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爱子胤礽的叛变历程 康熙暗自落泪,悔不当初

1687年炎夏,白发苍苍的老师跪着听太子胤礽背书,因为年纪大,天气又热,老师晕倒在地。过后老师向康熙提议可否赐座教学,康熙竟大发雷霆。

胤礽是康熙皇帝原配孝

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第二子,因为原长子早夭,胤礽便成为了康熙皇帝事实上的嫡长子。


但是在生下胤礽后,孝诚仁皇后便大出血撒手人寰了,康熙可谓是又当爹又当妈的一手教育胤礽的。


然而,幼年期的胤礽不但勤奋好学而且还天资聪颖。那时,天还没亮胤礽就早早起床,跟着贴身侍女去给康熙请安甚至还要把昨天所学的知识背诵给康熙听。


当时给皇子们教授的知识主要是儒家经典教育,例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


除此之外,还有吟诗、作文和骑射也同样重要。


为了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康熙还特意命人在畅春园的西面修建了一个小园林专供胤礽上课之用。


畅春园是康熙的理政之地,这样就更方便自己随时监管胤礽学习了。


经过康熙的千挑万选,给胤礽上课的老师都是一些年老体衰的老学士,因为他们的知识更全面。


每天天还没亮,老学士们就要提着灯笼,持着拐杖过来给太子上课。


每天授课时,老学士们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加上腿脚不便,有时站着东倒西歪。


但是,太子胤礽却丝毫都不关心。


更离谱的是,当太子背书时,老师还要跪下,并且还要等太子背完归还书本后,才能站起来,站回原位。


有一天,天气特别热,太子胤礽背书时,一老先生跪着跪着竟晕倒了。


过后,老师们都心怀不满,向皇上提议可否赐座教学。谁知康熙听到众老学士们的建议后竟大发雷霆。


他还为太子辩护:“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


康熙在太子面前不但没有做到尊师重教的好榜样,反而还屡次让老师们的颜面扫地。


一次,康熙看到三阿哥胤祉的请安帖上的几个错别字,竟责怪老师徐元梦不尽心教诲引起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当着阿哥们的面,革了徐元梦的职,甚至还打了徐元梦三十板。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胤礽飞扬跋扈、奢侈骄横的嘴脸开始暴露出来,更是不将老迈的老师们放在眼里。


慢慢积累下,胤礽开始在索额图的帮助下滋生了潜谋造反的想法。


而康熙得知后,却坚持认为太子造反是因为小人教唆,也并没有因此对胤礽进行惩罚教育。


康熙深信太子胤礽本性不差,也更不舍得爱子受半点委屈,太子只是被他身边的小人迷惑了而已。


而索额图被处死后,太子胤礽暗地里竟结党成营。幸亏康熙火眼金睛,毫不留情地将索额图的余党全部诛杀,本以为这样太子会有所收敛。


谁知胤礽却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甚至经常因为小事殴打臣民与自己的恩师,引起公愤。


康熙万分苦恼,他没想到自己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和时间培养出来的太子,竟然多次公然挑战自己的底线。


在数次的思想纠结中,康熙终于将太子的名号从胤礽头上摘下来,并送进了宗人府。


历史上评价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教育可谓是“集万千教育于一身,却独缺德”。


结语


其实,太子胤礽在年幼时期可是可朔之才,如果康熙能在这基础上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尊师重教,那么胤礽将会是个不错的国君。


从这件小故事身上,我们发现教育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怎么做人。


就像管仲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或许就是因为康熙把胤礽看得太重了,而在教育这件事上失去了平衡。


是康熙的溺爱让胤礽迷失了方向从而丧失了人性,在帝皇之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也是为人父母的人,我们对这种感觉应该也深有体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小柳约你谈文史,关注我,更多精彩故事分享给你!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帝皇   管仲   康熙   尊师重教   悔不当初   阿哥   大发雷霆   爱子   长子   太子   学士   历程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