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梁思成,抹黑林徽因,拍卖其遗物,林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欢迎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文/丁丁

林洙是谁?

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第二任妻子就是林洙。

众所周知,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中国建筑界著名的模范夫妻,两人在事业上相得益彰,生活中进退默契,人人称羡的才子佳人。

遗憾的是,林徽因于1955年、51岁时因病英年早逝。

在她死后7年,梁思成娶了替他整理资料的林洙为妻。

梁思成临死前对好友陈占祥说:这些年,多亏了林洙。

看得出来,在生命的最后,梁思成对林洙是心存感激的。

但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林洙的存在。

大家认识林洙,是因为她出版了一本书《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后来加上她拍卖林徽因的遗物等,才把她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也让她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同情赞美她,但更多的人是谩骂谴责她,外人对她的评价与梁思成不尽相同:贪财,凉薄,抹黑林徽因。


如今,对林洙的评价依然褒贬不一,那么真实的林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想,人性是复杂的,单凭一面之辞的解读是无法说清楚的。

关于林洙,还是让我们从她的第一次婚姻说起吧。


01、对前夫的凉薄

林洙的第一任丈夫是著名的建筑学者程应铨,他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

1948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程应铨前往清华建筑系任教,担任规划教研组组长,事实上是梁思成的副手,此时的他正和林洙谈着恋爱。

林洙随之也来到了北京,想入职清华,就要先进清华的“先修班”学习,但首先要过英语关。

林洙的父亲也是学建筑的,他委托颇有交情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照顾他们,并为林洙辅导英文。

梁、林夫妇都很珍惜程应铨这样的人才,所以在生活中尽力帮助他们。

林徽因当时已是肺结核晚期,但她仍然拖着羸弱的身体,每周二、五下午为林洙补习英文;

后来林洙和程应铨结婚,听说他们没钱操办婚礼,林徽因又以团队的名义借给他们一笔钱,但实际上是林徽因自掏腰包赞助的;

作为程应铨的老师,梁思成做了两人的证婚人;

婚礼当天,梁思成夫妇还送他们一套贵重的清代官窑青花瓷杯盘做贺礼。

总之,梁、林夫妇对两个晚辈有诸多的照顾与提携。

婚后,林洙也因为程应铨的缘故,进入了清华建筑系当秘书,后来又有了一儿一女。

程应铨有不菲的收入,偶尔出国学术交流还能带着林洙一同前往,这是林洙比较满意他的地方。

但1957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北京政府城建,想要拆除古城墙建筑,程应铨极力反对而被划成了右派,林洙也因他从秘书的职务被调到资料室做管理员。

1958年,为了不连累自己和孩子们的前途,林洙提出了离婚,而且坚决不允许程应铨同孩子们见面。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放在林洙的身上很恰当。

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阶级斗争的口号令人惶惶不安,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

但林洙选择这个时候和程应铨离婚,的确让她在清华建筑界博得了贪财、绝情的骂名。

而且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程应铨后来的命运。

离婚四年后,林洙和他的恩师梁思成结了婚,而他跟梁思成每天上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很是尴尬,作为右派,林洙还不许他跟孩子们见面。

1968年,工宣队进驻高校,开始清理阶级队伍,他因为二战时候在缅甸当过盟军翻译而被重点审查。

同年12月的一天,曾经的建筑系才子、游泳健将,终于承受不住种种打击,跳入冰冷的清华游泳池,毫不留恋地让自己沉了下去。

程应铨的正直性格和悲惨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人不喜欢林洙是有原因的。

02、再嫁梁思成

而早在1955年,也就是林洙和程应铨离婚的三年前,缠绵病榻多年的林徽因离开了人世,徒留梁思成悲痛不已。

林洙这个时候以悼念林徽因的名义出现在了梁思成的身边。

1958年林洙离婚,作为资料室管理员的她,被安排在梁思成身边帮他整理资料,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近梁思成。

当时梁思成已接近60岁,带着两个子女,他自己的身体不好,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年迈的岳母(也就是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实在是令他疲惫不堪。

林洙在生活中给予了梁思成很多的安慰和照顾,经常做一些小菜送去,对何雪媛也照顾有加,一来二去,就慢慢走进了梁思成的心里。

据林洙回忆,1959年的一天,她收到了梁思成写给她的一封缠绵悱恻的情书,两人开始了正式的交往。

1962年,在林徽因去世七年,林洙离婚四年后,61岁的梁思成和34岁的林洙宣布结婚。

梁思成的这个决定,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一是认为林洙身份尴尬,她是梁思成学生的前妻。

