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有一方法,让部下从不饿肚子,日军欲效仿,却饿死5万人


自古以来,任何形势的军事战争都少不了的就是后勤补给。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称霸亚欧大陆,就跟他的士兵能吃饱肚子有很大的关系,这得益于成吉思汗创新性的解决办法——“成吉思汗补给法”。

成吉思汗

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自然少不了粮草的供应,所以在军队中后勤也是很重要的部门。只要战士们能吃饱肚子,就加大了战争的胜算。


然而也正是这种方法,让二战时期想要效仿的日本人栽了个大跟头,不仅没有补充到物资,还饿死了足足5万人。


那么这个“成吉思汗补给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日本人又是如何失败的呢?




一、成吉思汗补给法


成吉思汗的补给法总结下来就两方面,一个是“蓄力行军”和“抢夺”。

蓄力行军说白了就是军队都备着干粮赶路,加上平时没有大吃大喝,就能够保证军队的正常行进。


这一方法得以实施很大一部分原因跟生活习性有关。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部落都是农牧生活习惯,他们擅长畜牧业,战马的数量数不胜数。


据记载,一个蒙古骑兵都能分配到三匹马,大大提高了行进的效率。


蒙古人会把晒干的肉条带在身上,马背上也能带很多物资,这大大增加了携带物资数量,战士们还能实现一些自给自足。


而且马的数量多了,就代表肉的数量更多了,虽然马的地位很高,但是为了打胜仗,他们被允许可以宰杀一些马,获得马肉填饱肚子。


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蒙古人能够吃肉喝奶,营养补充很丰富,战斗力也得到增强。

史料记载,那些蒙古士兵不仅打仗非常勇猛,对待敌人是一点不留情,这跟成吉思汗制定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就算骑兵们带着一些干粮,还可以吃马肉,但是毕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那么战斗后抢夺敌人的物资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传言蒙古铁骑在攻克一个都城后,会大肆掠夺一番,任何能够带走的东西都一个不落。所以当时的成吉思汗部是很多人的噩梦,可偏偏有人不信邪,频繁挑战。

传言有一个很远的小国的国王就大肆羞辱过成吉思汗,把他的商人全部杀死,还把使节的毛发剃光。


本以为成吉思汗会因为距离而无可奈何,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成吉思汗不久就杀到了那个国家。


不仅全城的人都没能幸免,整个都城都被成吉思汗部抢掠一空。

这就是成吉思汗能够战无不胜的原因,有仇必报,还特别善于运用计谋。让那个时期的敌人们闻风丧胆,最后成为一代天骄。蒙古的铁骑也在亚欧大陆上留下了足迹。


但成吉思汗的这两项做法并不是对什么情况都适用的。二战时期,日本就曾仿效过成吉思汗,可最后却吃了不少苦头。


二、完全照搬行不通


二战时期,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妄想能够占领中国。

侵华战争

可在当时盟军看来这完全就是蛇吞象的想法,根本不切实际,日本人却不信邪。


等到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日本人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盟军的实力过于强大,而且我国人民抗战的声音越来越大,中国军队数量越来越庞大。


这不仅造成日军数量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的物资越来越短缺,兵败如山倒。

可是自负的日寇还是在垂死挣扎,甚至耍小聪明,没有物资就学成吉思汗,打起了印度的主义。


当时印度的英帕尔成为了日本人觊觎的目标,他们深信如果能够拿下英帕尔,就一定能够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梦想就能实现。


而且当时的印度还是盟军用来补充物资的重要交通枢纽,位于中印公路的重要战略位置,所以日寇们拿下英帕尔还能切断盟军物资供给,一举两得。

印度

有了这个“美好的”计划后,日本人就立马开展了实施,这个计划的牵头人就是当初指挥七七事变得最高日军指挥官,叫作牟田口廉也。


占领英帕尔的重中之重就是得带军打到英帕尔才行,而日军当时驻扎在缅甸,距离英帕尔足足有几千公里,而且中间还有长达一千多里地的无人区。

缅甸

众所周知,东南亚的气候非常潮湿闷热,而且天气很多变,路上充满各种危险野生动物,根本没有可能中途补给。


虽然牟田是日军一个军事指挥能力很强的军官,但是这个任务也并不是很容易完成,但牟田却很自信。他完全仿照了成吉思汗的做法,第一步就是随身携带物资。

牟田

可是日本是个岛国,人们根本不擅长骑马,而且当时东南亚也没有多少马匹,所以用马当做交通工具的办法是不行的。


牟田就想到用当地的牲畜,就这样类似牛、大象,甚至猴子都被扩充到军队中,用来携带物资。


交通工具找到了之后,牟田为了寻找物资,复刻了成吉思汗的掠夺政策。他在当地大肆搜刮民膏,征集了一大批牲口,打算用牲口带着肉和粮食度过无人区。大象比马体型大多了,拉的东西自然比马多,自作聪明的牟田还以为对这个方法进行了革新。

就这样,牟田带领着十万大军和大批牲口从缅甸出发了。


刚开始的路程非常顺利,士兵们饿了就从牲口那拿粮食,渴了也有水喝。这让自负的牟田更加增加对自己的崇拜。可进入到无人区后,牟田一行人就遭遇到了困难。

因为人数众多,并且带着很多牲口一起前进,这让盟军的侦查员很摸不着头脑,就赶紧报告到了司令部。


当时英国驻印度的总司令叫作巴蒙顿,和日本人打过多次交道的巴蒙顿也很奇怪,不知道日本人在搞什么鬼把戏。但巴蒙顿一开始并没有下令攻击,只是在静静观望。


这边牟田也遭遇到了困难,当时正值东南亚的雨季,降水量大大增加,气候非常潮湿,不少日本士兵都生了病。

而且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位也大大上涨,很多时候前面还有道路,不一会就变成了汹涌的河流。


