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史话》丨幽咽龙池水 凄凉御榻尘—安史之乱后兴庆宫

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不但使唐王朝由盛变衰,从此一蹶不振,而且也使兴庆宫丧失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宫城地位,变成了一座冷静、凄凉的离宫别馆,昔日隆重、繁华的元日庆典活动及千秋节和重大节日期间的歌舞表演一去而不复返,出现了满目萧条的衰败景象。



正如唐德宗时人戎昱在《秋望兴庆宫》一诗所云: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动神。



唐代诸帝对兴庆宫的修葺及政事活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仍继续维持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封建统治。为了巩固兴庆宫的离宫地位,唐代诸帝曾对兴庆宫进行过一些简单修葺,并偶尔在此举行过一些政事活动。



唐后期对兴庆宫的修缮、维修始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如据《唐会要》一书记载:


元和三年(808)十月,唐宪宗敕修南内兴庆宫墙舍,共一千六百间;元和十四年三月,又诏左右军官健二千人修勤政楼;太和三年(829)十月,唐文宗敕修南内大同殿十三间及勤政楼、明光楼;大中五年(851),唐宣宗诏修兴庆宫明仪楼等唐代诸帝在兴庆宫的政事活动大致有观兵、赋闲、祈雨和问民疾苦等。



如据《新唐书·五行志二》载,乾元二年(759)十月,唐肃宗诏文武百官登上勤政楼,观安西镇兵开赴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征讨安史叛军。有狐狸出没于楼上,被卫士捕获。



据《唐语林》卷四《伤逝》条载,唐德宗闲暇之际,独自登上勤政楼,远远望见一位身穿绿衣、头戴黄冠之人,乘驴行至楼下,仰视良久,低头东去。德宗立即派人告知京兆尹,查找此人。京兆尹找来万年县捕贼官李铭,“使促求访”。李铭经短暂思考,即与同事在春明门外一处老艺人聚居之地,进行搜寻,果然将这位穿绿衣者找到。询问其乘驴至勤政楼下的原因时,绿衣人答道:“某天宝旧乐工也。上皇(指唐玄宗)当时数登此楼,每来,鸱必集楼,号‘随驾老鸱’。某自罢居城外,更不复见。今群鸱盛集,又觉景象宛如昔时,必知天子在上,悲喜且欲泣下。”德宗听说后,当即下敕,将这些旧乐工悉数召集,系于教坊之内。李铭以此被京兆尹多次提拔,“后至郡守”。



《唐会要》卷22《龙池坛》和《旧唐书·德宗纪》载,贞元六年(790)六月,唐德宗祭祀于兴庆宫五龙坛;贞元十三年夏四月壬戌(初七),唐德宗又“幸兴庆宫龙堂祈雨”;元和十二年(817)四月,唐宪宗因此年自春以来,时雨未降,“遂幸兴庆宫龙堂祈雨”。忽有一只白鸬鹚(亦称水老鸦、鱼鹰)在龙池水面飞翔,“群类翼从”。但不大一会儿,全都飞得无影无踪,“方悟龙神之变化,遂相率蹈舞称庆”。不久,大雨果下。



《旧唐书·穆宗纪》载,元和十五年(820)八月乙亥(初六),唐穆宗御勤政楼,问民疾苦。


《旧唐书·文宗纪》载,开成四年(839)二月戌辰(十六日),唐文宗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



本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下回我们来说说
“北阙尊明主 南宫逊上皇”

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安史之乱   池水   文宗   京兆   乐工   幽咽   王朝   绿衣   政事   疾苦   史话   唐代   凄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