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卡汉奸太无耻:姑娘,我摸摸你的身体,是否藏有传单?

作者:武陟东旭

“姑娘,你身体这么鼓,让我摸摸,里面是不是藏有八路的传单?”

1939年7月的一天,是南皮县圣佛镇百姓赶集的日子,日军据点外,几名伪军正在盘查过往群众。

一名20多岁的汉奸,奸笑着伸手就要掀开姑娘的上衣。

七月流火,天气很热,姑娘穿得本来很单薄,怎么会藏什么东西?

周围的乡亲愤怒了,这不是无理取闹吗?他们纷纷斥责那个汉奸。

姑娘的母亲更是愤怒,不管不顾,抬手向汉奸脸上扇去。

汉奸猝不及防,只听“啪啪”两声,脸上挨了两耳光。

你一定会说,汉奸手里有枪,大娘手无寸铁,怎么敢于跟人家斗,是虚构的吧?

这绝对不是虚构,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众所周知,母鸡在小鸡受到侵犯时,不管对方是狗、是狼,无论多么强大,都会出离愤怒,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动物还有护犊之心,何况人呢?

汉奸被大娘打了两耳光,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窝火极了。

加上围观的乡亲情不自禁发出哄笑,他更是气急败坏,掏出王八盒子,扣动扳机,对准大娘就是两枪。

“砰砰”,两声枪响,大妈倒在血泊中。

施暴的这个汉奸,名叫李怀水,圣佛镇本地人,当年25岁,是当地人,大地主的儿子。

他上过师范,肚里有点墨水,曾经在旧县府当过办事员。

那时候的他,知书达理,乡亲们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河北之后,他投敌当了汉奸,开始变坏。

变坏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31游击支队(司令叫邢仁甫)到了他家,强征了他家的粮食,“打死”了他吝啬的父亲。

按说抗日人人有责,当地主的也该为抗日作贡献,但李怀水父亲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战士就推搡了他。

这支队伍本身就是我方领导的,后来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李怀水把账记在了我军身上,对八路军极端仇视。

而邢仁甫虽然抗日坚决,但有军阀作风,妄自尊大,不遵守纪律,以至于后来投敌当了汉奸。

在他的部队,在抗日中不注意工作方法,不遵守纪律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推搡李怀水父亲也不足为奇。

伪军资料照

这样说,绝不是为李怀水当汉奸开脱,因为此人本身思想就顽固。不管怎么说,李怀水当了汉奸,开始干坏事,可以说无恶不作。

最典型的就是李怀水对抗日人士和同情抗日的群众非常狠毒,不是一枪打死,而是动用酷刑折磨。

除此之外,这家伙还非常好色,抓住哪个人跟八路军有来往的把柄,就到人家家里去,糟蹋大姑娘、小媳妇。

到了后来,即使人家没有跟八路有来往,他也会以此为要挟,祸害良家妇女。

在哨卡摸女性的胸脯,说里面藏有手榴弹和八路军宣传品,更是司空见惯。

因此,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偷偷给他取个外号“李坏水”,恨不得将他抽筋剥皮。

这次李怀水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枪杀一个无辜的大娘,更是激起了公愤。

乡亲们纷纷去八路军那里反映,希望严惩这个作恶多端的汉奸。

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6支队(原31支队)司令邢仁甫接到群众的控诉之后,将锄奸任务交给了南皮县抗日游击大队的手枪队队长赵昆仑。

赵昆仑,南皮县人,1912年出生。

河北是武术之乡,很多男子会武术,加上赵昆仑少年时,曾经拜一个高手为师学艺,不但身强力壮,还身怀绝技,身手敏捷。

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25岁的赵昆仑就参加了抗日武装,不久参加了冀东暴动,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并且在1939年加入组织。

这时候的赵昆仑,是南皮县二区手枪队队长(手枪队武器精良,队员身手不凡,武艺超群,堪称当时的“特种部队”)。

赵昆仑

赵昆仑也有一个外号——“赵大胆”,因为他艺高人胆大,经常昼伏夜出,深入敌人据点锄奸杀日寇,打得敌人蒙头转向,胆战心惊,让日伪患上“恐赵症”,悬赏五万大洋捉拿。

且说赵昆仑接受任务后,非常自信地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8月的一天早饭后,赵昆仑穿上便装,下巴下面还加了一撮胡子,头戴一个瓜皮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弯着腰驼着背,背着一个破粪筐,从李庄出发了。

他带的一名战士,保持一定距离,跟在赵昆仑身后。

这天,是圣佛大集,赶集的人熙熙融融,赵昆仑亮出假造的“良民证”,顺利混进了圣佛镇。

圣佛是一个大村镇,每五天(逢一逢六)一个大集,方圆十几里的人们都要来此赶集。

日军再坏,也要维持虚假的繁荣,没有将集市取消。

赵昆仑弯着腰,驮着背,在街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帽檐下一双猎鹰一样犀利的大眼,在街上不停来回搜寻。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据点对面的一个饭店门前。

