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公主的故事:生前国破家亡,死后封为菩萨,得享世代香火

隋朝末帝杨广,在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中都显得很特殊,缘由也很简单,有人认为他功在千秋,开凿了京杭大运河,造福了万万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昏君,不仅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还劳民伤财三巡扬州,所以隋炀帝一直是个褒贬不一的人物。

当然,隋炀帝虽然名声不好,但观他当初改革科举制度,就以能力来论做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只是抹不去的是,他终究是亡国之君,隋朝是在他手上灭亡的。

不过今天要讲的故事,主角不是隋炀帝,而是他的长女南阳公主。

当初南阳公主见国家败亡在即,她怀着家仇国恨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后来又被人记录了下来,如今我们才得以知道,当初是有过这么一段悲苦故事的。

南阳公主的母亲是萧皇后,而她作为嫡女地位高贵,还极为受宠,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加上她又长得十分漂亮,有沉鱼落雁之姿,所以让许多贵族公子对她倾慕不已。

因为只要是个男人,都想“财色兼收”,如果能够得到南阳公主,最少也能少奋斗二十年。只是隋炀帝虽十分喜爱这个女儿,但由于当时的宇文家族势大,便想用姻亲来捆绑双方的关系,于是便将南阳公主许配给了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两人的父亲都是宇文述。南阳公主成婚之后,对公公婆婆十分孝顺,并且为人又十分贤惠,很快就得到了夫家一致认可。

后来南阳公主诞下了一子,名为宇文禅师,此事不仅让她地位更牢固,还让宇文氏与杨氏之间的关系更亲近,如果不出意外,她可以在宇文家相夫教子,平淡却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只是好景不长,隋朝由于连年对外征战,隋炀帝又大量征用民力修建运河,这些举动搅得天下民不聊生,各地百姓有了起兵造反之意,国家也就此陷入了危机。

在这风云涌动之际,朝廷中一些手握大权的高官,也滋生出不臣之心。不过短短几年,就有高官大臣、野心家、贫苦百姓各自揭竿而起。此时隋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但也不是完全没救,可惜这关键时刻,隋炀帝却遭到了亲人之人的背叛。

公元669年,宇文化及起兵发动政变,史称“江都之变”。由于事发突然,隋炀帝完全没有料想到,不仅致使自己兵败身亡,就连大部分皇室宗亲都遭到杀害。

南阳公主听闻此事后,心中悲痛欲绝,但哭泣过后,心里依旧放不下这血海深仇。宇文士及见此便押着南阳公主,一同前往聊城投奔哥哥。

不过当时河北最强大的势力是窦建德,宇文化及没多久就便兵败逃亡了,宇文士及见此也顾不上弃妻儿,带着属下从济北西归唐军,而南阳公主也成了窦建德的俘虏。

然而别人面见窦建德的时,都会被其威势所慑,唯独南阳公主见之神情自若,还能条理清晰地向窦建德讲述自己的家仇国恨,这些作为得到了窦建德尊重,并放了她一马。

后来的一件事,更能表现出南阳公主的坚毅个性。据说窦建德在清理宇文家族余党的时候,虽诛杀了宇文化及,但并没有对其子宇文禅师下手。

之后窦建德派郎将于士澄,去给南阳公主传话。当时是这么说的:“宇文化及躬行弑逆,人神所不容,必须将族灭其宗。公主之子,法当从坐,若不能割爱,亦听留之。”

南阳公主听后,低声哭泣哽咽不已,但还是说道:“武贲既是隋室贵臣,此事何须见问?”

窦建德的意思是:宇文化及罪大恶极,按理来说其子也不可能得到赦免,但此子也是你的儿子,如果心里不舍,我也是可以饶其一命。

南阳公主的意思是:此子虽是我的孩子,但也是仇人的孩子,而你也是隋朝的臣子,到底怎么做你心里应该明白,又何须过问我?

宇文禅师年仅十岁就被杀了,而南阳公主虽然狠心,但此事又很难界定谁对谁错。不过此事对南阳公主的打击还是很大的,没多久便想遁入空门,出家为尼。

巧合的是在途中与宇文士及相遇,并且宇文士及还想复婚,而南阳公主则愤然说道:“我与君是仇家,注定老死不相往来,就算当初也是念在你不知情罢了。”

此话说明南阳公主还是公私分明的,只是终究抵不过国仇家恨。南阳公主也许是想忘却这些悲痛的记忆,出家之后做了许多上善事,经常帮助老百姓,她的事迹便慢慢传扬开来。

后来,人们怜悯她遭遇,修建了南阳公主祠,之后又有皇帝,敕封她为慈佑菩萨。

南阳公主虽生前遭遇悲惨,但死后得享世代香火,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题外话,纵观历史像南阳公主这么狠心的,除了武则天、慈禧,你们知道还有谁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南阳   国破家亡   公主   家仇   隋朝   禅师   香火   高官   生前   世代   狠心   菩萨   宇文   此事   当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