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鹤年:人人这么想祖国几时才能站起来

  【1】

  提到爱国华商,你会想起谁?我的第一反应是马来西亚华人首富郭鹤年!

  1973年,当很多同胞还穷得吃不饱肚子的时候,郭鹤年一个小小的障眼法,就帮中国低价买到了30万吨食糖,还帮中国赚了500万美金。

  而他自己非但没从中赚一分钱,相反还丢掉了两个月的生意。

  当时,郭鹤年接到一个特殊任务。

  中国外经贸部下属的华润公司找到他,表示国家现在很困难,大量缺糖,外汇储备也很紧张,希望他帮忙低价从国际市场买30万吨糖,顺带靠期货赚点儿钱。

  在当时,30万吨是个大数目。郭鹤年估计,一旦消息泄露,至少会让国际糖价上涨20%到25%。因此,这个生意必须绝密进行,而且必须要快。

  要秘密买这么多糖,同时还要买期货获利。即便是对当时已经是“亚洲糖王”的郭鹤年来说,这也是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明知困难重重,郭鹤年还是一口答应了:“这个忙我一定帮,但我们都得非常之抓紧,要想得快,做得快。”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国家也不会大费周折找他来办这件事。如果连他都做不到的话,可能真的没人能做到了。

  当时,只有巴西才能买到这么多糖。可身为“亚洲糖王”的他太招眼,如果亲自去,很容易引发国际糖价波动。

  恰好几周后,日内瓦有个大规模的国际糖业大会,平时很少出席这类活动的郭鹤年临时决定:派其他人去巴西买糖,自己去参加这个会议,以掩人耳目。

  “我想,我和他们一起开着会,他们就不会想到是我在买糖吧。”郭鹤年后来回忆。

  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就这样展开。

  【2】

  身在日内瓦的郭鹤年,一边和假意与同行推杯换盏,一边抓紧部署和跟进巴西的行动,“每一天都很紧张,过得提心吊胆”。

  行动的关键期,郭鹤年还被一位英国商人吓了一大跳。

  “他把我拉到一边,很神秘地和我讲: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很奇怪,两三个从来没见过的、很年轻的亚洲人,天天在糖区进出,好像有大事要发生。”

  郭鹤年一阵心惊,还装作很诧异的样子:“是吗?你还有什么行情、什么消息,一定要告诉我啊。”

  转过身来,一脑门子冷汗。“可见他们的情报好厉害。”

  第二天,好消息来了。巴西的同事打来电话说行动有进展了。郭鹤年说:“你要快啊,要飞快啊。不然,消息出来要爆啊,而且这边已经知道一些苗头了。”

  几天后,任务顺利完成,郭鹤年大获全胜。

  一战下来,他不但成功帮中国低价买到了30万吨食糖,还通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了500万美金。

  500万美金放到现在可能不算什么。可那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8100万美元。这笔钱,绝对称得上雪中送炭。

  而郭鹤年,非但没有从中赚一分钱,相反还丢掉两个月的生意。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挣钱。”郭鹤年说:“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隆重。我的原则是,即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答应了人家,也不应该跑两匹马。”

  【3】

  待人接物方面,郭鹤年是出了名的谦谦君子。他总是以“小商人”自居,有人问他从事什么行业的时候,他总是淡淡地回一句:卖米的。

  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1984年,北京急需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引进外资的时候,国外财团却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导致项目搁置。也是郭鹤年出手帮了国家一把。

  上世纪80年代末,大批外商从中国撤资,郭鹤年却坚持逆势加码,成为引领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一面旗帜。

  在中国投资遇到过很多困难,但郭鹤年从未退缩。

  1990年,邓公在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中,专门花40分钟接见了郭鹤年。

  最大的爱国,不是在祖国强盛时摇旗呐喊,而是在祖国需要你的时候,敢于亮剑,挺身而出。

  如今,金龙鱼回A上市,也让坚定做多中国的郭鹤年家族,成为海外华商中分享到“中国机遇”的最大赢家。

  ——END——

  欢迎关注【创牌者】,品牌引领价值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日内瓦   食糖   爱国   巴西   多糖   低价   亚洲   华商   中国   祖国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