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老人,捐了1000万

2018年9月13日,武汉市某银行突然来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然要将300万转到黑龙江省木兰县的一个账户上,这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边办理业务边报了警,警方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老奶奶是黄继光的战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空降兵。

老奶奶叫马旭,把300万汇款到木兰县,不是因为她被骗了,而是要把这300万捐给家乡,不仅如此,第二年,老奶奶又和老伴捐了700万,总共给老家木兰县捐了1000万

两位老人是什么原因要捐出全部积蓄呢?这1000万的巨额存款又是如何来的?黄继光怎么又是她的战友?为什么称她为我国第一位女空降兵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把时间拨回到1947年

一、花季少女的军旅生涯

1947年,马旭当年才14岁,在木兰县乡亲们的资助下,马旭入伍参军,先后跟着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所在的部队,就是黄继光所在的部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黄继光是她的战友

刚进部队不久,马旭先从普通的医务兵做起,又先后在东北军政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学校学习,成了一名军医。

1961年,马旭听人说新组建的空降兵部队,缺医务人员,于是她放弃了在武汉军区总医院的工作,来到了空降兵所在的部队驻地。

刚来到驻地,她就申请与战友们一同参加跳伞训练,这样就可以实现”战友们伞降到哪里,她就保障到哪里“的目标。首长听后拒绝了她,因为马旭的身高和体重都不符合伞降兵的训练要求,况且我国也没有女空降兵的先例。

二、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

虽然首长拒绝了她的请求,但她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初心,既然不能一起训练,那就偷偷自己训练,每天跳伞上百次,日复一日的重复同样的动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的空降兵考核,她的跳伞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成功通过了考核,成为了我国第一名女空降兵。

自此,马旭跟随部队,为战友们随时做好医疗保障,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三、人老心不老,科研工作搞得好

马旭离休后,住在离部队不远的小院里面,两间低矮的砖房,破旧的老式家具,屋里堆满了书包和几十年来的学习资料

即使在如此清贫的环境下,她还想着为我国空降兵事业发挥余热。

马旭在部队担任军医时,发现战友们跳伞时的脚踝非常容易受伤,这在战场上可是致命的一个细节,退休后的马旭查了大量资料,前后共设计出6套方案,画了700多张图纸,最终经过600多天的论证、测试,发明了充气护踝这款产品,该产品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也很快就在部队进行了推广。

这也马旭明白了,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是对党和国家还是有用的,她又先后发明了单兵高原供氧背心

除此之外,马旭夫妇刊发了100多篇论文,还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四、感恩家乡,回馈社会

马旭把一辈子的积蓄捐给了木兰县,很多人都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得报恩,我家乡送我参军了,不然我早死了,哪还能成为革命战士,成为有利于人民的人呢?“

马旭一辈子追求的不是物质,是精神,他们才是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向马旭夫妇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伞降   木兰县   空降兵   低级趣味   老奶奶   军医   首长   战友   部队   家乡   老人   我国   马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