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台州地区包括宁海、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等区县。其斗争以位居中部的临海为中心。

大革命失败后,台州的共产党员,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恢复党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7月,中共宁海临时县委成立,邬逸民任书记。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台州恢复活动的第一个临时县委。但由于宁海地处台州地区东北部,更靠近宁波地区,严重地受到白色恐怖气候的压抑。1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陈韶奏到宁海,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与县委协商将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和武装斗争的重心放在南部靠近临海的亭旁(今属三门县)地区。到1928年5月,这一地区的党团员已发展到700余人,在包家、任家、梅家西山等地,建立了党支部。其中,仅梅家西山党支部就拥有党员40余人。

1927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派张伯炘到临海成立县委,并由他担任县委书记,恢复发展临海和邻近地区的党组织。中共临海县委成立后,即派王焕忠到家乡仙居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派王保均到黄岩活动,吸收林泗斋等入党,建立黄岩党支部。至1928年5月,临海县委已建立城区、北区、西区、东区等区委和一批农村党支部,全县党员已达800余人。6月,仙居成立党的中心支部,下辖2个区委和10个支部,有党员200多人。

在中共临海县委成立期间,南部的温岭党支部也在恢复活动。至年底,全县党组织已发展到7个支部共180余名党员。1928年1月,温岭和黄岩两县召开党团活动分子代表会议,成立中共温岭县委,管容德任书记,并决定加强黄岩的党组织建设。3月,温岭县委已建立4个区委、11个党支部;5月,中共黄岩县委建立,林冶任书记。

位于台州地区北部的天台,其党组织的建立相对比较晚,但发展很快。1927年底,蒋如琮在天台成立党支部,自任书记。翌年2月发展为中共天台特别区委,袁重山任书记。3月,中共天台县委建立,陈文模任书记。此时,全县已有20多个支部,拥有党员300余人。

1928年4月,郑馨派党员潘俊到玉环陈屿、古顺一带活动。6月,永嘉、瑞安、平阳3县联合暴动失败后,中共平阳县委书记游侠和县委委员林珍来到玉环,分别在坎门、陈屿、楚门等地发展党组织。至1929年4月,玉环已有3个支部,20名党员。

台州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县委的普遍建立,为台州地区的武装斗争作了必要准备。而宁海亭旁地区党组织的迅速建立和党员的发展,则使得宁海的武装斗争在台州地区后来居上。

1928年3月,中共宁海县委根据中央的武装起义方针,决定组织武装队伍,亭旁、海游、高枕、桥头胡各组织1个支队,并在亭旁设总指挥部。5月下旬,县委决定利用青黄不接情况下农民与地主的矛盾突出之机,集中已经组织的队伍举行武装起义。26日,总指挥包定率领武装农民224人在亭旁起义,吓退了当地的地主豪绅,占领了亭旁,并宣布成立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亭旁农民武装起义振奋了邻近的珠岙、桑洲等地区的农民斗争,他们也聚集了武装农民,给亭旁起义以声援。这次起义完全出乎敌人预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急调驻黄岩海门的省防军第五团,在宁海各地保安团的配合下对起义队伍予以镇压。由于严重的敌强我弱,亭旁起义武装不得不撤出亭旁,化整为零,疏散隐蔽起来坚持长期的斗争。亭旁起义虽然无果而终,但它是台州地区人民武装革命的最实际的动员。中共中央在1928年6月关于宁海游击战的决议案中指出:“这次亭旁党部能够利用农民生活最痛苦的时候(青黄不接的时候)发动当地农民平粜、抗捐、抗麦租及加资斗争,并且根据当时群众争斗的要求和情绪,聚集农民武装用游击斗争的方式,去求群众斗争的扩大与发展,中央认为必要而且正确策略。”

继亭旁农民起义之后,1928年7月至1929年11月,中共温岭县委领导西北区部分农民武装,分别袭击了国民党乐清县江山乡公所、湖雾乡保卫团和白壁村地主武装,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给人民以极大鼓舞。其间,县委指派常委柳苦民、叶景泰在西区坞根的寺基、街头、洋呈、小坞根等地宣传发动、筹建武装,组建了一支坞根游击队。此后,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温岭西区的武装斗争声势越来越大,并逐步扩展到相邻的玉环县与乐清县境内,队伍发展到三四百人。

