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美国俘虏与志愿军女兵在美国重逢,做你的俘虏我很荣幸!

中美建交后,我国和美国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国人到美国访问、参观的也成了常有之事。刘禄曾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女战士在1979年访问美国的时候还曾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呢。

当刘禄曾在美国的一家高级餐厅就餐时,一个高大的陌生男人突然走过来,并且很熟练了叫出了她的名字。这突如其来的问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刘禄曾也觉得非常惊讶。中美本来刚刚建交,她也是第一次来到美国,并且美国没有任何一个亲戚朋友,那么叫她名字的来人又是谁呢?

陌生来人,引起曾经回忆,一段往事涌上心头

正当大家一头雾水时,这个男人主动介绍起来:我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后来成了俘虏。听到朝鲜战争,刘禄曾一下子警觉起来,回忆的序幕也不自觉地拉开帷幕。

抗美援朝期间,刘禄曾作为我党的翻译官跟随部队战斗在一线。面对残酷的战争,从小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她从没有退缩,反而更加爱国。她明白一旦朝鲜被美国拿下,那么我们的国家很有可能会再次卷入战争中,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那一天,她毅然决然选择参军,跟随我们的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参加艰苦的战斗。

因为,刘禄曾从小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中,因此在作为当时的女性,并没有因此失去上学的机会。一向学习刻苦的她最后还在东吴大学专修了法学专业。可是因为自己富家千金的身份,她没有完成学业就被劝退回家。她一度沮丧,觉得自己的理想、抱负很可能付之东流。

1950年是改变,刘禄曾命运的一年,那一年她终于穿上军装,实现了她曾经的梦想——一身戎装,报效祖国。她跟随我们的志愿军一起跨过鸭绿江,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

忍饥挨饿不叫苦,兢兢业业做战斗,恪尽职守保家国

作为部队里的翻译官,她知道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一旦翻译误时或者出现错误都可能给我们的部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她面对每一份任务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态,拿出十二分的认真态度来对待。

每一次在工作的时候,她都会忘记自己身处的环境有多么危险,自己的处境有多么不堪,多么恶劣。即使手已经哆嗦地握不住笔,肚子已经咕噜咕噜叫了好几遍,她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过着敷衍的想法。这个看似娇弱的富家小姐,却有着无人能比的坚韧毅力。

一身才华遇伯乐,工作繁多能接手,不负青春好年华

在抗美援朝期间,由于有文化懂翻译的人才非常缺乏,这就造成了许多与美军战俘交流的问题,而且在战斗中的胜利品大多英文标签,识别起来也非常的困难,因此刘禄曾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一次非常惨烈的战斗中,刘禄曾勇敢穿过枪林弹雨,到达志愿军第9兵团。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翻译,翻译各种文件、物品等。

后来,随着俘虏越来越多,上级就让法律专业出身的她也加入审讯工作。随着我军战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美军战俘被带到这里接受审问。本来就是法律专业出身的刘禄曾又成了审问官。身份的转变让她更加自信,更有了归属感。

面对俘虏不胆怯,“因材施教”好教官,人人夸赞好手段

刘禄曾虽然懂一些英语,但是面对军营上的一些英语,她仍然有些力不从心。她还需要加倍努力学习,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上级交出满意的答卷。于是深夜加班学习便成了她的常态。更加为难的是:面对美国的战俘,他们有自己认知,自己的思维,如何对他们进行审问成了重头之戏。

在审问一个美军的上校时,面对对方鄙夷不耐烦的脸色,刘禄曾表现的异常坚定。她一字一句地告诉这位上校:“我的曾祖父曾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多次抗击侵略者,我是他精神的延续,也会想他一样对你们这些侵略者抗击到底”。之后又平静地对讲了我军对待战俘的政策,让他自己思考。上校被眼前这位平淡无奇的小女孩折服了,几天以后,他配合刘禄层完成了审问的问题。我军也信守诺言给了他战俘的优待条件。

她面对俘虏们的肤色、信仰等不同的特点,还自创一套管理方式。鼓励黑人、白人竞争表现,表现得好的可以得到一些奖励。同时,她更加注重以德服人,以爱感化,让俘虏们在战俘营里得到应有的尊重。

小战俘也是人,教育、关心齐上阵,友谊之花种下根

有一次,战俘里有一个年纪小的战俘低头哭泣,被刘禄曾发现,于是便对他单独询问情况。在得知,这位小战士是因为想家,想念亲人才哭泣时,刘禄曾便结合战争带来的痛苦,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无辜百姓给小战俘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讲述,让他换位思考,感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当小俘虏还对她的话存在疑虑时,她又找出美国的报纸给他看,让他了解战争的真实原因。

这位小俘虏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后悔不已,同时也对我军有了信任感。开始认真配合刘禄曾的工作,还在战俘中劝说其他战俘积极配合。这个小俘虏名叫柏特纳。

有一次在劳动中,柏特纳生病无法参加劳动,刘禄曾并没有生气,而是对他嘘寒问暖,还主动联系医务人员对他进行治疗。在柏特纳被遣返回国的时候,刘禄曾还特意送了他一个写着和平的礼物。

时隔多年再相见,不忘当年教育恩,和平之花长久开

时间飞快,曾经的兵戎相见,现已成为历史。和平的种子终于慢慢开花。

1979年,美国和中国终于开始友好往来。刘禄曾在这一年有机会去往美国访问。于是就有了开头的场面。

这名男子正是先前说的小俘虏---柏特纳。他上前激动万分地握住了刘禄曾的手,感激的话澎涌而出。他说作为战俘,尤其是志愿军的战俘,他一点也没觉得羞耻,反而非常荣幸。

在场的人听了他们的故事,纷纷投来友好的目光,随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热爱和平的人民的,也是送给在为和平不断奔波,不断努力的人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志愿军   特纳   美国   俘虏   战俘   上校   女兵   我军   荣幸   和平   战争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