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攻尼泊尔,清军是如何做到的


廓尔喀之役是清代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入侵中国西藏的战争。其中的艰险从西藏“世界屋脊”的别名便可见一斑,让人不由得好奇,面对重重阻隔,清军如何能够完成这一壮举。

面对廓尔喀军队两次入侵西藏,并洗劫大量财物的行为,引起了本就极好面子的乾隆皇帝的强烈不满。

正确的判断

乾隆皇帝知道廓尔喀此次入藏,只是为了搜刮财物,此时冬雪迫近,廓军也会受到影响,必不能进兵前藏。

乾隆皇帝决定在此期间大举出兵,待来年春雪消融后攻入廓尔喀腹地,以一场大胜挽回失去的颜面,令廓尔喀彻底臣服,不敢再起异心。

挑选将领

乾隆皇帝再三思虑后,以第一次清尼战争中的鄂辉资望职分浅轻,难胜来春统兵重任为缘由,决定征调两广总督福康安为将军,监督西藏的军事事务,并任命福康安的副官海兰察、台斐英阿等五人为参赞大臣。

面对廓尔喀的将领,临危受命的福康安的战争履历明显更加璀璨,他曾任多地总督及兵部尚书,在乾隆皇帝的麾下充当救火队员,南征北战,参与或主持多次镇压各地民变、平定叛乱及保卫国家统一的战役,是清政府足以依靠的军事资本。

戴逸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将其称之为十八世纪将帅中的佼佼者。细数了福康安在历次战役中的战斗经过,从风涛中渡海,在风雪中翻越喜马拉雅山,进行艰苦卓绝的高山作战等等,无一不显示出他的勇于善战。其杰出的军事才能、缜密周到的思虑、勇于任事的精神,最值得为人称道。

他的副将海兰察同样不简单,海兰察的祖先世代居住在黑龙江,养成了一股凶悍强劲的大将风范。

随福康安在内外战争中取得不菲的功绩又熟读精通兵法,既有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又熟悉索伦部士兵的特点,有着索伦部的助力后更是如虎添翼。

由一个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到最终因战功被晋封为一等公(除皇族宗室之外的最高爵位),受众人尊崇。甚至在其死后,乾隆皇帝下诏说,海兰察因病逝,照例不得进昭忠祠。念他在战场上兢兢业业,又多次受伤 ,特赐他进入其中。以旌表其一生的战功。

让来自索伦部的海兰察承担起指挥索伦兵反击尼泊尔的重任。

这是乾隆皇帝在用人安排上所做的正确抉择。

有着这两位大将的辅佐,乾隆皇帝也能稍稍放下心来。

清朝的利刃

尽管如此,面对宁死不屈、勇猛作战的廓尔喀士兵和他们手中的尼泊尔军刀,乾隆皇帝还是有些担心。

当然,这些担心是必要的,廓尔喀人尽管身材矮小,但体魄强健,凭借独特的尼泊尔军刀打出了英勇善战的“南亚猛虎”的称号,尤其善于山地战和近战。从只有千余人的部队仅仅只用两月有余便占领后藏可见一斑。

当时的藏地,还有四川总督从四川带来的数千屯练降“番”兵以及从四川本土重新招募的满、汉、藏兵,这些当年在金川战役顺势投降的藏族土司军队和重新招募的士兵将会作为本次军事活动的大部分主力。

尽管清政府认为四川兵并不可靠。但是这支军队凭借横断山脉一带的训练与生活,有着独特的作战经验,因而十分适应本次在中尼边境地区的山地突袭,并且若是从其他地方调取部队,后勤也实在是难以为继。

除此之外,当地本身便驻扎的本土藏兵、绿营兵与蒙古兵同样因为属于本地驻军的原因十分适应本土作战环境。

这些士兵并不会让乾隆皇帝完全放心下来,于是他决定动用他手中的王牌部队。

在安排完福康安等人的任命事宜后,乾隆皇帝立即下旨安排巴图鲁侍卫百员与前此奉调的黑龙江索伦达斡尔士兵千名分批取道青海进藏。

所谓的“索伦”,指的是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三个民族。索伦的意思是“先锋”和“猎手”。

当时的索伦部落在清政府的刻意维持下仍保留着相对较为落后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因为长年生活在黑龙江一带,未学习过关内的农耕技术等,只能在黑山白水间依靠捕鱼打猎来维持生计,并且在清政府长期的征战中延续了强大的骑射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青藏高原严寒的天气有着天然的适应能力,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赋予了他们顽强的作战意识。

礼亲王昭琏在《啸亭杂录》中也对在清朝百年战争中表现出色的索伦兵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这支军队在大清大部分国土的征战中有着必不可缺的功绩在其中。

乾隆皇帝也说索伦部人都身强力壮,射击速度极快,作战能力极强。即使是盛京的军队,也比不上索伦部的人。

清朝在进入关中以前,就有意增加满洲八旗的数量。在看到与满洲族一样,性情淳朴,生性勇猛的索伦人,清王朝更是喜爱不已,因此,清王朝除吸纳蒙古人组成八旗蒙古,吸纳辽东汉人为八旗汉军之外,还将索伦兵纳入八旗之中。

在清朝进行的军事行动中,索伦部官兵凭借着他们在贫苦之间锻炼出来的天赋,一次次攻坚克难,为清政府达到了政治军事目标。这些战争既有对外战争也有对内战争,但无一例外,索伦部官兵都是战场上的主力部队。

