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在象州①:《薛仁贵载罪别京城 石门岭火棍惩恶奴》

薛仁贵在象州①:《薛仁贵载罪别京城 石门岭火棍惩恶奴》

⊙周松歧 区农乐


在距离现在的广西象州县县城南面约6公里的柳江岸边,一座有如拦洪大坝的石山,拦住了奔腾而来的大江,使本来温顺平静的江水,突然变成一头狂怒的野兽,拼命撞击着迎面而来的、刀切斧劈般的陡峭岩石,高高地卷起一簇簇雪白的浪花,形成一个个险恶的漩窝,发出雷鸣般的怒吼。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来个90度的大转弯掉头朝西而去。

就在这座叫回面山的山顶,一块用青石板打磨成的两米余高、一米多宽、五寸多厚的墓碑迎江而立。虽历经风雨沧桑,碑上那镌刻的“唐大将军仁贵衣冠之墓”几个隶体大字依旧赫然入目。

诸位也许会问:一个位尊至平辽王,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大将军的衣冠墓,为何会在这偏僻的小县城呢?

这事还请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薛仁贵载罪别京城 石门岭火棍惩恶奴

那是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时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的白袍将军薛仁贵,在率大军抵御外族入侵时,因在大非川打了败仗,而被唐高宗李治贬到当时尚属南蛮之地的象州辅佐州官处理军政事务。

当年五月下旬,薛仁贵带着在鞍前马后、出生入死跟他十余年的刘奎、刘坤,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亲人好友离开繁华的京城,到千里之外的象州赴任。

三人骑着快马,沿着崎岖、荒凉的山路晓行夜宿,走了一个余月,方到象州地界。

此时,时令已进入“三伏”,天气十分炎热。当他们赶到距象州城南约8华里的石门岭时,已是人疲马倦,大汗淋漓,喉头如火烧。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在岭的半腰上,有一个用松木和茅草搭成的粥厂,就忙牵着马快步走去。卖粥的中年汉子见他们气宇不凡,汗流如雨,连忙端出一盆冷粥来。三人也不客气,说一声“我们全买了!”就拿起盆边的三个“喜”字大碗舀起粥,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不到一袋烟功夫,已将一大盆有名的象州红大米粥喝了个底朝天。三人顿觉全身舒服了许多。连连赞道:“好粥!好粥!”付钱后,薛仁贵他们坐在厂里的石凳上,与那中年男子聊了起来。闲聊中,薛仁贵得知此人名叫韦天芬。因家中缺田少地,故在此开个粥厂维持生计。薛仁贵正想向韦天芬打听一下象州的情况,就见四条大汉卷着一股热浪,凶神恶煞地冲进了粥厂。

为首的一个一脚踏上放粥盆的桌子,对韦天芬大喝道:“韦天臭,还不给你大爷们舀粥!”

韦天芬用粥瓢轻轻地敲着空盆道:“宋管家,你看,我今天煮的三盆粥都卖完了。”

宋管家飞起一脚踢翻桌子。被摔碎的粥盆碗碟滚了一地。

宋管家先是恶狠狠地盯了薛仁贵三人一眼,然后点着韦天芬的鼻子厉声道:“韦天臭,这是哪来的三头外乡牛,把老子的粥全喝光了!”

面对宋管家的蛮横无礼,薛仁贵虽窝了一肚火,但一来考虑到初来乍到象州,人生地不熟,还是先忍点为好;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是不想给韦天芬带来麻烦。于是他压住心中怒火,站起身来向宋管家拱手道:“兄弟,粥是我们买来先吃了,还请见谅!”

宋管家冷笑道:“请见谅?你他娘的吃灯草打屁放得轻松!今天你这三条外乡牛不赔我一盆粥,就休想走下这石门岭!”

忍无可忍的薛仁贵盯着对方道:“我们都吃进肚子了,你讲如何赔?”

“如何赔?”宋管家见对方不但不求饶,还竟敢怒视自己,不由气得头顶炒得黄豆熟。用两个手指戳着薛仁贵敞开的肚皮道:“老子今天要戳穿你这三条牛的肚皮,把刚才你们吃下的粥通通掏出来!”

薛仁贵也冷笑道:“就怕宋管家戳不穿啊!”

“什么?你这条蠢牛竟敢藐视本管家!我看你是找死不看日子了!”气得“嗷嗷”乱叫的宋管家一边叫喊,一边倒退几步鼓胸收腹,摆起马步运起气来。

一旁的韦天芬知道,这宋管家虽说武功平平,却很有几斤牛力气。怕薛仁贵吃亏,就站起身来,想上前劝阻。但站在他身边的刘坤却扯住低声道:“大伯放心,你就看我们的主人如何收拾这个恶奴吧!”

那一边,宋管家“咿呀咿呀”运了一通气后,就化掌为剑,恶狠狠地向薛仁贵的肚皮戳去,他自以为,这一剑刺去,纵没有千斤,也有八百斤力。就算对方的肚皮是铁打铜铸的,也会戳出个窟窿来。哪知他的掌碰着对方的肚皮就像碰上了磁铁,被紧紧地吸住了。任凭他使尽吃奶的力,也休想拔出来。就在宋管家满头大汗乱喊乱叫时,薛仁贵突然将收进去的肚皮用力往前一挺一鼓。随着宋管家“哎呀”一声,人已倒在五尺之外。

恼羞成怒的宋管家,从地上爬起来后,立刻拔出身上的佩刀,转身向后一扬:“上!”

