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更替(一):匈奴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历史上,为患最深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我们在史书上经常听到汉朝打匈奴,唐朝打突厥,宋朝和辽、金的战争。历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要么是战争,要么是和亲,最后,都成了一家人。一个是匈奴,一个是突厥,后来又成了契丹族和女真族,虽然都是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却不是同一个种族,这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变迁。

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个更替的过程,从最初的匈奴、鲜卑、到后来的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当一个游牧民族内迁之后,另一个游牧民族便在这里崛起,成为内迁民族的外患。

我们来盘点一下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更替吧。

匈奴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朝统一后,第一个对中原王朝形成外患的游牧民族。

匈奴是秦汉之时的大敌,这是公认的。

匈奴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

司马迁认为: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索隐》引乐彦《括地谱》曰:

“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熏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迁徙,中国谓之匈奴。”

在先秦时期,匈奴都是些分散居溪谷的小部落,只有河套地区的一个部落稍大 ,这个部落就是秦汉时期的匈奴。

河套地区.

秦始皇时期,匈奴的单于唤作头曼,秦始皇命蒙恬北逐匈奴,头曼弃河套北徙。秦朝灭亡后,戍边的人都跑了,匈奴又渡河南下,仍旧占据了河套之地,这时候,匈奴的单于是冒顿单于,他东击东胡,西走月氏,南并白羊、楼烦二王,又北服丁令等小国。

于是,就有了如今内外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了。

冒顿单于把从前分散居溪谷的小部落统一起来,完成了匈奴的统一大业。

冒顿单于统一匈奴.

匈奴部落统一之后,如果它与汉朝和平相处,那也不至于把它列为最大的外患。之所以说匈奴是汉朝的最大外患,是因为它不断南下侵扰,那么,为什么匈奴要南下呢?

第一,匈奴强盛,游牧部落性质勇悍;第二,匈奴地处塞北瘠薄之地,当然要向南方丰富之地发展,这也是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外患的共同原因。

匈奴和汉朝的第一次交锋在公元前200年。韩王信降匈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与匈奴交战,被围困在平城,七日后才解围。解围的办法就是和亲,以汉朝宗室女嫁为匈奴单于阏氏,并每年给匈奴絮、酒、粮食等,约为兄弟。

经过老上单于军臣单于时,匈奴都和汉朝时战时和,到了伊稚斜单于时,形势大变了。

伊稚斜单于.

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变成了武力解决。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任用卫青,夺取河南地,开朔方郡,恢复秦始皇时的旧界。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降服匈奴右部浑邪王、休屠王十万人,设武威、酒泉、敦煌、张掖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兵分两路出击,卫青出定襄,打败了伊稚斜单于;霍去病出代两千于里,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临瀚海而还,从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伊稚斜单于之后,又传六世至壶衍鞮单于。公元前73年,匈奴转头攻打西域的乌孙,这时候的乌孙已经娶了汉朝公主,乌孙向汉朝求救。汉朝发五将军,救援乌孙,攻打匈奴,匈奴听闻汉朝出兵,赶着牛羊又远遁了。

公元前71年,匈奴怨恨乌孙,单于率兵攻打乌孙,归来时遇见大雪,士卒冻死了十分之九,丁令又趁此机会攻打匈奴北部,乌桓攻打起东部,乌孙攻打其西面,匈奴元气大伤。

从此,匈奴变成了一个弱国。但是,依旧没有降汉。

公元前59年,虚闾权渠单于死,握衍朐鞮单于立,国中内乱,发生了五单于争立。

公元前58年,匈奴东部姑夕王等人共立虚闾权渠单于子稽侯栅为呼韩邪单于,击败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自杀身亡。

呼韩邪单于.

虚闾权渠单于的妻子颛渠阏氏和其弟都隆奇拥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击败呼韩邪。此时呼揭王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鞮王自立为车犁单于,乌籍都尉亦自立为乌籍单于,是为五单于争立时期

五单于争立,后都并于呼韩邪单于。

而呼韩邪单于的兄长呼屠吾斯又自立为郅支单于,击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北王庭。

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有了汉朝的帮助,郅支单于知道打不过呼韩邪,恰逢这时乌孙攻打康居国,康居国邀请郅支单于。于是,郅支单于就去了康居,呼韩邪占据了漠北王庭。

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都护陈汤远征康居,杀了郅支单于。

至此,西汉时期的最大外患算是彻底被征服了。

然而,汉朝只是征服了匈奴,匈奴并没有灭亡。

公元前33年,再次统一的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自请为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公元48年,匈奴再次分裂,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后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在东汉时期依旧是外患之一,与东汉发生了数次战争,也有大批匈奴人南下选择依附汉朝,同时,原本属于匈奴人的奴隶鲜卑族崛起,开始攻打匈奴。

公元87年鲜卑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死优留单于。

东汉乘此时机,于89年到91年与属国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91年东汉军又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被迫西迁,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

匈奴残部与东汉仍然发生多次战役,后来,余部西迁至中亚地区和东欧地区,小部分留居鄂尔浑河流域,后被鲜卑所并。

而依附汉朝的南匈奴,则被安置在了河套地区。

分裂后的匈奴.

东汉末年,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汉匈杂居”。

在汉化的过程中,南匈奴最终融入进了农耕民族。

西晋八王之乱后,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了汉赵政权。

匈奴人之后,便是鲜卑,而鲜卑与匈奴、乌桓的混血就是铁弗人。所以,铁弗既是鲜卑的一支又是匈奴的一支,铁弗人建立的政权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国。

融入匈奴的月氏人被称为卢水胡,卢水胡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北凉

而南匈奴的一支进入辽东,融入了宇文鲜卑族,宇文氏就是鲜卑化的匈奴人。

《北史》记载“南单于之远属”,意思就是宇文氏的祖先掺杂了匈奴血统。

其后,便是宇文氏建立北周,几大军阀之间互相联姻,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唐朝取代隋朝,在这期间,早已完成了民族大融合。

而西迁的匈奴人和后来在欧洲出现的匈人之间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游牧民族   匈奴   单于   外患   河套   鲜卑   汉武帝   汉朝   东汉   公元前   中国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