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论魏晋女权意识觉醒后妇女地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先秦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长期分裂的局面下,各领域意识形态发生碰撞,形成精神上短暂自由的格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外来思想文明的涌入和本土文化结合,社会意识形态混乱,却也一定程度致使专制压迫思想的松懈。

妇女们也不再受汉代礼教的束缚,纷纷在争取人性和个性的发展权利,古代女权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女性思想的冲击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是否有什么变化呢?

帝在城东马射,敕京师妇女悉赴观

在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形成之前,秦汉两朝一直以来的思想僵化对女性地位进行极大范围的压缩。

统治阶级不断严格要求女性要遵守贞操意识,抨击女性在各领域“抛头露面”的行为。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也进行严格定位,控制、压制、禁止女性进行一切“违背伦理”的行为。

然则女性在这样充满压力的生存局面之中,不断进行抗争。

她们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出色表现,为自己赢得了权力和地位,也可以像男子一样外出或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不过随着儒学逐渐强化,妇女的观念较之前更加受到抑制,因此在两汉时期,妇女的地位就处于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局面。

到了东汉末期,政治形势由于宦官的把控而引发强烈动荡。社会政治局面每况愈下,农民起义愈演愈烈,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已然走向崩溃的边缘。

一些世家大族、王侯公卿便开始积蓄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姻亲、血缘为纽带,构筑成一个又一个小型政治实体。

这种分裂的社会局势使得先前儒学的思想管控走向崩溃,儒家经学难以发挥他的控制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名不副实、是非颠倒的虚伪,开始追求思想自由、精神自由。

而这也为后期魏晋南北朝思想大解放提供了条件。

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都呈现出逆反的特点,玄学家们开始执着于探索人生,开始肯定人们的私欲和自我意识。

由此一来,皇权、父权、夫权得到了猛烈的冲击。再加上佛教思想的涌入,与老庄思想相互渗透,转世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说法开始成为民众消逝困苦的根源。

由此,魏晋开始进入了人性自觉的时代,各少数民族思想和风俗开始互相交融,女性的在婚姻中地位较之前已有明显转变,甚至在战斗时也可以听从妇女的决断。

妇女们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由此复苏。

她们“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枕之务,舍中馈之事。”不仅在婚姻生活中取得较为自由和平等的地位,开始追求自我意识的满足。

不仅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还有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权——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力已经在平民阶层的妇女之中普及开来。

这起源于北魏孝文帝所颁布的均田制,妇人年纪满十五及以上,可以分得露田二十亩、倍田二十亩、麻地五亩,共计四十五亩土地,寡妇还可以免除课税。

妇女们终于可以摆脱依靠男人而拥有田地,从此妇女的经济地位得以提升。

妇女不会算作男子的私有附属品,而是一个国家里正式的在编人民。她们可以通过耕种来获取粮食,也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来源以保证自身的生存。

她们不再是男权的附属品,因此也获得一定话语权,开始在政治领域争取自己的地位,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开始追求平等自由,中国古代女权也因此达到了鼎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争取政治话语权,多半是由上层阶级的妇女来进行。一般是后妃来参政议政。

她们不再满足于深宫后院的生活,开始顽强地在政治领域中展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在北朝尤为明显。

那时少数民族不断入主中原,政权更迭频繁,大量女性政治家层出不穷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北魏王朝作为鲜卑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女性政治家频繁参与政治决策,甚至还出现“母后杀君废嫡”的事件。

因此在这一时期,那些接近政权的女性争相秉权独断,充分展现政治才华。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冯太后(即文明太后),执政期间大量擢取汉族士大夫,积极处理民族矛盾,颁布均田制、三长制,稳定北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魏书》记载:“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太后。”

可见冯太后的智谋韬略已然可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并且能够带领北魏君臣创造稳定繁荣的政局。