刘奎、刘坤见状,也忙拔出刀冲了上去,但却被薛仁贵喝住了。

四个恶奴仗着人多,气势汹汹地从薛仁贵的前、后、左、右围了上来。一时间只见刀光闪闪、呼呼有声。开始,薛仁贵并不还手,而是使出轻功,翻滚腾挪,避开从上下左右劈来的四把刀。后来,见对方一刀比一刀狠毒,招招想置自己于死地,就才纵身跳出四恶奴的围困,在韦天芬灶前捡起一根长约三尺,酒杯般大的烧火棍。决心用点脉之术治治这四个恶奴。

只见薛仁贵瞅个破绽,先将火棍点到宋管家的手腕上,只听那个家伙大叫一声,手上的钢刀“咣”地落到了地上。

这几个恶奴自知今天遇到了高手。为不吃眼前亏,连忙跪下求饶。

薛仁贵用烧火棍点着四人道:“这次就先饶了你们,下次让我再看见你们仗势欺人,定打断你们的脊梁骨!”

四恶奴磕头如捣蒜,连声道:“好汉饶命,我们再不敢了……”

薛仁贵大喝道:“滚吧!”

四恶奴捡起地上的刀后,连滚带爬逃下了石门岭。

韦天芬向薛仁贵连连拱手道:“客官身手不凡行侠仗义,令人佩服啊!”

刘坤笑道:“大伯,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被唐皇封为平辽王的征东大元帅薛仁贵啊!只因前些日子打了一次败仗,才被皇上一怒之下贬到象州辅佐州官。我叫刘坤,那个汉子叫刘奎,都是鞍前马后跟元帅多年的卫士。”

韦天芬忙朝薛仁贵跪下道:“不知是平辽王到此,不能远迎,还请恕罪!”

薛仁贵上前扶起韦天芬道:“老夫我现在已是个戴罪之人,哪里还是什么平辽王啊!我们初来乍到象州,今后还望老哥多多指点才是。”

韦天芬道:“指教不敢。不过小人想向大元帅提醒几句。刚才那几个恶棍都是象州劣绅宋半城的家奴。为首的是宋半城的管家。这宋半城仗着是象州首富,一贯鱼肉乡里,横行霸道。上个月在勾结天盖山草寇逼走州官林达成后,自称代州官,更是不可一世。那宋半城要知道其家奴被元帅教训,定会寻机报复,常言道‘强龙难斗地头蛇',小人以为元帅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薛仁贵道:“多谢老哥提醒。我们小心便是,因公务在身,我们就先告辞了!”

韦天芬向薛仁贵三人连连拱手:“后会有期!”

薛仁贵三人上马挥鞭,朝象州城疾驰而去。

韦天芬目送薛仁贵远去后,不禁长长吁了一口气道:“这回象州百姓怕是有救了啊!”

欲知事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廖才兴∕ 拍摄)

【延伸阅读】薛仁贵(614~683年),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家境贫寒,自幼习文练武,臂力过人。贞观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薛仁贵应募从军,此后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立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赫赫功勋,获晋升为右威卫大将军。如今,在薛仁贵出生地及征战所到之地留下了许多历久弥新的轶事典故,《薛仁贵》《薛仁贵传奇》《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上演的都是以薛仁贵及其后人为主要元素创作的影视作品。

680年,薛仁贵因战失利等原因,被贬象州。在象州期间,鼎力协助州官治政安民、平息匪患、救济灾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为象州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受象州百姓爱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民象州城”故事,为第二故乡象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传,薛仁贵被贬居象州期间,因长期过度劳累,不幸引起昔日左臂所受的五毒箭伤复发,剧毒归心,连续多日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后来得到圣堂山高人救心丸服下方苏醒过来。苏醒后,薛大将军谨遵高人“要将体内之毒素完全排除,还需到热水浸泡7天”之嘱,连续7天到热水即今温泉之濮泉池浸泡,每日浸泡数小时,期间只作些小憩。7天之后,薛大将军果然将体内之毒素完全排出,健壮如前。

681年,外敌入侵,边关吃紧,唐高宗诏令薛仁贵挂帅出征。临行前,象州百姓当道跪留,哭声震天。面对此情此景,薛仁贵从包袱中拿出伴随自己征战10多年的一个头盔、一件白袍,双手捧着交给象州百姓留作纪念。两年后,薛仁贵去世的消息传来,象州百姓悲痛不已,在城内北街建庙,将薛仁贵留下的白袍和盔帽置于庙内,称“白袍庙”。1931年,因建校拆除庙宇,象州百姓便在回面山山顶修墓立碑,将其留下的白袍和盔帽置于墓中,墓碑上刻“大唐将军薛仁贵衣冠墓”以资纪念。2006年,象州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2008年公布为象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象州   石门   京城   象州县   州官   大将军   元帅   肚皮   管家   百姓   薛仁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