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野一分为四及粟的地位

讨论华东野战军分兵也好,拆散也好,临时改变隶属关系,这都是中央军委的决定,特别是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的决策。

因为战争年代会根据①作战区域是否重叠或跨区域,如华东野战军已跨越到了中原野战军负责的作战区域内了,势必会重新划分隶属关系,客军(粟裕兵团与陈唐兵团)到主军(刘邓中野)去做战,临时归主军领导是很正常的事。②敌情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敌军突然向某个战略区大举增兵,改变了我方的力量对比,迫使我方不得不调整作战半径,或聚或分主力部队,以化解敌之威势,比如敌军向中原野战军负责区域大举增兵,试图消灭刘邓大军,则中央军委令华野分一、两支主力部队(指令由华野副司令粟裕亲自带一兵团)配合刘邓大军抗击敌军。③后勤补给或解放区的人力、物力是否满足支撑若干较大战役的需求等。

总之,因为华东临近南京这个蒋中正集团的心脏地带,郑州~济南~徐州~蚌埠是四战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而河南、安徽则主要中原野战军负责的作战区域,华东野战军临时打散成四个兵团主要起“看守、牵制、配合、加强”作用。

在刘邓的中野挺进中原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原严重减员又丢了很多重武器,战力较弱,很难在中原立足。此时中原与华东战场分为“内线”与“外线”两个战场,中央军委命令华野临时一分为四,组建四个临时兵团,其中两个(粟裕兵团、陈唐兵团)在外线作战,即离开山东、江苏去河南作战,跨区域进中野作战范围帮助中野,临时归刘邓指挥,以加强刘邓的力量;另两个(许谭兵团、韦吉兵团)在内线,仍在华东原有范围作战。

①关于“粟裕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起“加强”作用。华野副司令粟裕亲自带第一兵团(粟裕兵团),主要是“加强”中原野战军抗击能力,并在中野的作战区域内打了个豫东战役,消灭了区寿年兵团。

②关于“许谭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又称山东兵团,起“看守”作用。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司令谭震林、副司令许世友,后谭震林改任兵团政委,许世友升任兵团司令,主要负责“看守”在济南的王耀武十几万部队,不让其出山东一步去增援河南之敌(邱清泉、区寿年、刘汝明三兵团或绥靖区)。

③关于“陈唐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三兵团,起“配合”作用。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带一个兵团对外称“陈唐兵团”,主要在河南作战,也就是在外线的中原战场协助中野的陈谢兵团牵制敌军,并给华野主力粟裕兵团创造歼敌的战机。主要牵制孙元良兵团、胡琏兵团,并找准机会解放了洛阳。

④关于“韦吉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四兵团,起“牵制”作用。则是将华野分兵后剩下的部队(实力相对较弱)组建而成的苏北兵团,韦国清任司令,吉洛(姬鹏飞)任副政委。负责牵制在徐州、海州的冯治安、李延年两个较弱的绥靖区部队。

华北军区在解放战争中也设了两个兵团。徐向前(元帅)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主要时间在一兵团作战,职位与粟裕(华野副司令兼一兵团司令)相当,杨得志(上将)任第二兵团司令。东北野战军最初只设了两个兵团,其中肖劲光(大将)任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程子华(未授衔)任第二兵团司令。

所以不能认为身为大战略区副司令的徐元帅与粟大将短暂当过兵团司令,就贬低其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央军委   野战军   中原   作战   敌军   河南   山东   兵团   司令   地位   两个   于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