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农村夫妻床底搜出8千万现金,村民才得知两人真面目

文|九月

编辑|九月

2011年,警方在河南农村一家看似普通的农民夫妇家中,搜出了八千万现金。

这不禁让所有在场的警员和村民们感到十分震惊,直呼“人不可貌相”。

不过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这对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农村夫妇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现金?

01 一心只想挣大钱

这对来自河南农村的夫妻,男的名叫李五只,女的名叫崔艳云。

在21世纪初,随着打工热潮的掀起,全国各地的农民不少选择,放弃种地,进城务工。

李五只夫妇也是其中之一,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夫妻俩撇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过半百的老人,选择进城闯荡。

然而进了城他们才发现,这里的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

由于没有学历和工作经验,夫妻俩只能在工厂当最底层的流水线工人,工作辛苦不说,工资还少得可怜。

这样的境遇让心里一直记挂家人的崔艳云,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可丈夫李五只不甘心一辈子做农民,立志要挣大钱,说什么都不愿意回去。

无奈崔艳云只能陪着丈夫在城里熬日子,也许是李五只逐渐适应了城中处事圆滑的方式。

没过多久竟让真让他找到了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原来李五只虽然一直在工厂打工,但一心想挣大钱的他却不甘心只是个小工人。

因此每到周末他都会从报纸上浏览各个招聘信息,这天一则招聘药材销售人员的广告映入了他的眼帘。

作为销售人员最重要的是察言观色,情商高,这些对处事圆滑的李五只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果然有一定面试经验的李五只,没过多久就收到了药材销售公司的入职电话。

这下他可高兴坏了,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工作中他也逐渐学习了不少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

手中也有了一定的客源,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十分客观,再加上妻子一直在工厂工作,也有一定的收入。

就当二人以为家中的生活能一天天好起来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他们的美好幻想。

李五只的母亲突发疾病,不进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身边也得有人照顾。

无奈在他和崔艳云商量过后,决定让崔艳云想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自己独自一人在外挣钱。

可一时间要独自一人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李五只还真有些吃不消。

再加上母亲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多,孩子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花销越来越大。

李五只心想:“这可不行,必须得想办法快点搞些钱。”

而上天好像真的听到了他的心声,没过多久,竟然给他掉下来一个“大馅饼”。

02 因为金钱误入歧途

这天,正当李五只在公司为挣钱而发愁之时,一个老客户给他打来电话。

这个客户可是李五只的“财神爷”,他给李五只的单子通常都是大单。

李五只一见,急忙接听打电话,可电话那头的要求却让他犯了难。

“您好,是李先生吧?我想问一下你能帮我搞来甲卡西酮吗?”

原来甲卡西酮是一种精神类药物,服食过量会造成精神恍惚,起到控制人意识的作用。

因此这种药一直受国家管制的,属于处方药,不能私自售卖。

想到这,李五只只能婉言表示拒绝,可电话那头的客户还是不死心,继续说到。

“我相信你肯定有办法,这样吧,你只管帮我找,找到了有丰厚的报酬。”

听到“丰厚报酬”这几个字,李五只的内心逐渐有些动摇,毕竟家中的母亲和孩子急等用钱。

再加上一次两次应该不会有人发现,抱着侥幸的心理,李五只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五只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动用所有的同事人脉,打着帮客户寻找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幌子,努力寻找甲卡西酮。

但几个月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就在这时李五只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既然不能买到成品的甲卡西酮,那能不能想办法自己研制。

为此李五只专门查阅了各种研制资料,还从一些同事那里询问制药的有关细节。

为了防止一个人忙不过来,他还专门从老家把妻子崔艳云接了过来。

起初,崔艳云听到他的这个决定先是一惊,然后立即表示反对。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违法犯罪的事啊!”

可此时的李五只已经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架不住丈夫相劝,崔艳云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流合污。

毕竟是管制类药物,因此能提供这类药物制作原料的工厂并不常见。

好不容易夫妻二人在天津找到了一家原料工厂,他们从那里进口大量原料。

然后按照李五只查找的资料略微加工一下,就开始进行售卖。

而当时找李五只要甲卡西酮的老客户,得知他真的弄来了大量此药品,当即与他达成了长期合作。

第一批售卖十分成功,李五只也因此大赚了一笔,尝到甜头的他更是不愿收手。

为了能专心致志研制甲卡西酮,李五只还辞去了工作,在老家偷偷开了一个制药小作坊。

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信得过的亲戚好友,全部高价青来为他工作。

尽管产量客观,但为了谨慎起见,李五只每次只给客户提供不超过10公斤的量,并且分多次运输。

也正是他较强的反侦察能力,让警方一直没注意到他这个制药小作坊。

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眼看着李五只的制药生意发展的蒸蒸日上,天津那家提供制药原料的老板眼红了起来。

这天,当李五只再次向天津原料厂的老板打去进货电话时,原料厂的老板却耍起了无赖。

“李老板,你看这物价飞涨,原料的价钱都涨了,不能让你按老价钱进货了。”

