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适:史上最强税务官,兼最缺“德”皇帝

唐德宗其人

大唐帝国的第九任皇帝——唐德宗李适(“适”,拼音:kuò)。

唐德宗画像

甫一上任,他便效仿父辈们,兢兢业业,想大有一番作为,也确实有些成效,成为了史上最称职的税务官。

比如,他听从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改革“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统一按每户所拥有的田亩以及财产纳税,大大简化了税收程序,降低了国家成本和税负。

更重要的是,两税法让大唐百姓们实现买卖土地的自由,这在历史上无疑是一次大的进步。

但是,有褒有贬,税收业务能力很强,不代表帝国管理能力强。如果再作一点的话,没准能他提前过上唐朝的退休生活。

兢兢业业的大唐继承人

李适对于收税有着一种天生的执著,而且短期内还有一定的成果。

当时,李适就任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国力日渐衰退,犹如年老衰退的雄狮,一方面被北方狼族咬的伤痕累累,而且屡次自家尾大不掉的藩镇势力的调整。

内忧外患,应接不暇,摁下葫芦起来瓢,财政入不敷出,国库日渐空虚。

在此背景下,大唐帝国首席税务官李总,急于改变现状,如何搞活经济,提升财政收入就成了当务之急。


洋相百出的大唐税务官

当时李适手下有个叫赵赞的打工仔,在被问起如何应对国家财政状况时时,灵光一闪,提出了一个“借商”的策略。

估计当时结合自己向下面人,以及商人们“伸手”的经验,联系到上级领导的喜好,完善了一下就提出了,结果让一筹莫展的李适拍手叫好。

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就是朝廷下令,财产多于一万贯的商户们,保留一万贯作为流动资金,其余的钱一律借给朝廷,以资军费,待扫平贼寇一并归还。

您看多好,不用国家出钱,还不损害仕族大夫的利息,谁让当时商人地位低下还有钱呢?

这办法基本上和抢劫差不多。不对,比抢钱更加暴利,更有前途。就朝廷现在这熊样,贼寇荡平什么时候不知道,但几十年后自己什么时候完蛋大家心里都有数。

况且,政府什么时候有过还钱的优良作风的?就算不还,您敢要吗?还不如喂狗了?

于是,这些商户们不干了。非暴力不合作,坚决抵抗“借商”的政策,一个字:不借!并终于酿成了长安商人罢市游行的重大事件。

唐朝商人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要不怎么说李适是大唐最敬业的税务官呢?

商人们不是搞罢市,不借钱给大唐政府?惹不起我就找老百姓们“借″。

于是,德宗又搞出了新的税种收入,叫“税间架”、“算除陌”。通俗的说,就是现代的房产税及交易印花税。

哇塞,房产税和印花税一下子提前了多少年,李适情不自禁,为自己感到骄傲,立即通令全国,发布执行。

这一下,差点把自己的大唐搞没了,差点提前一百多年结束唐朝的寿命,自己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适施行的间架税,就是将老百姓的房屋按照质量划分等级,按照数量征收。这下可好,他手下的税务专员们就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征收了。加上标准不统一,官员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百姓们是义愤填膺,“愁怨之声,盈于远近。”“公家所入,百不得半”,税没收上多少,怨声载道。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建中四年,泾源节度使姚令言率讨伐淮西叛军。由于李适没能很好地处理军饷问题,引起士兵哗变,讨伐叛军的军队率先变成了叛军,造反了。

更为奇葩的是,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长安城。用的方法就是高喊口号,“不税尔间架!”意思就是,加入我们,不收房产税。

结果,一听这政策,老百姓们马上敲锣打鼓、欢天喜地把叛军迎进了城。

而李适继承了老李家的优良品质,仓皇出逃。

唐朝农民耕种

按理说,这时候我们的大唐税务官应该痛定思痛,及时复盘总结教训了吧。他不,又开始作了。

李适喜好喝茶,有点小资,作为茶叶发烧友,不搞点事情怎么对的起我“大唐首席税务官”的称号?一盏茶的时间,他又灵光一闪,爆发出了一个光辉思想:征收茶税。

于是,大唐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交茶税运动。

万幸的审核,这次运动估计涉及的阶层较窄,大家给面子,没闹出什么乱子来。

至此,我们大唐伟大的税务官先生李适,成了房产税、印花税、茶叶税的始作俑者。不一定绝后,但肯定空前。

缺“德”的唐德宗

首先,作为大唐光荣的一把手,从后人给的庙号“德宗”皇帝就能看到此人品行。

并不是有“德”,而是缺“德”。就好比我们五行缺啥,姓名里总要带点啥。而李适,五行缺“德”。

除了大量征税,李适发家致富还靠各级官员进贡、送礼增加收入。他经常利用皇帝的特权,长期向朝廷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公开索取,不收手,不放手。

唐朝各地向皇帝进贡

当然,皇帝在努力致富的路上,不但自己身先士卒,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号召大家共同致富。在贪污受贿这件事上,李适不但自己贪,还鼓励官员们敢于担当,以身作则。

宰相陆贽是有名的贤相廉臣,为官清廉。李适“教育”他:你“清慎太过”。该收就收,该要就要吧。

这让千百年之后多少领导同志们羡慕嫉妒恨啊?

除此之外,李适缺“德”并不是只知道征税捞钱。

他曾把文学家宋廷芬五个貌美如花、德才兼备的女儿一齐纳入宫中。

对于这种作风问题,李适做过解释:我这样做,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龌龊,我是为了和她们一起探讨诗文,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振兴国家的文化事业。

按理来说,探讨学问。为何放着才华横溢的爹爹不去探讨,偏偏找来才识远不如爹爹的五个黃毛丫头来探讨?难道这就是“男女搭配、学习不累”?

所以李适死后,庙号“德宗”。仔细想想,这个唐德宗,应该是“大唐缺德宗”。

老唐观点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缺德,甚至缺德带冒烟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对于我们平民百姓,缺德只是个人品格、道德问题。而作为一国之君,德性关乎的却是江山后代,黎民百姓。

而唐德宗李适最大的失德之处,并不在他的个人德行,而在于他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将黎民百姓带入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没有能力、无治国安邦之才、不能为人民着想的德宗皇帝,基本都可以由两个字来概括:缺德!

#头条创作挑战赛##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间架   税务   皇帝   大唐   印花税   叛军   缺德   朝廷   唐朝   商人   最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