贵重的陪葬物品。此外,古代的一些君王为了显示自己的皇恩浩荡。

而朝廷或皇宫贵族他们选择抚恤丧家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这些皇宫贵族愿意花费大量的钱财抚恤丧家的原因也很“直白”。

因为古代时期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皇宫贵族、诸侯将相在生活待遇方面受到理智的束缚。

对于他们来说,扶丧礼俗就是一种可以快速笼络人心,凝聚家族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说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丧葬时候的赙赠之礼还是十分看重的。在古代时期,如果一个皇帝驾崩了,那么朝廷会派出专门的使者召告天下这一消息。

此外,当时古代的丧葬礼仪还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人在死后七天才会知道自己的死亡,所以每逢七天祭祀就要举行一下,直到满足49天为止。

由此可见,丧葬礼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其中蕴涵着古代儒家、道家、释家这三家的思想理念。

丧葬习俗从一个人弥留之际到其下葬的整个过程之中,步骤繁琐但却井然有序,并且被视为死者灵魂的“长明灯”。

不管是在白天和晚上都必须要有人看守在旁边,在没有收敛之前都不能熄灭,死者的棺材至少要在家中停留三天,因为这三天的时间内人们对死者还有复生的期望。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互相兼并连绵不断的发生战争,使得原来稳定的社会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赙赠礼俗也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各个诸侯国开始设置繁重的周礼,赙赠的物品种类和数量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这时候的诸侯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珠宝、玉器等附赠物品,而是将目光转移到“鼎”、“樽”这些青铜器物上来。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赙赠之礼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二、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

接着我们来说一说先秦时期的赙赠礼俗,先秦时期整个赙赠礼俗仪式变得十分磅礴且复杂。

先秦时期,人们对生和死的认识就非常重视。此外,丧期的长短在先秦时期也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认为服丧三年是最合适的时间,孔子有弟子曾认为服丧三年过久,而孔子则如此批评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可见服丧三年之事,也是基于孔子的观念而诞生。

而到了战国时期的墨家对儒家的观点存在异议。

墨家认为,守丧三年的时间中是会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的,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因为在这三年期间,守丧者不能做除了家庭守丧之外的事情,所以他们的能力水平得不到提高,物质生活也得不到改善,从大局的观念来看,守孝三年这个举措是不利于国家前进发展的。

而这些丧葬观念,也是基于先秦时期的丧葬传统而来。

先秦最普遍的丧葬习俗,就是赙赠礼俗。它首先会先根据死者的身份、死者的地位来实行具体的丧葬礼俗。

先秦时期,周王室和各个诸侯之间,以及各个诸侯国与上层贵族之间、各个阶层内部之间都存在不同等级的赙赠礼俗。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丧葬礼俗的等级性表现得十分明显。

古书《左传》中就记载过:“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

意思是,楚康王在多次攻打讨伐郑国后,楚康王牺牲。于是当时的很多人包括郑和在内的诸侯都要参与陪葬,而其他诸侯国的大夫也都要送到楚康王墓穴之中陪葬。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诸侯国之间还要行赙赠之礼,赙赠之礼也是先秦时期丧葬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礼俗在当时不仅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意识,更主要的是涉及到宗法制度下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

到如今现代社会,我们在发掘的大量先秦时期的墓葬中,发现往往在墓主人口中或者头部都会发现有玉器、珍珠类的物品。

甚至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墓葬中,还会经常能够发现随葬的车马、货币、珠宝等等。

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赙赠礼俗中的陪葬物品就已经十分的昂贵了。

到了汉代,当朝统治阶级围绕着死的处理问题,除了在丧葬制度上有所体现外,当时汉朝还实行着厚葬的风俗,所以与此相关的赙赠之礼也就发展了起来。

汉代时期的赙赠礼俗分为了“官赙”和“私赙”这两大类。

所赏赐的物品除了一些金银、玉器、珠宝、货币之外,还包括一些麻、眷、官、赙等等。也就是汉代的诸侯王或者王公大臣去世之后,由国家赏赐的钱财来资助此次丧事的兴办。

此外,当时汉代的夫赠礼俗还延续发展到了民间社会中,也就是百姓口中的“私赙”。

指普通百姓在去世之后,表演者送给丧家的钱财时,朝廷会对诸侯以及各级官吏所得的附赠数额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划分。