这让牟田不得不下令日夜行军,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物的消耗。不久,带的粮食就已经吃得不少了。牟田就把目光放在那些牲畜身上,不断有牲畜被宰杀。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牲畜被宰杀,那些动物也有灵性,他们产生了恐惧,不断反抗日军的行动。甚至不少猴子和牛都被吓跑了。

这对日军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少了很多牲畜可以宰杀,甚至那些牲畜身上带的粮食也吃不到了,慢慢的,日本人也都开始有了抱怨。蒙巴顿这边也没有闲着,监视着日本人的一举一动。


虽然蒙巴顿将军还是没有清楚日本人的把戏,不过送上门来的猎物,岂能置之不理,蒙巴顿当即下令对日军进行轰炸。

蒙巴顿

盟军的轰炸更是不得了,不仅日军士兵到处躲闪,连那些牛、大象等动物都不冷静了,炸死的炸死,跑掉地跑掉。


牟田见状也傻眼了,成吉思汗当时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啊!他已经完全不知所措了,身上的自信傲慢也消失不见。


确实,成吉思汗的马也没有遭遇过这样的场景,别说成吉思汗,当时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那些日本人。牟田没办法,只能下令,让一些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去控制那些动物,可瘦弱的日本人怎么是那些牛羊的对手,根本控制不住,甚至还有的人被牵着走。

最后,日军在经历了一番轰炸之后,携带的物资大受折损。毕竟那些大象跟猴子相比,携带的物资更多,一头大象身上携带的物资,都够一个中队吃上许多天。


这下日本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处境非常艰难,盟军这边却很高兴,纷纷嘲笑日本人自讨苦吃。


就这样,日本人一边要防止盟军的轰炸,也要担心这些动物的“反抗”,精力大大消耗,物资非常匮乏,士兵们个个饿得走不动路。

牟田没有办法,只能把粮食聚集到一起分配,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可面对日益缩减的粮食储备,分配到每个士兵手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从一开始大家还能吃得饱,到后来别说吃饱了,喝口水都比吃粮食顶用。


军队中抱怨声越来越大,这对牟田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想到成吉思汗还有掠夺的计谋,就鼓舞大家到了英帕尔什么都有了。

牟田的一番话真的有点“画大饼”的意思。


没有其他选择的士兵们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计划,可是盟军怎么能让日军得逞,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给日军带来的只有更绝望。


三、一无所有


牟田率领的日军在经历了万般险阻之后,终于到达了英帕尔,可英帕尔却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惊喜”。

英帕尔地理位置

在盟军的安排下,英帕尔的居民早都已经逃走了,此时,英帕尔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更让日本人绝望的是,这里的人还把所有粮食都带走了,一粒米也没有给日本人留下。


行军了那么长时间,加上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人再也忍不了了,纷纷指责了指挥官牟田,连牟田的亲信这个时候也把牟田当做了敌人。


“长官,您真应该剖腹自尽谢罪!”牟田也深知这些士兵已经充满了愤怒,他们都快要饿死了,根本不怕任何军事惩罚了。


牟田此刻也陷入了绝望,他仿照成吉思汗的经验,最后却闹得大家吃不饱肚子,饿死了那么多士兵。


据统计,牟田一行人穿越了无人区后,军队大量减员,从一开始的十万人到最后的五万人,毫无意外,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饿死的。


而剩下的这五万人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他们经过这次长途跋涉已经丧失了斗志,在后来和盟军的交手中,几乎全军覆灭。


就这样,作为这次行动计划最高指挥官的牟田,也成为了最大的罪人,被日军高层狠狠臭骂了一顿,还被扣上了间谍的帽子。


从这个行动之后,牟田就再也没过上好日子,从被同胞唾骂的叛徒到战后的战犯,他之后的生活免不了牢狱之灾。


结语:


牟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能够清晰认识各种条件。


成吉思汗时代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当时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条件也比成吉思汗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动物根本不能承受机枪大炮的攻击。

成吉思汗雕像

马匹自古以来就是很好的交通工具,跟大象和牛羊相比,移动速度更快,能有效行军。


加上当时的蒙古实力雄厚,而二战后期,日军根本就是秋后的蚂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样高难度的行军是很难实现的。


牟田的自信傲慢也是造成这次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完全效仿成吉思汗的做法,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些动物身上,没有备选的计划。结果让那么多士兵白白饿死在了路上,更加加速了日军的战败。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虽然利用“蓄力行军”和“抢夺”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这跟他强大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成吉思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能够审时度势,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制胜,一生把疆土扩展到了欧洲黑海海滨,不是有些人刻意模仿就能够模仿来的。


可怜的牟田只能硬搬硬套成吉思汗那个时期的计策,完全没有加上自己的思考,还得意忘形。蓄力行军不只是单单携带粮食,掠夺也不是一股脑寄托希望在一处,牟田完全没有明白这些道理,最后只能默默吃下“苦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成吉思汗   帕尔   日军   蒙古   盟军   牲畜   日本人   部下   士兵   粮食   物资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