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统治者的秘密:驭民五术

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写了一篇游记,让世界认识到了一个遍地黄金、富得流油的中国。

然而在乾隆盛世年间,英国派出一个使团来到中国之后,却发现传说中的遍地黄金并不存在,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麻木,眼神空洞宛如行尸走肉。

这与游记当中所写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这是什么情况呢?其实这主要是源于封建时期致命的驭民术 。

所谓的驭民术,最早源于商鞅的《商君书》,被称为驭民五术:内容为贫民、弱民 、辱民 、疲民、愚民。

封建统治者认为百姓如果吃喝不愁的话,那就会不由自主的去琢磨一些别的事情,这样会大大增加反叛的几率,不利于江山的稳固、权力的集中。

后世皇帝均以此作为治国准则,清代皇帝更是将御民术使用的炉火纯青,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让百姓缺三两,说白了就是让百姓总感觉缺三两白银。

在清代皇帝的统治中,丰收之年会命令官府加大税收,欠收之年则是相应的减少税收,同时在闹饥荒的时候,皇帝会大张旗鼓的拨款赈灾,以这种方式收获民心,让百姓深感皇恩浩荡。

正是因为这种方式,百姓无论怎样努力 ,一直都只能停在勉强温饱的阶段,总是觉得欠三两白银,无法获得大量的财富,也没有多余的钱和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

正是源于封建帝王的这种御民之术,百姓们才会变得麻木不仁,没有了人生的追求与目标,整个民族宛如被抽走了灵魂,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马可波罗   封建   乾隆   行尸走肉   统治者   清代   中国   遍地   税收   皇帝   古代   秘密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