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长孙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他出身显贵,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父亲是有“伯半朝”之称的王爷伯彦讷谟祜,但他本人在《清史稿》中却无片言只语;他生前未创建任何功业,却在“暴病而亡”后,以宫廷侍卫的身份被追封为“亲王”,他就是那尔苏。而他身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合常理”,都是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慈禧太后的“蓝颜知己”!

慈禧

那尔苏生于1855年,十岁之前到北京读书,十岁以后学习武艺,不到二十岁就担任了乾清门侍卫。他聪明伶俐,又文武双全,在宫中表现突出,深得光绪赏识,再加上僧格林沁长孙这层身份,自然受到朝廷的重用,被提拔为执豹尾枪一等侍卫,专门保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前途一片光明。

关于那尔苏是怎样成为位高权重的慈禧太后“身边红人”的,坊间流传的版本很多。在那尔苏陵园所在的康平县柳树屯乡糖房村添寿庄,祖辈传下的说法是这样的:那尔苏有一次随同父亲伯彦讷谟祜拜见慈禧太后,伯彦讷谟祜俯身下拜,那尔苏出于好奇抬头看了太后一眼,这在当时可是大不敬的“越礼”行为,不过这次“越礼”,不仅未给那尔苏带来祸殃,反而讨得了慈禧欢心,被慈禧一眼相中,而那尔苏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自此以后,慈禧便时常召那尔苏入宫。为了方便,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慈禧太后发出懿旨,任命科尔沁那尔苏贝勒为“内大臣”。但清廷有严格规定,那尔苏进入后宫还不是很方便。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叫来了太监李莲英,在谈话间对那尔苏好一番夸奖,李莲英是何等聪明的人,自然明白慈禧的心思,于是,他想出一条妙计。

第二天,慈禧太后装病,光绪皇帝和各王公大臣都去问安。慈禧太后说:“我不能饮用不干净水。听说御膳房是用毛驴车去玉泉山运水,既不吉利,又不干净。今后,我派自己的太监运水。”王公大臣们唯唯称诺。从此,慈禧太后的太监们每天推车运水,而车上的水箱经过了李莲英的一番改装,共有两格,一边装水,一边装那尔苏,太后老佛爷的水车,自然是没人敢问的,于是那尔苏就藏在水箱里进宫与慈禧太后相见。

李莲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天长日久,紫禁城内的侍卫们背地里议论纷纷,伯王府内也发现,那尔苏经常夜不归宿。还不知情的伯王怕那尔苏年轻,在外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便把那尔苏叫到身前追问原因。那尔苏当然不敢吐露实情,只得搪塞说:“为了防贼,乾清门侍卫不敢离开岗位。”伯王问:“侍卫们不是轮班吗?”那尔苏说:“我是贝勒衔侍卫,比别的侍卫责任更重,我应该多负责任。”伯王认为此话有理,也没多想,便不再多问。

又过一段时间,朝廷内外的舆论愈发闹得沸沸扬扬了。这时的慈禧,竟然白天也不让那尔苏回府了。一些和伯王有交情的王公们,将情况偷偷反映给了伯王。伯王得知后,有如五雷轰顶!要知道,这事一旦败露,别说他们祖祖辈辈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将毁于一旦,就连他家的九族都得被一并诛灭!

当时,伯王担任北京城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等数十个职务,位高权重。为弄清真相,伯王以查皇宫内防卫状况为名,到各殿巡视,并趁此机会向慈禧太后请安。这时候,慈禧太后正与那尔苏对坐饮茶,听到太监禀报后,慈禧很无奈,只得让伯王进宫。那尔苏大惊,赶紧起身想要躲避,被慈禧太后拦下,说“有我在,你不必如此!”。伯王跪着请安时,看到了儿子那尔苏,坐实了外界风传,顿时吓得面无人色,真魂都丢了一半!

慈禧

回到王府,伯王责怪那尔苏,并向他讲了“伴君如伴虎”的利害,可这些,那尔苏怎能不知道呢?他也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呀!伯王也明白此事不能都怪那尔苏,必须尽早想出一个妥当的解决办法。一天,伯王向慈禧太后奏请,带领儿子们回乡祭扫父亲僧格林沁陵墓,慈禧虽说不愿让那尔苏离开自己身边,但祭祖这事也不好阻拦,就准了。可她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她与那尔苏的永别。

伯王带着儿子们回科尔沁左翼后旗后,与孩子们商定对策,最终决定,只有牺牲那尔苏,才能保全家族。此时的那尔苏跪在父亲伯王面前,泪流满面,为了挽救自己的家族,他愿意听从父亲发落。随即那尔苏向伯王提出三个要求:一是儿子阿穆尔灵圭年幼,要好好培养他成人;二是死后自己能否埋在祖坟内;三是死前娱乐一番,在祖籍科尔沁草原上围猎三次,伯王一一允诺。伯王说:“我死后,你儿子阿穆尔灵圭继承我的王位。我儿那尔苏是遵父命而死,理应埋入祖坟。我死后埋在你坟不远的莲花岗,相距十二里,咱们爷俩永远在一起”。

清明节前三天,伯王率领三个儿子,用马车拉着牛羊祭品首先到公主陵、僧王陵扫墓祭祖,然后到岱王陵祭祀。之后,伯王亲手折断手上的金镏子,让那尔苏吞金自杀,年仅35岁。

那尔苏死后,伯王随即上报朝廷,称那尔苏死于“暴疾”。慈禧太后听到那尔苏的死讯,悲痛欲绝,回到内宫连哭再嚎大骂伯王,她根本不相信年纪轻轻、身体健康的那尔苏会平白无故暴死!为查明真相,她还专门派人查验了那尔苏尸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朝廷命:“贝勒带骑领侍卫十员,往奠故科尔沁贝勒那尔苏茶酒,赏恤如例,其子阿穆尔灵圭袭爵,那尔苏谥曰‘诚慎’。”为让清朝大臣解除怀疑,伯王让他们验看了那尔苏尸体,在场的大臣既没发现刀伤,也没看出中毒迹象,只得入棺埋葬,然后回京向慈禧太后复命。按着伯王吩咐,科尔沁左翼后旗王府为那尔苏修建了陵园,因那尔苏遵父命而死,所以该陵园称“孝节陵”当地百姓也称“孝家陵”、“孝子陵”。

那尔苏陵园

那尔苏死了,但慈禧对他并没有忘记,光绪十八年(1892年)慈禧以对蒙古王公关怀的名义,通过光绪帝发布谕旨:“已故贝勒那尔苏系僧格林沁之孙,追念伊祖前劳,加恩准如阿穆尔灵圭所请追亲王,用视优异嗣后不得援以为例”。像那尔苏这样生前没执过政的人,死了之后被追封为亲王爵位的事,在清朝开国以来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在对待伯王上,慈禧可就完全是另一个姿态了。她一直怀疑此事是伯王搞的鬼,从此她对伯王忌恨起来,一直寻找机会报复。据说后来,慈禧借王公例行宴会的机会,让自己的心腹给伯王敬酒,并在酒里下了慢性毒药。伯王中毒后,知道自己是被慈禧谋害,为了不连累家族后代,便回到科左后旗,不久因毒发而终。伯王死后,其孙子阿穆尔灵圭承袭王位,成为科左后旗博多勒噶台亲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僧格林沁   贝勒   长孙   科尔沁   光绪   王公   侍卫   亲王   朝廷   大臣   慈禧   短暂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