二是她的人品问题,在处理和程应铨的关系中,林洙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绝情寡义的。

三是认为她虚荣物质,嫁给梁思成不过是看中了他的名和利。

朋友沈从文极力劝说,张奚若以绝交威胁,刘敦桢给梁思成写了四个字:多此一举。

梁思成的子女则认为父亲不是不可以再婚,而是不应该娶林洙为妻。

林洙和梁思成毕竟有着27岁的年龄差,所以说她是因为爱情而嫁给梁思成,很多人都不相信。


但是梁思力排众议,执意娶了林洙。

彼时的梁思成已是业界大师,功成名就,月工资400元左右,住2层小楼的房子,家有电话,有浴缸,有保姆,出远门有专车,偶尔还能带着林洙做个出国访问。

作为续弦,林洙当然有资格享受这些优厚的待遇。

梁思成执意娶林洙,想必也有自己的考虑,家里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林洙是最好的人选,而恰好自己对她也不反感;

林洙嫁给梁思成,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其实从她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关键是人家梁思成自己愿意啊。

03、对梁思成不离不弃

但是谁的生活都不是只有风花雪月,必定还有鸡毛蒜皮,有得到,必定要有付出。

婚后林洙不仅要照顾梁思成,以及他跟林徽因的一双儿女,还要照顾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

何雪媛的脾气古怪、偏执,与人很难相处,但林洙把她照顾得很好,哪怕是在后来的十年浩劫期间,梁思成被打倒,一家人挤在四处漏风的破屋中,依然没有委屈老太太。

后来梁思成去世后,也是林洙坚持为老太太养老送终。

除此之外,要处理家庭内部矛盾也很不容易。

这本就不是令人祝福的婚姻,林洙心里有委屈,梁思成的儿女也憋着一股气。

有一次林洙想取掉林徽因的照片,结果刚好被梁思成的大女儿梁再冰看到,一怒之下扇了她一记耳光,梁思成知道后,也只说了三个字:何必呢。

林洙自己的孩子,平时是跟林洙的母亲住在一起的,一周来梁家洗一次澡,矛盾应该不大。

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教养的不同,梁思成对林洙的孩子随意用自己的杯子、把浴缸弄脏等生活琐事有自己的原则,会提出批评。

而对于自己情绪过分的地方,梁思成也会主动承认并改正,而且,他每月拿出80元补给林洙的孩子和母亲,在当时,8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两人的婚姻就这样一路走了下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梁思成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日子自然不好过。

他们被赶出原来的楼房,每天挨着批斗,梁思成的工资也被取消,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医疗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林洙会选择离开梁思成,毕竟有程应铨的前车之鉴,就连梁思成也对林洙说:“也许你和孩子们还是离开我好。”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林洙这一次选择了留下来。

她用自己62元微薄的工资,支撑全家的开销,包括照顾林徽因的母亲。

梁思成疾病缠身,她和协和医院的几个医生私下保持秘密联系,通过她的穿梭给梁思成看病拿药。

在那个黑白颠倒、人人自危的年代,林洙的陪伴给了梁思成莫大的慰籍和支撑,所以1972年梁思成临终前说“这些年,多亏了林洙”。

至于林洙为什么选择留下来?

也许确实是对梁思成产生了感情,就如她后来说的“他让我感到快乐”。又或许是生活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让她懂得了夫妻情分的含义。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矛盾,更何况是一个再婚的家庭,站在各人的角度来看,都不是什么大错。

而这些琐碎的事情,在同感共苦的岁月当中,细水长流,渐渐转化成了感情。

总之,她这一次的选择,倒是没有辜负梁思成当初顶着压力娶她的一片心意。

梁思成逝世后的几十年,时过境迁,她没有改嫁,而是忙于参与梁思成遗稿的编辑、出版,比如《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心灵之旅》、《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诸多著作。

一个续弦能做到这步,称得上仁至义尽,客观来讲,林洙对待梁思成的表现真的无可厚非。

04、抹黑林徽因,拍卖其遗物

林洙对梁思成的不离不弃替她挽回了不少面子,但在梁思成去世后,林洙的一系列操作,又不免让人反感。

(1)2004年林徽因诞辰100周年之际,林洙出版了一本书《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书中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关于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私事。

在林洙的笔下,鲜少提及林徽因的才华及在事业上的贡献:

比如夫妻二人在军阀混战时期,毫不畏惧路途凶险,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考察。

比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背后是林徽因带病撰写部分书稿,承担全部书稿的校阅工作。

