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三国战乱,统一全国的晋朝,为何存在感那么低?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有2132年历史,其间经历了20个朝代的变迁,但大一统王朝只有9个,晋朝结束了自黄巾之乱到三国鼎立近百年的战乱纷争,国祚更是绵延155年,历史不能算短,但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朝代没有什么印象,提起晋朝,你能想到什么?估计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何不食肉糜”吗?

晋朝的历史存在感低到什么程度?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更是在晋朝灭亡200多年后的唐朝才有的,接替晋朝的刘宋连正史都不屑于去写,可见对晋朝多么的不齿和无视。历史教科书上也只有寥寥几笔,关于晋朝的影视剧屈指可数,就连网络小说作家都不屑于写这个朝代,除了学历史的或者爱好历史的,估计大家都不熟悉晋朝,最多也不过听过这个朝代。

那么为什么晋朝这么没有存在感?

西晋地图

得国不正

虽然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但真正掌权还得从他的爷爷司马懿说起,司马懿从曹操时期开始效力于大魏,到曹丕曹睿父子时期,开始执掌军权,在熬死了所有大佬后,司马懿也成为了大佬。司马懿受到大魏四朝优待,但却一心想要篡取大魏江山。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魏帝曹芳去高平陵拜祭之际,发动政变,夺取曹魏大权,在劝降曹爽时,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不会清算曹爽,曹爽才投降的,结果言犹在耳,司马懿就翻脸将曹爽下狱,以谋逆罪,诛杀曹爽三族、曹爽余党、曹魏宗室,朝堂上曹魏宗室几乎被一扫而空,魏帝曹芳也成为傀儡,从此大权旁落。

不得不说司马懿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非常无耻,中华文明历来传统就是千金一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盟誓,结果扭头就杀了人家全家,哪怕政治家厚黑,但这种行为,着实给司马氏抹黑。司马氏掌权后,开始变得张扬跋扈,大肆排除异己,司马昭更是差点把我要当皇帝写在脸上,这才有了著名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平陵之变

260年,司马昭直接弑杀了魏帝曹髦,从秦朝到三国,近500年历史,哪怕是曹丕篡位也没有亏待汉献帝刘协,让他当山阳公,然而司马昭为了篡位,直接杀了皇帝,再次给晋朝增加了不少黑料。265年,晋王司马昭病逝,世子司马炎袭封晋王,几个月后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位给他,晋朝建立,司马炎也成了晋朝开国皇帝。

280年,西晋灭吴,至此三国纷争结束,百年战乱终结,国家由此走向统一。

昏君遍地、门阀政治

中国2000多年封建史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9个大一统王朝,但几乎所有皇帝都是昏君的估计也只有晋朝了。司马炎作为开国之君,大概是最水的开国之君,司马炎能力别说和杨坚、李渊这些门阀出身的开国之君相比,连赵匡胤都远远不如。

统一全国后,没多久开始昏庸起来,骄奢淫逸,社会风气也开始变坏,石崇王恺比富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和历朝开国之君比,司马炎统一全国的10年间,堪称是碌碌无为,功绩只有统一三国,清查隐匿的户口,他最有名的当属挑选的继承人,就是那个喊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司马衷了。

司马衷

守业更比创业难,对于历朝开国之君而言,江山社稷是最重要的,因此挑选继承人不得不慎重,可以不是千古明君,但起码也得是那种合格的守成之主。但司马炎却挑选了一个傻子皇帝,历朝开国之君眼光之差,莫过于此。

司马炎最大的败笔是大封宗室,这为西晋亡国埋下了祸根,司马衷在位时期,太后贾南风和外戚掌权,司马宗室不满这个傻子皇帝,干脆搞起了火并,八王之乱,内耗严重,直接导致胡人做大,五胡乱华,匈奴攻破国都长安,晋愍帝被俘受尽屈辱,西晋亡国。

这个大一统王朝享国仅37年,西晋成也司马炎,败也司马炎。317年,司马睿逃往建邺,在王导王敦兄弟拥戴下,建立东晋小朝廷,东晋自建立之初,就是畸形的,司马皇室实力衰弱,只能依赖门阀世家,东晋103年,就是门阀士族政治。

八王之乱

从司马睿时期,东晋就大权旁落,当时民间流传“王与马,共天下”,后来相继被权臣掌权,王敦王导兄弟,桓温桓玄父子,桓玄掌权时期,差点就灭亡了东晋,最后就是晋朝的终结者刘裕。东晋11代帝王,几乎全是世家门阀的傀儡,皇帝也昏庸无能,不是儿皇帝,就是被权臣弑杀,或许晋朝国运便是如此

北方士族南渡,与南方士族难免会发生冲突,相互争权夺利很厉害,东晋后,有不少人想要北伐中原,但内部投降派争相扯后腿,最后全都失败了,祖逖、桓温到刘裕都是如此。东晋门阀政治下,从宗室到士族,他们几乎全都偏安享乐,不思进取。

