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唐宣宗

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化和武功最强盛的时期。自唐朝开国到唐玄宗时期唐朝国力强大,四处征伐,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全盛景象。但是唐玄宗后期由于迷恋杨贵妃,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造成了朝政昏庸,从而爆发了安史之乱。后期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是极大的损耗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人口数量,也为后期的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权打下了基础。唐朝后期由于中央力量大大减少,缺乏对藩镇的有效威慑,从而的导致了各地藩镇拥兵自立,宦官也进入到了朝廷中当权。唐朝后期有一位皇帝,被人们誉为“小太宗”,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对外打击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成功的让唐朝续命,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傻子”皇帝李忱。


李忱原名李怡,原是唐宪宗第十三子,从小持重少言,因此人们大多以为此人不聪明,他在文宗、武宗由于不善言辞从而导致一直被皇室冷遇,后期宦官马元贽为了独霸朝纲,就将李忱推上帝位成为了唐宣宗,妄图可以让其成为傀儡,没想到李忱上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并且结束了唐朝的党争和积极打击宦官和藩镇势力,别人才知道他一直在装傻从而韬光养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对唐宣宗写道用法无私、从谏如流、惠爱民物的句子来表达对其的表彰,但是唐宣宗在位期间还是犯下了一些错误。


首先就是对李德裕的打压。唐武宗时期对藩镇一直处于高压打击,李德裕作为唐武宗的谋士出了很大的功劳。唐武宗时期“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裁撤宦官,打击藩镇,对外中攻打回鹘,让唐朝的中央力量几乎恢复到了前期。但是唐宣宗继位后为了打击党争,对李德裕不断的打压,最后贬到了海南地区,从而导致唐朝的“改革派”全面落败,为后期的藩镇崛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河湟归地的政绩不是他的功劳。河湟地区一直是唐朝的国土,后期吐蕃因为唐朝忙于平定内乱,从而的吞并了这个地区。但是后期吐蕃由于政治内乱,从而的导致对这个地区缺乏了管治权,而且以张义潮为首的当地百姓来起义,慢慢的收复了这块国土。但是与他没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就是停止了对佛教的打压。唐武宗时期为了扩大国家的人口和土地赋税,就大力打压佛教,让国家的人口和税负都有所恢复,但是唐宣宗继位后停止了灭佛的政策,大规模修建寺庙,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困难。

《新唐书》中对唐宣宗评价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期,太宗之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儒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这也是对他政治上隐晦的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吐蕃   藩镇   佛教   安史之乱   宦官   唐朝   后期   时期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