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凛灸一灸赶走湿寒,让你整个身体都暖呼呼!

中医灸法

冬天可多用中医灸法养生!

灸疗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指以艾绒制品熏烤于穴位或患部。灸疗一直属于中医六技(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一。由于灸疗多是用火、以热治病,所以特别适合在天气寒冷时使用,多用于治疗寒症。

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

随着人们对灸法运用的越来越多、掌握的越来越熟练,发现灸疗不仅可以治疗虚症、用来补益,同样可以治疗实症。比如血压低用艾灸可以升压稳压,血压高同样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改善。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医治疗和日常养生,都将中医灸疗运用在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上。

· 中医灸疗的种类

常见的中医灸疗有七种甚至更多,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有针灸、艾灸和药灸。

01、针灸

ZHEN JIU

其实针灸是针法和灸法合二为一的总称。针法是指用银针(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可以是穴位,也可以是患处)、然后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针法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而且最好是在人体的361处俞穴进行效果才最佳。

一般施针完毕后多数要进行灸法。这是因为针多数用来通经脉,补元阳的效果很慢,而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疗“不盛不虚”的症状;而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所以才说针灸不分家。


02、艾灸

AI JIU

艾灸疗法是指用艾绒制成艾条、艾饼、艾绒、艾柱、艾粒,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身体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施灸。艾灸可以说是中医灸法中运用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一种可以保健治病的自然疗法。

由于艾灸可以达到温通经络,扶阳固脱,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增强体质、祛风湿、止疼痛,御外邪的奇效,所以备受现代中医养生推崇。


03、泥灸

NI JIU

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石蜡(蜡烛)、蜂蜡及中药等成分调配而成。因其形状如泥,固名泥灸。

泥灸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运用热灼和熨烫的原理,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


04、药灸(穴位贴/贴灸)

YAO JIU

药灸,指用刺激性药物涂擦体表以治病的方法。在古代中医典籍中“药灸”一词曾出现《理论骈文》、而药灸疗法也不是现代才有的疗法。

它出自古代藏医,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采集浸透力强的草药,以施者掌心的热力和固有的元气为推动力,在患处发挥药物疗效、热疗和穴位刺激三种疗效。

现代医学中穴位贴、膏药、药膏都是药灸的一种。

金美济·中医科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具有治病求本的特色,将药物治疗与针灸、拔罐、刮痧、按摩、食疗等方式结合,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从而康复。

金美济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拥有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团队,科室医疗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医药辩证施治”原则遣方用药,并进行各种中医特色治疗,拥有针灸、艾灸、泥灸、蜡疗、拔罐,以及小儿推拿等特色治疗项目,最具专业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专科门诊。

# 诊疗范围包括:

1、各类颈肩腰腿痛:落枕、颈椎病(包括颈源性头痛、头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膝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腱鞘炎(弹响指)、腱鞘囊肿、跟痛症及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2、周围神经性疾病:面神经炎(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

3、内科妇科疾病:顽固性呃逆、失眠、耳鸣、耳石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症和痛经、子宫内膜薄、宫腔积液等。

4、小儿疾病:中医药及小儿推拿治疗。运用中医理论体系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便秘等常见疾病。


注: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元阳   艾绒   艾灸   针法   穴位   综合征   针灸   小儿   冬日   疗法   中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