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朝代真的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么不堪吗?

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隋朝虽然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其影响力却不可忽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隋朝也是结束了乱世,统一了中国的一个朝代。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倡导节俭,并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苛捐杂税还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在政治方面,因杨坚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其在位期间躬行俭朴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任用官员不限门第、为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刑法上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简要刑律。

而在经济方面,沿袭北魏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定丁男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则分露40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为积谷防饥隋朝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做粮食转运处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想必是隋文帝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吧。

而在学术文化方面,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它鉴于前代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为广智人才,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定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呢,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促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在隋文帝去世后,隋炀帝杨广继位。可能是隋炀帝的帝位得来不正,所以隋炀帝上位过于急功好利。先是于洛阳修建东都,又在洛阳周边的路口回落等地兴建国家粮仓,待洛阳宫城建成后迁都洛阳。同时修建沟通中国南北的随唐大运河修渠道与筑长城,并且对四周展开征伐,扩大了隋朝版图。然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并劳民耗财,最终引起了隋末危机,致使隋一步步走向灭亡。

其实隋炀帝杨广的想法很好,也确实有很好的地方。如果隋炀帝接着执行随文帝时期的政策,可能他不会是一个明君,但也会是一个好的君主。就比如说开凿大运河,它不仅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水网,还带动了中原与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的发展,至今大运河还能运用;而且隋炀帝在改革官制并开始设进士科,最终形成科举制,这个科举制打破了士族门阀的垄断、增强了皇权统治、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让更多人接受了教育,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封建王朝覆灭。功是功过是过,隋炀帝终究是步子太大,这些内外举措,受苦的是国家底层的人民,破坏的是国家的财力物力,隋朝这才会灭亡的。所以不管统治者的政策在后世多么有利,可也不能忽视现下底层的情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兴城   潼关   前代   义仓   隋朝   洛阳   突厥   大运河   科举   朝代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