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湾中国牌楼有个“孪生姐妹”,也“住”徐家汇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徐家汇源景区的全新地标——徐家汇书院,正式开门迎客,掀起一股“探店”热潮。

稳居C位的“光启之门”,身姿妙曼,格外夺目!这座装置艺术是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与3D打印技术,将土山湾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牌楼”进行艺术化再创造而来。因此,“中国牌楼”和“光启之门”,堪称是一对“孪生姐妹”。

中国牌楼

土山湾博物馆

姐姐“中国牌楼”,高5.8米,宽5.2米,是由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木工部主任葛承亮带领数十名孤儿历时一年多,于1912年雕刻而成,精美绝伦。

中国牌楼的制作工艺,既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技法,又渗入了当时土山湾在传授的西方透视学原理,是中西雕塑艺术和审美理念的完美结合。

中国牌楼拥有非常精彩的经历,她曾参加过1915年、1933年和1939年三届世博会,并与土山湾中国宝塔组合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获最高奖“甲等大奖章”。如今,见证了两个世纪岁月变迁的她,饱经沧桑,宠辱不惊,自带一股艳压群芳的强大气场。

1915年,土山湾中国牌楼参展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时的现场照片

光启之门

徐家汇书院

妹妹“光启之门”位于书院中庭,晶莹剔透,是基于土山湾中国牌楼的形象进行艺术化再造而成的。

这座“光启之门”由2台大尺度建筑空间打印机器人耗时50天打印完成,打印路径长达17000米,打印消耗材料1.8吨,整个编程超过50万行,全部程序通过自主研发的FUROBOT软件进行批量化编程完成。

“光启之门”不仅象征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体现着传统与未来的呼应,以“科技语言”承载文化内涵,致敬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中国牌楼经过多年海外“旅居”,最终归国并“定居”土山湾博物馆,光启之门则在新落成的徐家汇书院“安家”,相距不过几百米。

市民游客在徐家汇书院感受“科技之光”后,不妨顺路拜访一下土山湾博物馆,亲身领略镇馆之宝“中国牌楼”的精工之美。

TIPS

徐家汇书院

ZIKAWEI LIBRARY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周一馆休,国家法定假日另行公告)

地址

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

(无需预约)

徐家汇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土山   牌楼   巴拿马   中国   汇源   旧金山   孤儿   书院   博物馆   姐妹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