但是汉朝后期,随着外戚干政以及宦官主权,导致西汉末年时期丧葬之风逐渐发展低迷。

在东汉时期,朝廷的官员们早就不满足于之前的赙赠之礼,他们的内心逐渐膨胀,奢靡之风在社会中、朝廷中蔓延开来,以至于如今人们发现一些汉朝时期墓穴类的陪葬物后都会大为惊叹。

三、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两汉时期的厚葬不仅仅体现在达官贵人、王公贵族这些人身上,就算是社会中的普通平民也追求“厚葬”。

因为当时的汉朝人民坚信,人在死后灵魂是永生永世的不会消失的,受到这个思想的影响厚葬的观念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当中。

西汉时期,还是沿用了当时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仪,强调丧主人的身份、等级,且皇帝对于赙赠制度也是十分重视的。

即使当时汉朝国库空虚,朝廷也没有减少在丧葬费用上的总支出,但是为了安抚朝中的大臣,国家财务账本上用于丧葬赙赠的费用是“减少”了。

虽然名义上是减少了,但是在丧葬赙赠中赏赐的金额数量还是达到了千万、百万个。

其实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流行了厚葬,各种各样珍贵而又稀奇的陪葬品更是层出不穷。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当时秦皇陵中的“兵马俑”了。后来随着社会朝代不断更迭发展,陪葬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陪葬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当时还流行出一种奇特的陪葬方式,就是在死者的口中含一些陪葬品。

而这些行为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之后,在古人的葬礼中也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先前准备好的物品塞进已经去世之人的口中。

在古代无论是何种身份的人在去世之后,口中都会含一个东西,但是会根据死者的贫富差距、尊卑地位来选择合适的物品,含在死者的口中。

比如,古代的那些王公贵族都会选择比较贵重的珠宝,而平民百姓只能往最终塞几个铜钱。

这个习俗出现之后自古代各个朝代中也一直流传了下去,所以如今发掘的许多古墓中常常会看到死者口中含着东西。

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口中的东西来判断死者属于哪个朝代,属于怎样的阶级地位,这对如今我们考古学家对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从历史上看也是有许多崇尚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主张要在一些落后的地方丧葬习俗要从简。

我们最熟知的应该就是儒家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严厉抨击“厚葬久丧”这个制度。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代表家韩非和东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冲都批评过厚葬这一习俗,他们都认为薄葬可以节省财政支出,这样可以利用有效的钱财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也正是因为丧事举办不但费力、还费钱,一般的社会家庭是承担不起的,所以需要各个人士前来援助,这也是赙赠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结语

赙赠是自愿的,是无偿奉献的,也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合力将这个丧事办完、办好。赙赠礼俗是古代丧葬礼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西汉时期的赙赠礼俗制度是在先秦时期赙赠礼俗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具有西汉时期时代的制度特色。

但是当时整个西汉的社会上比较崇尚“厚葬”,人们对待死亡的观念甚至可以用“虚无缥缈”这四个字来形容,人们对死亡的观念认识不足,存在假想且不切实际,这也是当时整个社会崇尚厚葬的主要原因。

当然每个制度的形成都有其利端和弊端,这也为东汉时期赙赠制度的正式确立奠定了根基,对当时西汉朝廷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且调整了当时汉朝统治阶层内部各派集团的力量,使得他们都统一依附于朝廷的管理之下,最终这对当时两汉时期社会习俗崇尚奢靡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礼记》

《汉书·景十三王传》

《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

《先秦礼制探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丧葬   先秦   时期   赠礼   礼俗   两汉   朝廷   死者   习俗   古人   制度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