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支撑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因其不稳定之缘故,经常会产生大批量的流民。若逢国家社会动荡之时,流民问题尤为尖锐。

东汉时期社会日益动荡,百姓不得一日之安宁。在如此社会之中,人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因此,成百上千计流民的出现,对东汉王朝造成了灭顶之灾

一、 流民考源

“流民”这个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释义是流动的人民。“禁迁徙,止流民”(《管子·四时》),意思是禁止人民跨区域无定所的运动,以此来让他们致力于农事耕耘,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明朝时期,已经有了对“流民”更贴切的定义:“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明史·食货志》)。明朝时期对流民的概念,已经认识到了灾祸战乱对人民的伤害,以及对流民产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层面。

古代士农工商四阶层,除去做官的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农民。所谓“民以食为天”,而农民又是“从土里刨食”,所以土地就是农民的根

人口居无定所地流亡,必然会影响农业发展,破坏经济支柱。因此,历朝历代都在绞尽脑汁地阻止流民的出现

今天的我们,早已接触不到流民的存在。但是,面对这些在历史上切实存在过的苦难群体,我们有必要对其生活的艰辛加以了解。忆苦思甜也好,前车之鉴也罢。警醒后人,未来再不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二、流民出于不得已

苏秦曰:“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寻常百姓,衣食但求暖饱,不敢奢望什么非分之想的恩荣,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如果没什么不得已,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做流民呢

1、苛政猛于虎

在封建社会中,领导资源分配的统治阶级,手中掌握最强悍的剥削工具,就是严苛的税赋政治制度

汉朝的征税,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都可谓是“轻徭薄赋”的典范。然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宽松的税赋制度下,漏洞不胜枚举。

(1)、田税利不下庶民

孟子认为“十一而税,是王者之政”,汉代田税一度达到了“田租三十税一”(《晋书·食货志》),其比例更远低于孟子的理想政治

然而,既然实现了如此理想,为什么东汉百姓还会在税赋方面受剥削呢?这要提到一个封建土地制度不可回避的问题。

土地兼并,这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头疼的问题。田税的比例越小,地主的获利就会越大。如果只是一味地减小田税比例,最终获利者只是那些地主乡绅,而普通百姓却难以在其中体会到真正的爱民之心。

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制度,仅实现了统治者对自己爱民苦心的自我满足幻想,落于实处则尸横遍野。

(2)、人头税更苦百姓

除去田税,还有一种平均摊派到每个人身上的税赋制度。叫作“人头税”。征税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幼,无论他是否有劳动能力,都要平等地缴纳一定费用。

古代传统讲究“多子多福”,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加上古代医疗卫生水平不发达,孩童存活率不高,从数量提高概率更成了百姓的首选。为了延续香火,普通百姓会选择多生孩子。

小农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以供发展生产,兵丁徭役也缺乏青春热血的新鲜力量,统治者自然是鼓励生育的

普通人家更需要劳动力接替自己生产,避免年老体衰后丧失生存的权利。

因此,常有生育子女众多者,孩子就会形成数量很庞大且无生产活动的担税群体,也就给普通百姓家庭带来了沉重至难以承受的人头税

当家庭认为,从数量庞大的后代身上难以收获足够价值,反而要超负荷压榨自己现有储蓄时,百姓就会开始“摆烂”,导致生育率下降

一直到清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找到更合理的制度代替了人头税,才使人口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可叹的是,统治者终于在清朝找到了正确方式,殊不知封建王朝在历史长河中也几近了尾声。

2、民用维艰,难济生存

东汉时期流民众广,政治压迫只是一方面,更艰难则是全社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天灾人祸。

如果说高强度的税收是封建经济制度,那么天灾则是深入各角落无法逃避的劫难,而人祸就纯粹是由自私和欲望为王朝掘了坟墓。

(1)、凶饥之因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农政全书》)。作为封建社会支柱性经济产业,农业活动本就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如果自然规律发生震动,产生了自然灾害,那就势必会波及到农业活动的收成效果。

一些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世界遭遇了一场小规模的冰河时代。“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盐铁论·水旱》)形容的丝毫不过分,真实情况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可悲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水、旱、蝗,往往会同时发生。东汉王朝短短195年里,有史可循的蝗灾就有38次之多,平均每5年就爆发一次蝗灾

蝗虫的繁衍速度非常快,因此常被古人视为“多子”的象征。《诗经》中“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描述的便是古人对蝗虫繁殖能力的崇拜。

然而,也正是因为蝗虫的繁衍和顽强生存能力,再加上其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使得农民避蝗虫如洪水猛兽,谈之色变。

由于天时有恙,就注定了经济震动有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稳定,最终必然导致王朝政治的覆灭。

灾荒剧烈,也许根本不会影响“朱门酒肉臭”的达官显贵,普通百姓能得到的却永远只有“路有冻死骨”的悲凉

(2)、饥人相啖

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不仅是名士风流。同时存在的,还有人们不愿承认但又真实存在的惨烈现象——“饥人自相啖食”(《晋书·食货志》)。

虽然史书工笔将流离混乱的起始归罪于董卓,写作“汉自董卓之乱,百姓流离,谷石至五十余万,人多相食。”(《晋书·食货志》)

但其实,饥荒灾祸不应归结在一人身上,而是早已隐藏在虚假的繁荣盛世之下,借着董卓之乱的导火索彻底爆发,将丑恶明晃晃摆在了历史的桌台之上。

什么“百姓流离”、什么“人多相食”,史书上简简单单八个字,把这惊悚可怖的场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其中的辛酸,未经之人哪能感同身受!