比如林徽因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比如林徽因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参与拯救和改造传统景泰蓝工作,在文学上建树颇丰。

比如林徽因外表柔柔弱弱,内心却无比刚烈,在抗战时期最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病痛却不愿接受国外高薪聘请,解放后为保护北京古城而奔走呼喊,甚至敢对着北京市长吴晗咆哮。

这些,书中都鲜少提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反而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擅自描叙林徽因的个人感情和私生活,其中包括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等人的暧昧关系。

诸如林徽因苦恼地对梁思成说:“我爱上了两个人”, 包括梁思成说:“和林徽因相处很累”等细节,都出自这本书。

结果,带偏了大众的视线,本来大家的视线都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对建筑的贡献上,此书之后,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都成了林徽因的爱恨情仇,而且这种偏见至今存在。

书中部分内容,也许确实出自梁思成之口,但那只不过是夫妻之间的交流而已,而且两个当事人已经不在人世,真假难辨,不排除作者有断章取义之嫌。

不管真实与否,林洙都没有权利擅自公布,公布出来的结果,给林徽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同时在书中林洙还极力想证明梁思成最爱的并不是林徽因,或者想证明自己才是梁思成的真爱,甚至还公开了梁思成写给她的情书,得罪了一大批“林粉”。

其实梁思成最爱的人是谁他心里最清楚,对林洙他更多的是感激,这种极度隐私的问题真的不适合拿到大庭广众之下来评判,林洙的此举,难免令人生嫌。

(2)后来她将二人遗物以高价拍卖给了私人博物馆。

其中包括林徽因珍藏的清代绣片、梁林订婚文本、新婚贺礼、红木箱子等,以及梁思成的众多画稿、手绘、当年的毕业证书等。

而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梁启超送给林徽因的《营造法式》,梁林夫妇视如珍宝,密密麻麻地做了很多批注,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这些全部被林洙毫不留情地拍卖掉,拍卖资产高达200多万,后来还是清华大学出面阻止,才结束了这样的拍卖方式。

要知道,这些东西属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共同财产,林洙作为梁思成的遗孀继承了而已,她擅自高价拍卖,不仅落实了贪财的骂名,而且这也是她最令人诟病的地方。


05、

这就是林洙。

她对程应铨凉薄,却也能在危难之时,对梁思成不离不弃;

她有贪财的一面,却也能在困难的时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撑一个家;

她抹黑林徽因的功绩,却又独自照顾林徽因的母亲;

她一边大肆拍卖梁林夫妇的遗物,一边又耗费半生为梁思成出书、整理遗稿。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她不够好,却也不够坏,她就是普通而又真实的一个人。

老太太于76岁高龄时出书,后来又拍卖对方的遗物,将平凡普通的自己,置身于舆论的漩涡,可能更多的还是意难平吧。

她原本就是一个普通人,偏偏在时代的裹挟中,卷进了本不该属于她的人生,然后不可避免地失衡。

同为梁思成的夫人,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林徽因的身上,她的才华,她的美丽,她对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人们热爱这样的林徽因。

林洙陪伴梁思成走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光,梁思成去世后,她一直整理他的资料,过得比较清苦,但她的名字一直是隐形的,人们甚至有些讨厌她的存在,这让林洙产生了不平衡。

于是,拿自己同林徽因做比较,证明自己才是梁思成的真爱,或者梁思成真爱过自己,成为了她人生中的执念。

出书和拍卖遗物,也许是对自己当年付出的不平衡心理的一种补偿吧。

其实,林徽因这样的女子,是独特的,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在人们心目中,不仅如女神般的存在,而且更多的是尊重,是任何人都无法抹黑的。

一个普通女子,非要拿自己去和人家做比较,只能是自讨没趣,甚至招致恶评,结果是伤害了别人,也难为了自己。

林洙女士至今健在,已是94岁高龄,我一向尊重老年人,无意责备老太太什么,而且对她在梁思成风雨飘摇的晚年时光的陪伴和照顾,是心存敬重的。

和梁思成的婚姻中的一切,是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如果能本本分分做好自己,不要拿自己同林徽因做比较,不去纠结自己的得失,更不要随意拍卖别人的遗物。

那么大家对她的风评也许要好很多,她自己的内心也要好受很多。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丁丁,普通女子一枚。喜欢旅游,喜欢亲手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遗物   贪财   清华   北京   老太太   夫妇   母亲   时光   夫妻   建筑   梁思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