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查无此人?胡适:禅宗故事是中国人编造的最美丽的谎言

据说东土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为印度王子。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经海路到达广州。

梁武帝萧衍虔诚奉佛,曾多次舍身佛寺为僧。大臣们花费上亿钱财,才将皇帝赎了回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皇帝狂热信佛的带动之下,梁朝涌起了崇佛的狂潮。佛教在梁朝得到飞速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情形的真实写照。各地官员想着法儿奉承皇帝。广州刺史的治内突然出现一名西天的高僧,怎么能不令他欣喜若狂?

于是达摩第一时间被送往都城南京,第一时间受到了皇帝萧衍的接见。萧衍建佛寺渡人出家讲佛法,对自己修行和功德还是很有自信的,当然他更希望得到佛法源流地高僧的印证认可。哪知道达摩对他的这些行为并不以为然:这些都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并没有什么功德。

什么?这些都不算功德?萧衍愤怒了,每个毛孔都喷出火来。不过毕竟是当皇帝的人,萧衍并不动声色,接着问道:“那坐在我对面的是谁?”达摩沉默一会儿,然后说:“不知道。”

话不投机,达摩凄惶惶北上。当时梁朝有一位著名的和尚志公,深得皇帝信任。他听说达摩走了,连忙去见皇帝,说达摩是菩萨化身。萧衍后悔莫及,连忙派人去追。追的人回报说,看到达摩踩着一根芦苇,渡过了长江,投北朝去了。这就是“一苇渡江”的典故由来。

达摩一路北行,最终落脚在嵩山,在嵩山的一个山洞中面壁九年。也难怪达摩得面壁。前辈僧人早就说过:不依国主,则法无所立。得罪了皇帝,还怎么弘扬佛法?达摩面壁之后,还一贯傲娇。据说在慧可砍下自己的手臂以示求法的诚心之后,这才收下了这个徒弟。

这就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的故事。故事很曲折,很有禅意,很有中国式写意的美好。可惜,这些故事都是后世编的。真实的历史上,很可能没有禅宗初祖达摩其人。

如果达摩真像传说中那般,见过皇帝,创立禅宗,则正史不可能不记载。恰恰遍记北魏名僧的《魏书.释老志》并没有达摩的踪影。不仅《魏书》没有,当时有关南北朝的所有正史,都没有达摩其人。如果达摩真实存在,这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

最早记录达摩这个名字的,有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不过在此书中,达摩不过是一个游僧。出身地也并不是印度,而是波斯。这个达摩是一位遍览全世界佛寺的观光者,对洛阳的寺院大表赞叹。显然,这位达摩与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完全对不上号。

达摩祖师正式亮相,出现在唐朝人的著作中。中国佛教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著作《续高僧传》,专门有菩提达摩的传记。称达摩是印度人,在南朝宋代时到达广州,后来去了北魏。

值得注意的是,此达摩与后人所称的达摩祖师经历类似,不过时间对不上。道宣称达摩到达中国的时间是宋代,要早于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梁代,时间上有近百年的差距。

隋唐时期,以达摩为名的禅法已广为流传,故而道宣会根据传说,记录下菩提达摩的事迹。这是关于达摩祖师的最早记载,显然不同于后世禅宗所宣扬的初祖的描述。到五代时,禅宗的传法世系才完全定型。

其实,“达摩”在梵语中是“法”的意思。佛、法、僧为佛教三宝,以“达摩”为名来传播禅法,显然有很多含义在其中。所以,达摩祖师作为一个实体,“查无此人”也就不奇怪了。

纵观中土禅宗的流传历史,从“拈花微笑”,到“一苇渡江”;从“断臂求法”,到“争夺衣钵”,其中有很多编造之处。这些故事确实精彩绝伦,且有益于禅宗的传播。故而胡适说,禅宗故事是聪明的中国人编造的最美丽的谎言。达摩祖师的传说,正是一个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达摩   禅宗   求法   祖师   胡适   嵩山   故事   北魏   南朝   佛寺   谎言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