听到他这样说,李五只立即气得火冒三丈,但从长远计议,自己还不能和他翻脸。

于是客气地向原料厂的老板商量着,看多少价钱合适。

可谁知对方直接狮子大开口。

李五只心想,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自己利用其他药品提炼原材料呢,一劳永逸。

于是一气之下和原料长的老板终止了合作,而他的这个仓促决定,也在后来让自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03 自己提炼惨遭失败

可提炼原料并不是一件易事,要有专业的化学知识,只有小学学历的李五只夫妇自然是不成。

于是他开始利用身边的人脉,花重金寻找能提炼原料的技工。

没过多久在曾经同事的介绍下,还真被他找到了这样一个人,此人姓袁,曾经在河南的一家化工厂当过工人,有一定的化学材料合成经验。

对此急功近利的李五只见状,急忙将袁某聘请了过来,可他不知道的事袁某并不是专业的制药人士,所懂得制药手段也仅仅只是皮毛。

因此在将成品送去检验后发现,无论是浓度还是质量成品都不合格。

这可让李五只气坏了,自己花大价钱请来的工人,竟然是个废物,于是他开始强迫袁某不停地工作。

尽管如此,袁某还是没能制出所需的原料,而买家那边却几次三番派人来催。

走投无路的李五只,只能舔着脸向天津原料厂的老板打去了“求救电话”。

出于报复李五只的心态,原料厂的老板将原料的价格提得更高了,可苦于没有办法,李五只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低三下四的买到了原料。

成本上涨,商品自然随之涨价,尽管如此,前来找他进货的客户依然络绎不绝。

再次和天津方面达成新的协议,李五只自然用不上袁某了。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他将袁某安排去做最苦最累的差事。这不禁让袁某对他心生怨怼,逐渐升起了报复心理。

随后袁某趁着夜色,独自一人偷走了李五只几万块钱后选择跑路。

可他不知道的是,随着李五只的制毒工厂越来越大,也逐渐引起了河南警方的注意。

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本打算按兵不动,但收到袁某将要跑路的消息后,警方决定对其提前收网。

04 法网恢恢疏疏而不漏

经过周密的部署安排,抓捕行动实施得非常顺利,随着袁某的落网,整个犯罪集团的交易运营逐渐呈现在警方面前。

经过深思熟虑,加上证据已经确凿,对这个犯罪团伙的主要嫌疑人李五只夫妇抓捕行动也如期展开。

彼时的李五只正在外进行毒品交易,警方根据袁某提供的信息,顺利将李五只人赃并获。

但对于李五只的妻子崔秋月却始终不见踪影,面对警察的审讯,李五只一直抱有侥幸的心理,对妻子的去向表示不知。

尽管李五只负隅抵抗,但警方还是通过对其老家的监视发现了蛛丝马迹。

警方发现,自从李五只被抓获后,崔秋云几乎没露过面,但却总是时不时会有陌生号码给李五只的老家打电话。

警方由此判断崔秋月一定会再回老家的,于是便派遣警力对二人的老家进行监控。

果不其然,经过几天的蹲守,警方发现总有一个打扮奇怪的妇女鬼鬼祟祟地出入李五只的老家,见此情景,警方决定对其实施抓捕。

也许是崔秋月感觉到了自己这次插翅难逃,面对破门而入的警察,她显得十分淡定。

在将她抓获之后,警方随即开始查看现场,查看的结果却让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

05 查处赃款令人震惊

在农村这个小地方,突然间来了大批警力,不禁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乡亲们。

他们怎么也不理解看似普普通通的夫妻俩,为何会被警察抓走。

与此同时,警方对二人居住的房屋展开了地毯式搜查,没过一会儿,在一张外表看似十分破旧的木板床里发现了端倪。

在几名警员合力将最上面一层模板撬开后,眼前的场景令所有人叹为观止。

只见一打又一打红色的百元大钞破满了整个床铺,警方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就有8000万之多。

不仅如此,搜查后院的警察也有了新发现,在一间不起眼的小仓库里搜查的警员发现了用编织袋装的大量现金。

在一间小地窖里查获了李五只一行人制作甲卡西酮的工具,上面还残留着制好的白色粉末。

面对充足的证据,李五只夫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而他们即将面临的是来自法律的严峻惩罚!

06 结语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会有能想到看似普普通通的农民竟然会是制作作品的大毒枭。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制作毒品本身就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是必然要接受法律的惩罚。

归根到底,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的贪欲,为了追名逐利,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最终误入歧途。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从禁毒教育还是人们的身心修养方面都要重视起来。

只有自身提高警惕意识,才会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从近代列强入侵我国时妄图用鸦片来控制国民的精神,现如今我国内部还出现制毒贩毒的现象。

这无疑是在重蹈当年的覆辙,将我国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也正是这样的恶劣行径拆散了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做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仅是保护了自身,整重要的是让整个社会一直处于和平安宁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河南   人脉   警员   天津   真面目   村民   价钱   老家   夫妇   警方   现金   工人   原料   工厂   夫妻   老板   农村   客户   电话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