此外,清政府征调索伦兵是按民族族属组建的军队,其中人员任用皆是索伦部本土人员借此获得索伦部的誓死效忠。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索伦部制定的民族政策显示出了积极作用。

所以,等到清尼之役的关键时刻,清军再次从东北紧急征调达斡尔族官兵参战,而为了保家卫国的索伦达斡尔士兵也爆发出超强的作战能力。

这一次,清政府派出了最精锐的力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经历了大小数十场战争的乾隆皇帝来说,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他早就为索伦士兵的征召工作提供了一套可靠的后勤保障。

首先,乾隆皇帝颁布了一道旨意,要求青海蒙古提供3000匹好马。当时一匹马大约8两银子,光是3000匹战马就花了约24000两银子。

战马是保障军队战斗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在高寒山地上,战马的承担后勤运输任务作用尤为突显。索伦兵参战人员有1000人,本就是骑兵的索伦兵在一人三骑的情况下,战斗力将获得巨大的提升。

其次,索伦兵尽管能适应寒冷的天气,但要从东北开始行军穿越青藏高原,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以及体力消耗。因此清政府要求相关地区尽可能地满足这支部队所需要的物资,这表明,索伦士兵沿途都会得到充分的补给与休息,每到一地,温暖可口的汤饭便会送达手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全力保障索伦部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这些粮食牲畜等全部是从当地全价购得,甚至出价稍高。故而,当地商贩都愿意卖出存粮,清军获得了充足的粮食储备,满足了军队入藏所需。

从上好的马匹用以保障后勤运输,到充足的食物得以保障作战体力,清政府对索伦兵作战的后勤保障安排办理得妥妥的。这就注定了这支索伦士兵作战结果。

雍正时期,平定青海亲王之乱后,雍正帝设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控管青藏地区。清朝第二次出兵才赶走准噶尔军在西藏驻军。并设立驻藏大臣衙门。自此,朝廷派驻藏大臣二员办理西藏事务。治理西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当时的西藏境内,清朝的驻藏大臣与驻藏官兵作为中央在西藏的政治与军事存在,对西藏宗教高层起到了安全保卫与威慑的双重作用。这种效果也导致后来福康安可以顺利地安抚前藏与后藏的宗教领袖团体。

福康安的准备

福康安入藏后第一时间会见达赖喇嘛、班禅等,口述乾隆皇帝的旨意表达了对达赖喇嘛深明大义的嘉奖,并正式提出廓藏战事结束后,必须另立《章程》,逐条办事,务使边疆永宁。

在西藏期间,凭借他的地位威望及大军将到的声势,向西藏高层宣布了援藏的重要性,并说服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噶伦及各寺活佛、大喇嘛等积极协助采购粮食牛羊,供应乌拉,买办马匹,调集炮位及配制火药。

福康安向俘虏等详细了解廓尔喀部崛起扩张的经过,一一问出廓尔喀两次惹是生非的原因,又札询鄂辉和成德,请他们如实回答。弄清在拉萨久住的巴勒布商人与掌权的廓尔喀部非一族类,安抚了当地商民的情绪。

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与福康安的努力下,一支拥有稳定后方,并且骁勇善战的部队即将从拉萨出发!

做好这一切的福康安可以大胆放手一搏了!

大决战

福康安首先发出一道强硬的檄谕给廓尔喀王子,随后福康安指挥入藏川军总兵成德为东路军首领,自己与海兰察率领西路军为主力,分进合击。由川军组成的东路军沿途收复失地,在日喀则击退廓尔喀军队后徐徐推进,福康安则由江牧运送物资,大部队向拉孜前进。

两军汇合后沿用之前的战术,东路军一鼓作气,在大雪封山之前占领聂拉木隘口。福康安率领的西路则绕路前往宗喀,击溃由济咙前来迎战的廓军。至此,西藏全境收复。

休整之后,福康安、海兰察率军由济咙启程,经过热索桥之战,协布噜、东觉山之战以及帕朗古之战后进入廓尔喀境内,分别驻军距其首都阳布(加里满都)不足百里的东觉与陇冈两地,大有两面夹击之势。

六战六捷的战绩吓到了廓尔喀王,在这样的情况下,廓尔喀王于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八日(西历1792年9月23日),向清军发起投降,并安排廓尔喀管事头人噶箕第乌达特塔巴亲自来到清军大营,代廓尔喀王进京朝觐。并答应奉还抢掠的佛像与金银财物,赔偿在冲都被袭的官兵性命。至此,清军反击廓尔喀之役以胜利告终。

这次由东北出发,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击尼泊尔的战争,凭借乾隆皇帝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判断以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强大管理能力的支撑,清军将领获得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以及极大的行事便利,这一支拥有着“大清刀锋”美誉的特殊部队才能从东北出发跨越青藏高原直抵廓尔喀首都,完成一场在历史上罕见的翻越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世界屋脊,并达成最终胜利的一次战争!

这一次战争虽然最终受制于路途艰险补给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劳师伤财,不过这次战争的胜利让清军获得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长久的一个附属国,帮忙抵挡住了后续外来侵略者的步伐,巩固了祖国边界,加快了和西藏交流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青藏高原   尼泊尔   达斡尔   作战   西藏   清朝   士兵   清政府   军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