所以晋朝155年国祚看着不短,比起秦朝14年国祚,隋朝37年国祚长的多,但是晋朝不配和这两个有开拓性的强盛王朝相提并论。比起遍地英雄的三国,比起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衍等南朝之君,晋朝可以提起的人物太少,自然就没有多少存在感。

祖逖北伐后的东晋

五胡乱华

中华文明史第一次黑暗时期无疑就是五胡乱华时期,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天下,百年战乱纷争后,全国明面上只有800万人,后来司马炎清查世家隐匿人口后,经过20年的发展,恢复到3500万。

290年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即位,执掌大权的宗室藩王不服,纷纷争夺皇位宝座,史称八王之乱,这场混乱长达16年,使得中国人口再次减半,内耗严重的中国,被做大的胡人觊觎,317年,匈奴刘汉政权攻灭西晋,开始了五胡乱华的历史。

北方神州故土沦落于胡人之手200多年,披发左衽、神州腥膻,无数文明和存世多年的家族和古籍毁于战火,野蛮对文明的破坏堪称毁灭性打击。曾经那个打出大汉雄风的汉民族,沦落为异族的两脚羊,中华文明差点断绝,司马氏难辞其咎。

五胡乱华

司马睿东渡建邺,建立东晋后,大权旁落,11个皇帝几乎全部沦为傀儡,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偏安一隅,让无数人为之不屑。宋武帝刘裕篡位后,诛杀司马氏一族,没有任何人为之喊冤,而且刘裕不屑为晋朝编史,直到220年后的唐太宗时期,晋朝才有了正史,否则中华将有155年的断层,但200多年间,晋朝历史早已不可考了,又会有多少真实的历史?

晋朝对东南的影响

晋朝统一全国后,开始休养生息,人口和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但没多久就爆发了连绵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人口的恢复,许多氏族为逃避战火,不得不东渡安稳的江南,西晋灭亡后,无数百姓和士族涌向江南,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许多劳动力和技术,极大的开发了东南之地,南方也迎来了第一次大开发,这些对江南是有益的促进。

北方的文化和学术思想传到东南后,短时间内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画家,以谢灵运、陶渊明为代表的文学家,他们或是纵情山水,或是向往田园生活,无一都是在逃避现实。这就直接让玄学清谈做大,大家不谈战争,不说北伐,只讨论文学,只打嘴炮,再服用点五石散,喝喝酒发发散,放浪形骸,这才是士族的日常。

服用五石散的东晋士大夫

后来这种清谈之风开始转移到政治上,直接导致了权贵们偏安享乐,这种颓废畸形的价值观影响深远,玄学与佛学,发生碰撞,中华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儒释道开始相融合。这为后来隋唐的开拓进取打下了基础。

但也使得人们逃避现实,偏安享乐,为佛教在中国大兴也奠定了基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起因就在于晋朝这种清谈之风,清谈之风下,士族多是嘴炮高手,能力低下,高冷清高,哗众取众。南朝到隋唐之际的瑰丽清雅哀婉的诗风也源于此。

玄学清谈之风对东南影响极坏,东南士人文弱也由此开始,曾经那个可以八千江东子弟纵横天下的尚武江南,从此消失了,被文弱所取代,南朝再也不是北朝的对手,唯有朱元璋江南北伐蒙元,再造江南热血。

朱元璋登基称帝

总结:

晋朝的弱和屈辱,使得中华文明险些断绝,稍微有热血的人都不屑这样的王朝,155年国祚,没有一个明君,几乎全是昏君,君王几乎都是权臣和门阀世家的傀儡,偏安享乐。

420年,这个无能的王朝,被300年来第一帝刘裕所灭,建立刘宋,刘裕也因为武功卓著,气吞万里如虎,被称为宋武帝,可惜的是在士族门阀统治下的晋朝,如刘裕这种平民太难出头,以至于刘裕功成名就时太晚了,要不然中国的历史就会在这里转个弯。

宋武帝刘裕

南朝宋齐梁陈,频繁交替,150多年间,没有一个朝代有能力为晋朝,编写史书,以至于晋朝灭亡200多年后的唐太宗时,天下统一安稳,晋朝才有了正史《晋书》,但200多年间,晋朝的历史有多少会是真的?

人们之所以会无视不屑晋朝,是因为晋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却如此无能,按照历史轨迹,大乱后当有大治,本该如同汉唐一样绚烂的晋朝,却戛然而止。

北方胡人扩张过程

晋朝只是历史的幸运儿,国运在司马炎立国之初就注定了,晋朝和司马氏无能,引发了八王之乱,继而五胡乱华,差点毁灭中华文明,这种屈辱会永远刻在历史耻辱柱上,这种耻辱注定会在绚烂多姿的中华历史上默默无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晋朝   胡人   司马   士族   门阀   王朝   宗室   西晋   东晋   战乱   皇帝   结束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