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戊戌变法背后,关于老师、挚友、妻子不为人知的故事

#头号有新人#

2020年国博看展时,拍摄了一张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于浏阳会馆写给妻子绝笔信。2022年10月,在繁华的菜市口附近,发现一处破旧的平房,与周围的高楼林立形成鲜明对比,走近一看:谭嗣同故居、浏阳会馆腾退办公室。这两张照片联系起来,干脆写写谭嗣同吧。

拍摄的故居大门

谭嗣同是湖南人,北京出生,父亲在京城做大官,家境富裕,有文才,清末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支持维新,结识梁启超、康有为后,为参与戊戌变法埋下了伏笔。

谭嗣同

一、 谭嗣同与戊戌变法

这不得不提变法最终获益人康有为了,康有为秀才考了三次终于上岸,接着20年执着于考举人,6次考试全部落榜只得另择出路。这份坚持到底、撞南墙也不回头的劲头体现在他人生的方方面面。

老年康有为

谭嗣同小康有为8岁,科举之路同样坎坷,他无心八股,屡次不中,在住所浏阳会馆结交众多江湖义士,习武打拳,不做文士做侠士。凭借官二代的身份,他爹给安排做了个“军机章京”的官。

树后就是谭嗣同居住过的房子

谭嗣同对康有为亦师亦友亦邻居,浏阳会馆和康有为住所南海会馆相隔仅一条马路。他没有拜康有为为师,但自愿做康的学生,康有为擅长写文章和利用新闻媒介造势,维新青年们包括谭嗣同对康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崇拜,对康老师的行事安排从不说不,哪怕被康忽悠。

拍于国博

谭嗣同20出头到各省走访调查,在家乡湖南结识了黑道头子毕永年,毕永年支持变革维新,跟谭嗣同互认知己,当谭嗣同遵照康有为意愿邀其带着黑道弟兄们进京保护康有为时,他一口答应,抵京后毕永年住在南海会馆,方便保护康有为嘛。

两层灰色灰瓦建筑就是南海会馆,因维修不能走近

不久,康有为把准备包围颐和园杀慈禧的计划告知谭、毕两人,他来找人调兵,只需要毕永年的弟兄完成最后一步“围园杀后”,这诛九族的计划把两人吓一跳,让人大老远来京的目的搁这等着呢!康有为和谭嗣同这里就天真了,杀了慈禧变法就能成功?他一个书生,去哪里调兵?况且救皇上,皇上自己都不知道这计划。后来事实证明,成功不成功康有为并不在意,他只是想打出名气,让高层注意到自己,然后呢?他安排谭嗣同去找当时驻扎在京城附近的袁世凯调兵围园了。

国博拍摄的袁世凯登基穿的衣服。

康有为为啥这么自信?康有为手里有一封袁世凯曾经写给他的信:“以后需要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世凯跑官时,康有为帮过他。

袁世凯

袁世感谢信里的场面话,康有为不信装信,毕永年不信, 毕永年想去会会袁世凯确认这人是否靠谱。

康有为不乐意了:“你不信我?”

毕永年熟知康有为三寸不烂之舌的本事,懒得解释:“我说不过你。”

毕永年转而找谭嗣同商讨:“这个计划风险太大了!”

谭嗣同: “我也知道风险大,可康老师一定要实施,我也没办法。”

谭嗣同为了康老师的计划,亲自前往法华寺登门找袁世凯调兵支持“杀太后救皇上”的计划。

图源网络

袁世凯这个油条子,反应过来这是被拉下水了,皇上、太后,这二位他谁也得罪不起,面前的谭嗣同,朝廷四品大员,皇上跟前的红人,今晚还带着剑来了,通身就一个意思: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袁世凯借口有更好的行事时机,终于把谭嗣同这尊佛送出门了。

这段背后故事出自袁世凯的日记《戊戌日记》,袁可能为自己开脱,但谭嗣同找他这件事,经多方考证,可信度很大

毕永年的日记也证实这一事件:

谭嗣同告诉毕永年同袁世凯会面的过程,毕永年大惊,认定计划已经完全失败。

“你们要有灭族之祸,我不愿意和你们共赴此难,我马上搬离南海会馆,谭兄也该想想出路,不能为了他们白白搭上性命啊!”

