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百年前的中国(二)-改良派维新失败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发起的反抗清廷和外国侵略的一次尝试,它本应扫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中国近代化,结果却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了。此后登上历史舞台,希望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是自由主义改良派。


自由主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是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地租的日益加重,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外国商品和鸦片的大量输入更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然而社会上层仍然生活在麻木之中,贪婪地攫取一切可能的爵位和黄金,整个社会似已走到了无可救药、濒临毁灭的边缘。

龚自珍以其犀利的笔触率先揭露了这一黑暗现实,看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并隐隐约约触及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痛楚。龚自珍的诗文投合晚清青年们的情绪和意向,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然而由于时代限制,龚自珍的主张仍局限在传统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老一套理论当中,并无真正重要的社会内容。


与之同时代的魏源则正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原则,体现了反抗外侮的新方向。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两大纲领,率先提出“师长”一说——为了反抗西方必须学习当时最先进的西方。但魏源的主张虽前进了一步,但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军事方面。魏源虽渴望某种改革但并不能提出什么具体的东西。


直到后来的冯桂芬才第一次明白的提出内政、军事、文化、外交全方面改革的必要。这比龚魏前进了一大步,他的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改良派思想的先行者。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改良派思想真正产生的时期,是由洋务派思想分化出来的。它围绕保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讨论,进行了一系列国民经济问题的改革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改良派逐渐认识到需要有一套政治法律制度来维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改革文化教育,取消科举八股取士制度。这一段时期,改良派由经济要求发展到政治要求,由发展工商业到主张开议会。

然而改良派思想在经济上依托于封建官僚,而且改良派也大多出身于地主阶级,他们对于农民阶级始终抱着敌视态度,哪怕是龚自珍也是极力反对农民革命。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改良派思想才真正成熟。以康有为为首,他们正式向皇帝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希望对国家进行全面的自由主义的民主改革。然而这一时期的改良派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许多方面没有统一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和分歧,而这也反映了其思想上的涣散,为其失败埋下了伏笔。

总而论之,改良派虽然是中国近代最先反映近代意图的进步的反帝救亡的自由主义。但他们希望采用与统治者妥协的方法来维护民族利益,同时又大多是封建官吏,与封建体系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坚决反对农民革命,敌视下层群众运动,在土地问题上竭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最终会失去市场,让位于后来的要求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民主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   地主阶级   自由主义   工商业   封建   共产党   时期   民族   农民   思想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