赵昆仑早就通过内线,了解到李怀水经常带着自己的一帮小兄弟,到饭店狂吃猛饮,吃完了一抹嘴就走,一分钱不给。

说是记账,从来没有算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霸王餐。

店主又恨又怕,敢怒不敢言,经常向我军内线诉苦。

因为这家饭店的厨师手艺高,饭菜可口,环境也不错,李怀水还认上了这里,别的饭店不去。

赵昆仑打算来一个守株待兔,除掉李怀水这个败类。

赵昆仑放下粪筐,朝店内走去,和战士一起,选择了一个靠近门口的座位坐下。

这个角度可以观察全屋,发生了意外之后,还能以最快速度离开。

跑堂的见来了客人,非常热情,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赵昆仑迅速将店内吃喝的人扫了一遍,并不见李坏水的踪影。

这时候,已经过了正午,莫非这小子不来了?赵昆仑心里直打鼓。

正在这时,店外却传来了吵嚷声。

“你拿东西为啥不给钱?”

“老子拿东西从来不给钱,拿你的东西是抬举你!”

“还有王法吗?”

“老子就是王法,不服去皇军那里告我去!”

蟠桃

赵昆仑循声望去,是一个卖蟠桃的老头在跟一个顾客争吵。

顾客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戴着墨镜,穿着绸衫,一脸霸气。他伸手拿起桃子往嘴里塞,并且边吃边招呼自己的同伴:“看什么,随便装,今天老子请客!”

老汉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但是没敢再发作。

他心里明白,今天遇到的不是善茬,不能跟对方讲理,于是老汉开始不停地作揖:“老总,高抬贵手,别再拿了。”

墨镜男听了,抬手对着老人的脸,“啪啪”就是两耳光,一边打一边骂:“瞎了狗眼,不认得老子是谁吗?我看你是活腻了!”

老人年老体弱,哪里经得起打?当即眼冒金星,站立不稳,他赶紧扶住身边的架子车,才没有倒下。

不过这一打,老人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老人拿起一个蟠桃,用力向墨镜男脸上掷去。

墨镜男猝不及防,眼镜被打落在地,露出了本来面目。

赵昆仑一看,此人正是李怀水,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正考虑拔枪射击,但转念一想:不行,围观的群众很多,开枪万一伤及无辜,如何是好。

自己枪法再准,也难保不伤到群众。

想到这里,他把手枪插了回去。

怎么办?赵昆仑脑子飞快运转,开始思考。

很快,他想到一个办法,对战士耳语几句,战士立刻走出店门。

赵昆仑一把将下巴上的胡子揪掉,大步走出饭店大门,来到老汉面前喊道:“爹,你这是怎么了?”

老汉在气头上,也没有多想,就指着赵怀水说:“这小子吃东西不给钱,还打我。”

“敢欺负我爹,我们到皇军那里讲理去!”赵昆仑一边大声嚷嚷着,一边来到李坏水跟前,去拽对方衣服。

李怀水真以为是老汉的儿子来了,也没有太在意,只是本能地往后躲闪。

这一躲闪,腰间的手枪露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赵昆仑以闪电般的速度,下了对方的手枪。

接着,赵昆仑打了一个呼哨,战士在不远处向天开枪,还大声喊道:“八路来了!”

众人一听枪响,还听到“八路来了”,当即炸了窝,乱作一团。

赵昆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拔出钢刀将李怀水捅倒在地,还踢了他一下说:“你小子装死!”

助手开枪的时候,李怀水同伴的注意力被引开,他们纷纷向枪响的地方奔去,早就忘了李怀水。

这时候,赵昆仑怕汉奸不死,用手枪抵着李坏水的脑袋又开了一枪,然后转身对大爷说:“还不赶紧走?”

发愣的大爷一听,当即收摊,进入了旁边的小巷……。

赵昆仑重新戴上胡子,弯腰驼背,随着人流,出了圣佛镇。

回到驻地,赵昆仑被欢呼的战友抬了起来,抛向空中。

为了奖励赵昆仑,邢仁甫还将自己心爱的小手枪交到他手里。赵昆仑很受鼓舞,继续锄奸反特,续写传奇。

1940年,赵昆仑被渤海军区一分区授予“孤胆英雄”称号。1949年,赵昆仑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曾任南皮县商业局副局长兼土产公司副经理等,1983年离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汉奸   南皮县   坏水   大娘   传单   老汉   支队   乡亲   墨镜   手枪   无耻   战士   姑娘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