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唐朝诡事录更猛,《拾遗记》趣谈一,秦始皇见外星人

今年一部《唐朝诡事录》的火爆,让一部志怪笔记《酉阳杂俎》也火爆起来。其实,我们的先祖远远比这个脑洞要大开的多。所谓志怪笔记、志怪小说比比皆是,只是难登大雅之堂,被所谓“主流”的经史子集所抛弃。

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的《搜神记-宋定伯捉鬼》

印象中是吐唾沫就搞定了,还把鬼买了个好价钱

再比如,河北沧州大名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那更是活脱脱的一个怪谈故事大全。

电视剧着实害人不浅,和大人是帅哥,而纪大眼袋是胖子

今天开始说的是,我们先祖一个脑洞大开的志怪笔记-《拾遗记》

这个与《搜神记》一样,出自两晋时期,那个时候是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嗑药(吃五食散)、集体喝多(喝米酒能喝好几斤)的时期,号称“魏晋风骨”,实际上是魏晋躺平。所以,有的人求仙,有的人求鬼,有的人求怪。这些多出来的妖魔鬼怪反而成为了人们的寄托。

这张图已经很净化了,实际上这帮家伙非常少儿不宜

我们先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曰:“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俗多阴雾,遇其晴日,则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继日光。

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国人今献此石。或有投其石于溪涧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名其水为焦渊。臣国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臣先望其国有金火气动,奔而往视之,三鼎已成。又见冀州有异气,应有圣人生,果有庆都生尧。又见赤云入于酆镐,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弥信仙术焉。

翻译过来很简单:秦始皇嬴政喜好神仙的事,有宛渠(地方存在争议,有说亚马逊人,有说玛雅人,有说亚特兰蒂斯人)那地方的人,乘坐一个好像螺一样的船过来。这船比较牛,能在海底行驶却不进水,叫做“沦波舟”。宛渠身高21.3米(秦制一丈是2.13米),穿着鸟兽的毛皮当衣服。秦始皇跟他们聊天,他们自己说,目睹过天地初开,又说,年少时能腾空飞行,一天能走一万里(秦制一里大概是420米左右,一万里也就是4200公里,看来比高铁要慢点)。现在老了,也就看看天地之事。我们国家在你秦国日落的地方再往前九万里,你们的一万个昼夜是我们的一昼夜。我们那经常阴雾,偶尔晴天一次,天空云层裂开,豁然开朗,就像汉江长江一样,还有黑龙和黑凤凰翱翔天空。到了晚上,用一种火石作为照明工具。

这种石头出自燃山,这个山里的石头都是这样能发光,很容易摔碎,破碎后一块像一粒小米那么大,就能照亮整个屋子。当年你们这从炎帝开始吃熟食,用的也是这个东西。今天我献给你,就这么一小块,扔到溪涧中,能让数十里的水都沸腾,这样的水叫做焦渊。臣国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造了大鼎。我先看到他们国家有金火气动的异象,发现铸造好了三个大鼎。后来又发现冀州这个地方有异气,应该是有圣人出生,果然发现唐尧出生了。然后又看见红色的云降落在酆镐(就是周朝的酆都,镐京,关中平原那),取看了一下,果然出现了丹雀瑞昌之符。秦始皇听完说:“神仙啊!“从此以后开始信任仙术了。

翻译完了,你会发现这个外星人有几个特点:

一,有船,外形像螺(没说是田螺还是海螺)

如果外形这样估计还要进水

二、能飞,原文说的是蹑虚却行,也就是踩着云来飞。倒是符合中国神仙的基本设定,就是站着飞,而不是西方横着飞。

一个立着,一个横着

三、用石头发光,这个石头还很厉害,扔水里能让水沸腾数十里。会官网气运,有证据证明看到了唐尧和周朝的兴盛。

四、会衰老,人家明确说了年轻的时候和年老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可以飞,现在老了,只能乘坐交通工具出行了。

好了,《拾遗记》第一篇就是这样,别着急,明天让你看看老祖宗记录的飞碟是什么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瑞昌   炎帝   冀州   轩辕   之子   溪涧   周朝   见外   唐朝   神仙   石头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