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立下三大功劳,为何康熙将其罢官却杀了索额图?

康熙执政时期,朝中官员分为了两派,一派以索额图为代表,另一派以纳兰明珠为代表。两派势力在很多方面水火不容,互相打压对方党派的同时,康熙也从中坐收渔翁之利。在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的结局方面,前者因为在皇储问题上过于支持太子和扶持太子势力,被处于谋逆罪囚于宗人府,最终被康熙下令处死。

后者并没有因为少了主要的对手而权倾朝野,最后其诸多罪状被众多官员弹劾,康熙撤销了他的官职,却并没有杀他,纳兰明珠也因此体面度过了晚年。为何都是朝野中有很大话语权的官员,都属于康熙为了巩固权力需要对付的人,索额图却落得被赐死的结局,而纳兰明珠却得以安度晚年?

纳兰明珠在历史上没多大名气,可能他更多是作为康熙执政时期立下三大奇功的大臣而为人所知,其子纳兰性德在清朝的文人中算得上名气较大的一个,还是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明珠的仕途也算是顺风顺水,从侍卫升官做到了吏部尚书,不过和其对手索额图相比,他的仕途起点确实低不少。

索额图在康熙受制于辅政大臣的时期给康熙提供了很大帮助,他也因此积累了赫赫功绩,权力不断提升,时间久了变得越发膨胀。纳兰明珠官场背景不如索额图,不过凭借出色的表现,官职得以不断升迁,在朝野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康熙铲除辅政大臣后,在朝野中培植亲信官员,索额图就在康熙的亲信官员中。那时纳兰明珠并不是康熙信任的亲信,他获得康熙赏识,始于在削藩问题上的立场符合康熙的想法。

吴三桂等人被封为藩王,在各自的地盘上积攒了很大势力,出于试探目的向康熙提出撤藩。关于“撤藩”问题,索额图一派恐生事端对此持反对态度,纳兰明珠则迎合康熙的想法力主撤藩。后来吴三桂等人发动叛乱,纳兰明珠在平藩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有了平定三藩之乱的功劳,纳兰明珠受到了康熙的重用。


纳兰明珠立下的另一大功劳,是在收复台湾问题上推荐施琅率军,收复台湾后主张寸土必争。而索额图等认为台湾没有什么价值,还不如舍弃,康熙最后采纳了纳兰明珠的提议,将台湾划分到福建省管辖。除了这两大功劳,沙俄入侵北部时,纳兰明珠也立下了较大功劳。他推荐彭春和萨布素率军抗击沙俄,还促成《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这三大功劳让纳兰明珠在朝野中的地位不断高涨。然而康熙对于索明两党之争一直看在眼里,他自然不会看着哪一派做大。

后来索额图一党扶持太子势力,让康熙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康熙就以谋逆罪囚禁了索额图,康熙四十一年下令将其处死。对于在朝野上没有对手的纳兰明珠,康熙借由一些官员呈递的纳兰明珠犯下的罪状,将纳兰明珠给罢了官。念在其过去功劳不小,就没有再进一步追究,让其得以度过晚年。在皇帝看来,纳兰明珠犯下的罪行并未对皇权造成多大威胁,因此只是采取将其罢官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沙俄   功劳   康熙   明珠   朝野   亲信   大臣   晚年   势力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