及至“炊断粮”时,“百官饥甚,比屋不见火烟,饥人自相啖食”(《晋书·食货志》)。哪有人愿意吃自己的同类呢?都是碍于生存而低头,迫不得已罢了。

食物出现短缺,沦落到要“易子而食”地吃人肉。气候本就有问题,细菌滋生,再加上古代医疗卫生水平条件不发达,必然产生瘟疫

“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晋书·食货志》)。这一段,分明是冷冰冰的文字,读来却触目惊心。如此骇人的场面,若不是对生活绝望,谁会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3、战火未尽,虎狼又扑

除去那天灾人祸,还有令人发指的统治阶级,为了一己私欲而大举兴兵,对人民百姓逐层盘剥。如果说灾荒是流民的成因,那么战火和墨吏就是灾荒的推进因素,直接导致了百姓流离。

(1)、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林俊杰的歌曲《曹操》中,有一段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东汉时期战争不断,几乎可以称作历史常识。

关于战争的危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三十章》)的论述。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即使是专业进行战争学术的军事家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是“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的高额消耗行为。

打仗要费钱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消耗品便要从百姓身上盘剥。孔子曰:“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论语·先进篇》),将其中的因果逻辑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真可叹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2)、硕鼠先吞,莫我肯顾

封建社会,官吏侵吞人民百姓利益的例子屡见不鲜。底层人民曾呐喊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可依然解决不了腐败的现状。

史料记载,汉献帝派遣御史侯汶给灾民放粮,结果死亡人数日益增多。这种诡异的情况,引起了皇帝的怀疑,觉得是有官员窃取了本应属于百姓的生存物资

于是,皇帝亲自下至民间监督派粮。饥饿的难民百姓感激涕零,说道:“终于拿到手了!”

“今始得之耳”(《晋书·食货志》)五个字,反映出了巨大的信息量。这说明百姓知道朝廷有粮米在下放,却几乎完全没有到真正应得的人手里

百姓势单力薄,又碍于腐败的官官相护,无法向皇帝上达天听,只能眼睁睁目睹悲剧的发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百姓只能背井离乡,流离逃亡去寻找能活命的生路

4、树挪死,人挪活

中国有句老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总要自谋生路来活着

老舍先生的《茶馆》中,王掌柜有一段台词:“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办法,不过是为活下去”。

其实这种人口迁徙流动的行为,历史上并不少见。闯关东、走西口,都是因故乡生存已万劫不复,只能逃离而另寻出路。去追求更富饶肥沃,或仅仅是适宜生存的土地。

穷则思变,古今皆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第十四章》)。

闯关东、走西口,是因生计所迫而逼不得已。同样,东汉时期的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也会向适宜存活的地区流动

在逃亡的路上,“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晋书·西羌传》)。可百姓们别无选择,只能拼死赌一把,放手一搏。

流民,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流民一怒汉难安

人口跨区域的流动,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动荡,产生大范围的影响。东汉时期如此典型规模的流民运动,影响于经济必定势如破竹。

1、人民为盗

水泊梁山有一百单八将,每个人都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选择起义造反。但凡他们有条活路,又有谁愿意背负骂名铤而走险呢?

东汉那个虚晃萧条的时代,人民大规模迁徙。靠乞讨寻营生计,许就不如盗贼之流活得富贵。看着别人昧良心喝酒吃肉,自己守道德规矩却食不果腹,又怎能甘心?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谁都不想做坏人,但真到了危及生命的时刻,有几人能守得住本心?最后,都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2、经济高压

经济学中有一条定理:“物以稀为贵”。土地和物资数量固定,分这块蛋糕的人却如潮水般拥挤过来,平均每人所得就越来越少。

饶是富庶之地,也经不起源源不断的难民涌入。在如此高强度的压力下,富饶地区的经济也会逐渐崩溃。崩溃的地区也沦为贫困,流民数量会呈几何倍增长,东汉王朝的经济被彻底拖垮。

四、总结

东汉王朝的流民问题,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归根结底,统治者没有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只刚愎自用地行王霸之业。

如果统治者视百姓为至重,多关注民生以利国本,早点认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或许也不至于覆亡得那样迅速。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读史越深,愈加珍视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当将东汉流民以警世人,切不可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管子》《明史》《史记》《晋书》《农政全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流民   晋书   东汉   时期   王朝   硕鼠   蝗虫   封建社会   统治者   尖锐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