毕永年这位江湖大哥,是有点预见性在身上的,当下搬出了南海会馆,这一举动让他躲过一劫。毕永年逃亡日本后,明白过来自己、谭嗣同,皇上,都是康有为的棋子,助他成大事的垫脚石,因此十分瞧不上康有为,多次劝说诸好友与康绝交。毕永年在日本加入兴中会,追随孙中山,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海,在谭嗣同就义四年后,因病去世,年33岁。

毕永年

我们现在站在上帝视角看:书生借兵,暴力夺权,擒贼擒王,康有为是不是故事听多了?不是,康有为真正的目的是借着黑道兄弟在袁世凯带兵前来时挟持袁世凯,接管袁的军队,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到时候,谁敢不听他康有为的!

袁世凯为前途向慈禧告密后,慈禧大开杀戒,康有为嗅到苗头不对,提前跑路,戊戌六君子有机会跑,但是他们没有,包括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谭嗣同曾说:“列国变法无不流血,中国变法之流血,请从谭嗣同始。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于菜市口英勇就义,年33岁。

狱中绝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死得着实冤!

康有为在日本私生活糜烂,生活奢侈,晚年同孙文对立,众叛亲离,被各方势力抛弃,连最忠实的支持者梁启超也跟他决裂。

康有为和梁启超合影

清末教育家严复这么评价康有为:上负其君,下累其友,书生误国,庸医杀人!

二、 谭嗣同与妻子

谭嗣同妻子李闰,与其同岁,两人门当户对,18岁结婚,心灵相通, 谭嗣同反对纳妾,严于自律,夫妻感情十分深厚,结婚15周年时,谭嗣同曾称赞她:“十五年来同学道,养亲抚侄赖君贤。”

谭嗣同就义后,李闰写追忆诗:“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李闰1912年在浏阳创办第一所女校,是清末民国的奇女子。

李闰画像

谭嗣同被捕前在浏阳会馆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全文内容如下:

拍于国博

夫人如见:

在鄂连寄数信,嗣于六月十六日起程,本月初五到京,事之忙迫,迨不胜述。

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我因此益加奋勉,不欲自暇自逸。幸体气尚好,精神极健,一切可以放心。此后太忙,万难常写家信,请勿挂念。

寄上《女学报》及女学堂书各一包,此后如欲看《女学报》,可开出卖报之处,请唐次丞托人去买。唐若不能,可径托大兄设法在上海购买也,或函托秦生弟更好。我十七八可引见。此上,即颂坤安。

复生手草 七月十一日住浏阳会馆

信里提到的《女学报》,介绍如下:

女学报

女学报--1898年7月,戊戌变法的高潮中,《女学报》创刊,报刊主笔人有康有为女儿康同薇、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它开创了中国妇女报刊的先河,发表内容多为宣传变法维新;大力提倡女学;争取女权;要求男女平等;主张婚姻自主;要求妇女参政;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陈规陋习等。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也曾宣传新思想,拍于国博

作为谭嗣同的妻子,李闰也是一位追求思想进步的新派女性。

三、 谭嗣同维新主张的局限性

聚焦在谭嗣同身上的争议,主要是他主张卖掉偏远省份,换得变法的资金,比如:卖新疆给俄罗斯、卖西藏给英国,妄想这两个国家可以保护清政府,如果卖这两地还不够,还可以多卖点。这些都有资料记录,小学生看了这主张都觉得不可思议。

《谭嗣同文集》中记载: “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盖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万万方里,以至贱之价,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是新疆己应得十万万,而吾情愿少得价者,以为十年保护之资也。”

这些卖地换钱,卖地求发展都属于维新派的局限、矛盾之处,康有为逃亡日本时,竟指望日本政府越过清政府,全面接管中国的一切事物。。。离谱。

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天真幼稚。但是戊戌六勇士英勇就义,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他们留名青史,值得我们歌颂至今。

维新派合影

走进谭嗣同故居,清退后的冷清,124年弹指一挥,这座破败的屋子,还能留到几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戊戌变法   菜市口   浏阳   妻子   南海   新疆   挚友   会馆   学报   皇上   不为人知   老师   计划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