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香城固伏击战,三八六旅威名扬

1939年2月上旬,八路军三八六旅进入香城固地区。日军像疯狗一样集中优势兵力“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哪里发现八路军,他们就扑向哪里。鬼子分进合击,占领了冀南地区的许多城镇,自认为“铁壁合围”的战术使八路军已无处可走了。八路军避而不战,趁其不备抓住弱点就狠揍一通。

八路军逐渐掌握了日军的行动规律,鬼子受袭扰后必定会派出快速部队追击。根据这一情况,刘伯承师长决定派小部队不断挑逗撩拨鬼子,惹急他们,把他们诱入包围圈,集中兵力打一场平原上的诱伏战。

在平原上打伏击可比不得在山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无遮无拦,正值冬季,万木凋零,放眼四望真是一览无余。大部队隐蔽在何处,在什么地方设伏都是大问题。

侦察队带回了好消息,在香城固北面的沙河地带,洼地的边缘生长着许多红柳等灌木,由西南向东北形成一个大沙岗,沙岗上的灌木顺沙河故道慢慢倾斜,河床与沙岗形成一个漫坡,在沙岗上正好有居高临下之感。沙河故道的东北面是庄头村,西面是张家庄,南面就是沙河洼地,这地形形成了一个口袋,两村庄像布袋的袋口,正好把那洼地的北面扎紧了。如此好的地形,真是天赐我也,八路军决定在此设伏。

设伏前,部队和当地的群众对设伏阵地进行了精心的伪装,沿大沙岗构筑了一条长长的战壕,在壕坎上又移来许多红荆条和野枣树,将阵地伪装得天衣无缝;并在四周几个村庄的村口设置障碍,用以阻挡敌人的汽车和马匹。与此同时,也控制人员的流动,严格封锁消息。战前的工作非常细致,一切就绪,就等敌人落入陷阱了。

此时的敌人,正对冀南大举“扫荡”,并占据了广宗、巨鹿、威县、临清等县城。他们的主力向南宫、冀县进攻,而以一部分兵力守备已占据的城镇,并将此作为它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点。威县的驻军是日军后方据点中的一个楔子,它担任着守备和后勤补给任务,四周的县城也有少数日军驻守,一有情况均可相互增援。

由于日军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全部占据除城镇以外的地方,因此,八路军有了相对宽松的活动区域。威县在香城固镇北面约三十里处,威县的日军第十师团第四十联队补充大队就成了诱伏对象。战士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大家决心打一场漂亮仗。

然而,八路军主力部队虽两次进入伏击阵地,但我方派出的小部队均未能将敌人诱出威县,这不免让人有些心焦。

2月10日拂晓,主力部队第三次进入伏击阵地,此次参战的部队几乎都是三八六旅的补充团、新一团、先遣支队,另外还有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的一部。各部队按布置进入了自己的战斗位置。战士们藏在用红柳伪装的壕沟里,隐蔽在村外的沙岗上,一切都在静默中等待。为防止周围的敌人增援,指挥部又派出了小部队监视曲周、广宗方向。一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天亮时,一一五师的六八八团两个营对威县县城发动佯攻,猛烈的火力扫射,又是冲锋,又是架云梯登城,虚张声势把气氛闹得火热。城内的敌人果然被吸引住了,他们误以为八路军要攻城,即拉开架势也以密集的枪弹还击。

部队见鬼子动了真,就按原计划迅速撤离了战场。日军连着几天被八路军袭扰,气恼万分,见攻城的八路“不堪一击”,遂立刻组织队伍追击出城。日军分乘九辆汽车,拖着几门炮,架着重机枪边打边冲,追出威县城外。佯攻部队边打边撤,将日军步步引向香城固伏击地。

中午时分,日军追到第什营村。这里距香城固还有十来里路,三八六旅骑兵排突然出现,依据村头的房屋作掩护向日军猛烈射击。日军没有防备,他们的一个少佐森田五郎和一个翻译官当场中枪毙命。这下子被激怒的日军,不顾一切向旅骑兵排冲去,骑兵排迅速撤离。

鬼子进村已不见骑兵排的踪影,气恼万分地在村中乱打乱扫折腾一阵,又出村向南追击。骑兵排此时已出现在香城固附近,又向鬼子一阵猛烈的扫射。此时的日军已完全丧失了理智,不顾一切,发疯般向骑兵排撵去。他们的汽车也下了公路,抄近路径直向大沙河干河道的低地冲来。很快九辆汽车进入了八路军布置的“口袋”。

伏击部队在旷野里隐蔽埋伏了一个上午。天寒地冻,战士们都冻僵了,看见敌人闯进了伏击圈,大家都屏住气息,睁圆了眼睛,将枪口对准了鬼子。陈赓、王新亭、许世友等旅首长在一个小庙屋顶上所设的临时指挥部里,注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陈赓手一挥,下达了命令:“打 !”