剧照

可惜的是,随着统一王朝的建立,妇女受田于唐朝被取消,征收税款的对象也由民户而逐渐转向为向“丁”征收。

女性不得不从经济领域中退出,成为男人的附庸。女性参政议政权力也随着封建制度的加持而走向匿迹。

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期,已经开始明令禁止女性参政议政,从此女性政治家便很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在政治舞台。

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

家中有女初长成,一般都是步入婚姻,婚姻生活的境况决定女子往后一生的命运。所以如何选择婚姻便成为妇女们命运转关的重要一环。

魏晋南北朝的女性不满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在婚姻选择中寻求话语权和选择权。

她们弃置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爱情自由,比如著名的“韩寿偷香”就是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结果。

她们可以自己相看男子,以结秦晋。在诗歌中也有女子对爱情向往的直接表达:“哪能闺中秀,独无怀春情?”

小说传奇如《董永葬父》中也有些主动下凡追求爱情的织女。这些女性视角的作品几乎都是主动追求、自由择偶的妇女形象,很明显是魏晋社会风俗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女子再婚再嫁在魏晋南北朝较为容易。

魏文帝曹丕的甄夫人之前是袁绍之子的妻子,刘备所娶穆夫人曾也另嫁他人,孙权的二个女儿也先后有过两段婚姻。

女子再婚不会惹人非议,反而有了更为宽松的社会包容。

到了北魏时期,鲜卑民族的女子生活方式更是比中原女子的生活自由,她们可以代表夫家来进行社交活动,有的家庭女子当家做主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妇女们在婚姻中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还可以手握财政大权,掌管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图源网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钱财的女性也开始在文化领域中留下自己的声音。

在当时动荡不堪的社会背景下,官学日渐废弛,私学逐渐兴起。妇女们在出阁前或是出嫁后都可以有权利和时间去学堂学习文化,这在一些有文化教育底子的士族家庭中普遍出现。

妇女们在有了一定的社会话语权之后,自然不满足困顿于家庭这一方天地之中,而是向往更大的社会交际圈子。

因此她们开始修炼自己的文化水平,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大批才女。

图源网络

如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第一位女书法家卫铄、“咏絮之才”谢道韫、左芬、沈满愿等文采惊艳的女子。

这些女子无不出自名门世家,一方面这些才女们反映出当时士族对于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她们在史书上留名也成为“妇女教育”的成功案例,还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们把握住了家学昌盛的机遇,趁着家庭教育对妇女儿童重视的东风,在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圈中留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女子劝学树立了榜样。

有如蔡文姬《悲愤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五言体长篇叙事诗,还展现了当时世积乱离的社会风貌,百姓们流离失所无所归依政权更迭、黑暗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作为女子所经历的悲惨遭遇和浓郁的思乡之情,具有史诗性和悲剧性。

蔡文姬

左思之妹左芬文才超众,虽貌丑无宠,但因文才屡屡得到晋武帝的顾恋。

“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她不依靠相貌而是靠才德在后宫站稳脚跟,这在一众以色侍人的后妃之中属实出尘。

总之,魏晋时期的妇女们在各领域中大放异彩,不止是在文坛、政坛中有了一席之地,在军队中也出现了较多女性将领和女性士兵的身影。

可惜的是,这种社会现象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妇女们的独立自主便随着统一王朝的兴起和思想束缚织就的藩篱之下,渐渐隐没。

结语

裂变的魏晋南北朝为妇女们冲破礼教束缚提供了时代背景,在此期间民族文明融合,外来思想的引入,统治阶级疏于思想管控,妇女们拥有了较之前未有过的自由。

即便是妇女们在很多方面还是受制于社会,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古代女权兴起的鼎盛。

在青史字里行间,我们依旧可以窥见这些处于封建社会的妇女们为了自身权利和自由所做的长久不懈的奋斗。

参考文献: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均田制与北朝妇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飞龙   妇女   北魏   女权   魏晋   佳人   地位   时期   意识   婚姻   女子   思想   政治   自由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