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度过100岁生日:曾随部队血战长津湖,雪地行军脚被冻伤

一枚志愿军纪念章、一张身着军装的老照片、一本退伍军人证明书、一个掉了瓷的搪瓷缸……这些普通的物件,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被四川攀枝花百岁抗美援朝老兵赖清源老人珍藏多年。

赖清源,出生于1922年10月,上周,他刚度过了100岁的生日。

10月26日,在攀枝花东区五十四金福小区,记者采访了抗美援朝老兵赖清源,这位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老兵,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

↑赖清源100岁生日留影

随部队血战长津湖

英勇负伤荣立三等功

1949年,赖清源参军。1950年10月,赖清源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成为第一批赶赴朝鲜半岛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

赖清源是一名炮兵,1950年12月,他所在的20军9兵团赶赴长津湖,负责阻击号称从无败绩的美国陆战第一师。

长津湖战场是什么样子?百岁老人赖清源记忆犹新。

“我们抵达朝鲜的时候,气温低至摄氏零下40多度。雪山上狂风呼啸,大冰碴子砸在脸上生疼,我们只能夜晚行军,躲避美军的飞机和大炮。”赖清源说,战士们吃饭是一口炒面就着一把雪。那一年,朝鲜遭遇极寒天气,积雪很深,严寒刺骨,每个人只有一身夹棉军装,根本不足以御寒,很多人的耳朵、脚趾都被冻掉了,战士们的帽子上、眉毛上、睫毛上全是厚厚的冰。晚上,美军的探照灯一遍遍扫过,照得雪地如白昼。

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美军陆战第一师有大量重型武器和最先进的坦克,而我们只有国产武器,双方战斗激烈。

“当时也顾不上害怕了,豁出去了,反正是你死我亡的战争。有的战士越过火线,把炸药包塞进坦克里,坦克炸了,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有的战士下半身都被炸没了,还端着机枪朝着敌人开枪;给我递炮弹的小战士,腹背都被打穿了……”

赖清源回忆着当年战斗的场景,美军机枪扫过后,战士们一排排地倒下,但冲锋号和呐喊声却一直没有停。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马上向前,倒下、再向前、再倒下、再向前……“最后,弹药打完就拼刺刀。”

尽管武器不如敌人,但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没有人退缩。苦战了3个月后,赖清源随部队转移,由于长期在雪地里行军,他的脚被冻伤了,嗓子也冻坏了。由于英勇作战,赖清源荣立了三等功。

↑赖清源珍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回国后曾驻守多地

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攀枝花

“我和战友们的心愿就是能回到祖国!这个心愿很多战友没有实现,而我是幸运的那一个。”回忆起抗美援朝的岁月,赖清源老人的眼圈泛红,手也轻轻颤抖。

↑赖清源年轻时的留影

回国后,赖清源被分配到浙江宁波宁海县边防站当兵,后来又相继在上海吴淞口、杭州萧山等地驻守。1965年,赖清源带着一家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攀枝花,在盐边县林业局工作,直至退休。

经历过枪林弹雨,赖清源已经变得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而在女儿赖桂华眼中,父亲艰苦朴素,善良踏实,很少生气,对人对事都很宽容。

谈话中,老人思维清晰,精气神儿十足,但听力不是很好。女儿赖桂华告诉记者,因为老人曾是炮兵,长期的训练对他的听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听力受损。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赖清源还专门戴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女儿赖桂华告诉记者,父亲对这块纪念章宝贝得很,随时拿出来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采访结束时,百岁老人赖清源高兴地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他那专注的“战斗”姿态,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咬紧牙关不掉队的战士。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区正在为老人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制好后将送到老人手中。

绿蔷薇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东区融媒供图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鸭绿江   攀枝花   东区   红星   冻伤   志愿军   纪念章   作战   血战   雪地   美军   部队   战士   老人   生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