1928年9月,中共浙南特委成立后,台州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武装起义斗争,同毗连的温州地区一样,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时乃至此后的几个月内,正是国民党在南方的统治处于暂时稳定时期,全国的革命潮流一天天低落。在这样的大气候下,中共浙南特委乃至浙江省委,相继遭到敌人的破坏,而不得不暂时撤销。台州地区的党组织也受到一定制约,仙居、临海县委遭受严重破坏;黄岩、温岭、天台、宁海县委虽勉强存在,但党组织已很难在城区活动。1929年 5月,中共中央指派浙东巡视员邵天民到台州工作,指定中共黄岩县委书记石瑞芳负责筹建中心县委班子。7月,中共中央又派巡视员徐英到台州,指导和帮助台州恢复党的组织。7月28日,徐英在临海召开台州地区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中共台州中心县委兼临海县委,统一领导台属临海、宁海、温岭、天台、黄岩、仙居6县和玉环、海门地区的斗争,石瑞芳任书记。

1929年4月,国民党新军阀战争再度爆发,中国陷入混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战争和各地人民武装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在这种大形势下,台州地区的武装斗争形势也逐步好转。

从1929年春到1930年春,台州地区又发生了多次农民武装起义。1929年4月,中共黄岩县委派乌岩区委委员戴元谱到西乡,发动群众,并尽快组织一支农民武装队伍,并准备进攻县城,捣毁国民党县政府。为了组织武装力量,戴元谱去永嘉县的石陈村,与活动在黄岩、永嘉边界的农民武装首领潘熙堂会晤,潘熙堂同意带领队伍参加暴动。4月12日,戴元谱在苍基寺召集50多名骨干开会,作了武装暴动的动员和部署。

随后,整个西部山区的群众都被动员起来,他们纷纷拿出猎枪、取出大刀、制作棍棒,男女老少磨刀擦枪。14日下午,戴元谱集合暴动群众,汇成一支浩荡大军,向县城进发。沿途有许多青壮男子,拿起棍棒刀枪,自动加入暴动队伍,队伍到宁溪时已达千余人。15日,由宁溪出发,队伍象滚雪球一样,人越聚越众,攻打黄岩县城。由于敌人提前获知消息,做好了充分准备,起义最终失败。之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悬赏200银元缉拿戴元谱。戴元谱转移到葡萄坑组织了一支20多人游击队继续坚持斗争。黄岩西乡暴动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暴动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众,为黄岩县前所未有,影响是巨大的。国民党黄岩县政府震慑于群众暴动的威势,不得不解散盐廒,取消了“官盐”。

1929年上半年,玉环县中共组织领导广大饥民举行大规模的罢市和闹荒斗争,并及时引导群众建立农民武装。是年下半年,中共台州中心县委负责人石瑞芳、杨敬燮(赵胜)等来楚门,多次召开党的会议,推动了农民武装力量的发展。至年底,楚门先后成立了外塘、芳杜、桐丽、芦浦、凡塘、楚门、沙鳝、干江、田马、普青游击队等10余支农民武装。这些农民武装以党员为核心健全组织,以收缴地主的枪支和放“片子”“捉码子”(绑票)等形式筹集经费购买枪支,不断发展壮大。

在游击队的打击下,玉环楚门等地的地主豪绅惊恐万状,纷纷弃家避居城里。面对游击队的频繁活动,国民党玉环县政府调兵遣将,积极扶持地主民团来对付游击队,企图扑灭已经点燃的革命之火。玉环各支游击队和温岭坞根游击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战毙伤敌数人,收缴了全部枪支和一批军用物资,并把一些日用品分给当地贫民。国民党玉环当局接连向省政府、省党部发电告急:“共匪势炽,进迫城池,速派军队增援。”针对玉环各支游击队处于分散活动、战斗力不强等情况,1930年3月,中共台州中心县委指示玉环各支游击队与温岭坞根游击队合并,成立坞根游击大队,实行统一指挥。

1930年2月,临海西乡为反对土地陈报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中共临海西区区委介入了这次起义,使起义后保存的队伍,与红军游击队联系。3月,天台桐柏农民起义,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组成了有500余人的“浙江工农红军第二纵队”。

上述的武装起义和组织的队伍,为下一阶段浙南红军的组成作了广泛的动员,并提供了部分前身队伍。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浙江历史》第一卷、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温州历史》第一卷,特此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台州   党组织   温岭   玉环   宁海   天台   地区   游击队   县委   中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