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高庭弼生平小传「高牵牛/文」

祖父出生于鸦片战争将中国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清朝末年,祖父的一家也曾沦为了鸦片的受害者。一九零八年,在中国山西省平鲁县钟牌村,一个即将衰落的大家族里诞生了一个男孩,排行第二,取名高庭弼、字伯良。在祖父幼年时期祖业丰厚,尚未分家,曾经度过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据祖母回忆,她的家人去到钟牌村,看是到高家的女人穿着凉衫坐在高大的门楼上摇扇纳凉,便想把他们珍爱的独女祖母许配给高家享清福。然而没过几年,分家后曾祖父因吸食鸦片坐吃山空,几年下来家产被挥霍殆尽。到了祖父七、八岁的时候家境已经贫寒到了等米下锅的境地,祖父少年时就开始用瘦弱的肩膀为家庭去承担责任。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可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当时正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的军阀混战时期。山西的领袖人物阎锡山在太原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在山西各地招收青年学生。童年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的祖父文化课自然没有问题,但由于吃不饱饭身体素质不合格,被卡了下来。由于祖父立志想闯出一条生路,通过多方努力才勉强录取。临行前,家里空空如也,居然连上路的盘缠也拿不出来,还是叔伯大爷给了一袋子杂粮做为盘缠。

这是祖父人生的转折点,几年军校生涯的历练,祖父从一个羸弱的少年变成了一名少壮派的军人。毕业时他脱颖而出,被率先提拔为连长,开始了他的军路生涯。在没有任何靠山与背景的情况下,经常临危受命,出色的完成任务,凭着实力和表现成为国民党少将参谋长和炮兵团长。

回顾祖父的生平,斯人已逝,就连知情者也寥寥无几,从小和祖父一起长大,常听他讲起过去的故事,但当时年幼并不知其重要,所以没有详细的采访记录,只是印象中的一些事件与画面串联起来,但已经足以构成祖父不平凡的一生。

祖父高庭弼是一名忠诚爱国的军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祖父驻扎太原,担当着山西抗日的运粮总指挥官。亲自参加过中条山战役,风餐露宿、枪林弹雨,为抗战做出很大的贡献。

祖父因表现出色,作为人才曾被蒋介石部调至南京学习军事测绘,学成后邀请留任,但祖父感恩培养过他的山西旧部,毅然选择返回。解放战争中,祖父识大体、顾大局,投诚起义,成为中共的统战对象,为新中国解放做出贡献。

祖父高庭弼是负责任、忠贞的好丈夫。祖父四岁定了娃娃亲,因家道中落娶不起,等到26岁在外面闯荡出一片天空后衣锦还乡,回到钟牌村娶妻生子。祖父一生戎马生涯,也曾高官厚禄,但他从不会嫌弃发妻是没有文化的小脚女人,战争中三次与妻儿失散,多次有人劝其纳妾,但祖父不为所动,忠贞不二,与祖母患难与共、相扶相携、琴瑟和谐、白头到老。

祖父高庭弼懂感恩、付出有大爱。

祖父一生感念在最艰难的时候大伯的一袋杂粮,所以当他有能力的时候,接济和帮助过身边许多人,收留亲戚中父母养不起孩子的直到出嫁,乐善好施,在亲友中有着很好的声誉。

祖父高庭弼是高瞻远瞩的好父亲。解放后祖父带着妻儿来到内蒙古包头,在战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祖父先后从事过种菜、卖菜、扣土坯、在扫盲班当教师、餐饮服务当会计等工作,祖母放下太太的身段做保姆佣人,目的是继续培养两个儿子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如其所愿,大儿子高雪枫成为了机械制造的专家和教授,二儿子高雪楠成为了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杰出的贡献。孙辈们也人才辈出,荣耀着家族和先祖。

祖父有着良好的心态面对人世的沧桑与变幻,从未听他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为祖父献上一联,上联:入世出世 身不由己 大起大落;下联:庙堂江湖 波澜不惊 安之若素 ;横批:高人

相由心生,晚年的祖父和蔼可亲,人品贵重、学识渊博,充满智慧。从小承欢膝下,耳目濡染得到祖父太多的关爱与滋养,至今受用无穷。追思缅怀,铭感五内,音容笑貌宛在。儿孙后人齐齐跪拜,祖父魂归钟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祖父   辛亥革命   盘缠   小传   牵牛   妻儿   杂粮   山西   祖母   鸦片   生平   时期   贡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