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才9天劝妻子改嫁,自己潜伏台湾42年,70岁回家才知儿孙满堂

1945年,一对青年在香港结婚,两人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受到了外界的一致祝福。可在婚后第9天,他们却突然分道扬镳,面对丈夫的离去,妻子非但没有阻拦,反而万分支持,因为丈夫所做的事关系民族和未来,是大义之举!

故事要从一个名叫谢汉光的男人说起,他1917年出生于广东丰顺,父母虽然是农民,但见识却并不浅薄。他们认为想要翻身,就必须要学习,于是省吃俭用节省开支,挤出一笔钱供谢汉光进入学堂读书。谢汉光深知父母的不易,因此在学习上非常用功,成绩一直非常出色。

23岁那年,谢汉光考入广西大学,不但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他多次跟随同学走上街头号召抗日,并宣扬爱国思想,力求将麻木的国人唤醒。1944年,谢汉光被分配到桂林某农场工作,期间逐渐转变为进步人士,开始与共产党人频繁接触。后来,他干脆将自己的住所贡献出来,作为一个地下联络点,供革命者们使用。

1944年底,日军占据桂林,谢汉光被迫逃到四川,后经共产党人介绍,进入一家小学教书,暂时缓解了经济上的困境。1945年,日本被赶出中国,谢汉光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乡,却发现曾经安宁祥和的村庄早已变成了残垣断壁。亲朋好友们也早已不知去向,他成了孤家寡人,无处可去。

就在此时,曾经给谢汉光代过课的一位老师邀请他去台湾工作,谢汉光当即踏上了南下的道路。行至香港,他遇到了一位温婉可人的女孩子,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夫妻。有了家庭之后,谢汉光便不想再去台湾,而是打算留在香港发展。

几天之后,党组织派人上门来找谢汉光面谈,希望他能利用这次老师的邀约,去台湾开展地下工作。谢汉光很为难,他舍不得新婚的妻子,但又放不下民族大义。思前想后,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在新婚第9天,谢汉光告别妻子,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邮轮。临走前,谢汉光叮嘱妻子改嫁,千万不要空耗青春等候自己。

谢汉光抵达台湾后的第一时间便与当地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与同志们携手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号召民众开展反对内战的运动,取得了不俗的成果。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派遣军警大肆迫害共产党人。谢汉光为了避祸,只好暂停手头的工作,隐姓埋名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生活。

1987年,随着两岸关系缓和,一些大陆籍的台湾人被允许回乡探亲。已经70岁的谢汉光立即乘飞机返回阔别42年的广东,他先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确认自己革命志士的身份,而后四处打听妻子的下落。社会上的好心人听闻谢汉光的事迹后,纷纷对他施以援手,提供线索,他这才得以顺利找到曾经的爱人。原来,妻子在谢汉光离开后不久便怀孕产子,她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流离辗转,艰难求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孩子养大,孩子又结婚生子,使得如今谢家儿孙满堂,繁荣兴旺!

在解放战争中,有很多像谢汉光一样的好同志,他们受命在台湾活动,努力发展革命力量,想要让宝岛脱离国民党的统治。只可惜他们的能量有限,无法承受反动派的反扑,红色的火种由此熄灭,大陆与台湾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对峙状态。不过现在情况有所改观,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宝岛将会重回祖国的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台湾   妻子   儿孙满堂   共产党人   两岸关系   大义   宝岛   党组织   香港   新婚   思想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