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宵衣旰食”的来历

成语“宵衣旰食”经常会读到,但是它的来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实际上它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文帝有关。

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掌权不及三年就病逝了,他的侄子继位称陈文帝,他因为看到了萧梁后期朝政的腐败和风气的颓废,因此在位时期,非常注意节俭,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徐陵《陈文帝哀册文》中记载,陈文帝“勤民听政,旰衣宵食。”意思是说他处理朝政十分勤奋,每天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这就是成语“宵衣旰食”的来历。

太货六铢

天嘉三年(562)正月,文帝在南郊祭天,目的是敬告先祖胡公。胡公又被称为妫满,因为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后谥胡公,因此成为陈胡二姓的共同始祖。文帝在向祖先报告国家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之后,决定在此基础上,铸造发行新的钱币。

天嘉三年(562)闰二月,文帝正式铸造发行五铢铜钱,被称为“天嘉五铢”。在江南地区发现的天嘉五铢钱,形制比较规范,制作也比较工整,直径比汉五铢略小,外郭略宽,方孔没有内郭,重量在4克上下。当时南朝流通的都是被称为“鹅眼钱”的减重轻薄的小钱。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天嘉五铢钱“初出一当鹅眼钱十”。这里的“一当鹅眼钱十”并不是说要用天嘉五铢钱按一比十的比例收兑鹅眼钱,而是按一比十的比例与鹅眼钱并行流通。这是因为当时铜矿资源稀少,所铸铜钱满足不了流通的需求。

就在文帝政治上励精图治,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军事上努力恢复国土,结束了地方割据势力;经济上铸造货币,促进商贸发展之际。陈朝的历史仿佛陷入了魔咒一般,文帝也与他的叔父一样“中道奔殂”,于566年病逝,在位时间不到七年,享年只有四十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宵衣旰食   江南地区   淮阳   来历   成语   农桑   励精图治   朝政   南朝   比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