埋伏在香城固镇北口担负着正面狙击任务的第六八八团一营率先开了火,拦头狠揍,敌人的第一辆汽车顿时腾起了一股黑烟,哼哼着不动了。车上的鬼子跳车落地后,来不及还击就纷纷中弹,躺倒了一大片,后面车上的鬼子见势不妙,急忙下车组织反击。他们拉开战斗队形哇哇地冲了上来,但几次冲锋均被六八八团一营打退。

鬼子见状分兵一路向东面的庄头村冲去,企图从东向南迂回拿下香城固。他们哪里知道刚抵村口,就遭到补充团的拦头痛击,将这股鬼子赶进了沙河洼地里。鬼子又向西冲去,埋伏在张家庄的先遣队也开了火。日军这时才发现八路军早已布下了陷阱,他们中了埋伏,鬼子指挥官急命上车,掉转车头向北面的来路冲去。

“鬼子要溜,堵住它!”陈赓见状下达命令。

新一团团长丁思林带领二营,在许世友副旅长指挥下,从斜刺里杀将出来,从西往东冲上了伏击圈的北口,用火力封锁了鬼子的退路,扎紧了这“口袋”的袋口,把这群敌人全部堵在了沙河洼地里。张家庄、庄头村、香城固村及洼地北口,八路军从四个方向将沙河洼地围住。手榴弹“轰轰隆隆”爆炸,枪声像爆豆似地响个不停,几百个鬼子妄想随汽车向北突围,可汽车全陷在沙窝里动弹不得。鬼子发了急,集中火力和兵力向新一团冲锋,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回威县。

丁思林团长此刻像只猛虎,带领二营的战士顶住敌人的火力,击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日军已成了瓮中之鳖,在绝望之际使用了毒气。战士们防备不及,顿时新一团的几十人中毒倒下了。黄烟在阵地弥漫,空中飘来阵阵臭大蒜的气味,丁团长见势不妙,急命战士们用手榴弹轰炸,以气浪驱散毒气。

陈赓旅长见状即刻命令部队发起冲锋,从四面向敌军压缩,缩短与日军的距离,迫使鬼子不能再使用毒气。冲锋号“嘀嘀嗒嗒”吹响了,四周村庄的八路军冲出阵地,呐喊着逼近敌人。此刻的日军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锐气,根本无法还击,剩下只有挨打的份。绝望之中,鬼子向西北方向发出串串求救信号弹,企望曲周和威县的日军增援。

我军冲入敌阵展开了厮杀,短兵相接,枪声渐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沙河洼地一片刀光血影……

战斗进行到晚上,三八六旅全歼了这伙敌人,计击毙近二百人,俘虏八人,烧毁汽车八辆,缴获大炮三门、迫击炮二门、武器弹药和望远镜等军用物资不计其数,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

战后清理战场,发现有三个日本兵藏在老乡家,已被愤怒的群众打死。 后来得知,被歼的日军是一支炮兵联队,被缴获的望远镜是炮兵的宝贝,可值钱了。这些炮镜日后在三八六旅的炮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敌人汽车陷在沙窝里,那大炮太重怎么也拖不出来,后来用老乡的牛来拉,把老牛都拉塌了。大炮和战利品拉到司令部门口,周围的老百姓都跑来看,争相传诵,冀南广大地区的民众闻知欢腾。

三八六旅的威名也传到了日军那里,在此后被我军俘获的日军称:八路军三八六旅不得了呀,一个新一团、一个补充团都这么能打,那主力部队还不知怎么厉害哩!

三八六旅在香城固之战打出了威风,首长们预计日军挨打后定会疯狂报复。果然日军出动了几十辆汽车、大炮、坦克、飞机,还有二千多兵力向香城固猛扑而来。日军对三八六旅恨之入骨,在坦克上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的大标语,企图寻三八六旅主力决战,妄想将八路军消灭在冀南地区。

三八六旅及师部在战斗结束后,为避开鬼子的锋芒,迅速转移,连夜撤离了香城固地区,从日军夹缝间穿插出去,向东南方向的馆陶急行,穿过尖冢,涉过卫河,进入鲁西南的芦庄,日军根本找不到行踪。

此时临近农历年,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听说是八路军三八六旅,都热烈欢迎,备茶饭酒肉款待,八路军威名远播冀鲁豫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城固   沙河   抗日战争   伏击战   威县   洼地   威名   兵力   日军   鬼子   部队   敌人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