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长征时拿走藏族土司一本书,解放后,土司:我对不起毛主席

在四川马尔康地区,有一栋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的官寨——卓克基土司官寨。

这座官寨建于乾隆年间,占地约1500平方米,内部层高不等,基本是两到六层,最高处约20米。如此高的建筑,在那个年代可是十分少有了,更别提它还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卓克基官寨

官寨外墙由岩石砌成,墙外还有可通内部的碉楼。

敌军来袭时,光凭这些,就能抵御很长时间。外部恢弘大气,内部富丽堂皇。官寨内的房间基本都有用木材装修,再配上各种各样的装饰,看起来精美又舒适。

而且官寨布局十分全面,设有厅、堂、室、书房、客房、经堂、仓库、马厩等等。如此大手笔的建筑,仿佛就是土司的“皇宫”,就连毛泽东初见时,也大吃一惊。

而当毛主席巡视到里面,看见里面物品的陈列更为惊讶。认定此屋主人不简单,要马上争取过来。于是立马吩咐下去,争取屋子的主人。

能让毛主席未曾谋面,就断定不简单的,到底是什么人?毛主席又是怎么来到这座官寨的?两人有何渊源?今天咱们就来讲讲。

官寨里面

人们形容红军长征的艰难时,经常会用“爬雪山,过草地”这样的话。但你知道吗?不管是雪山,还是草地,大部分都在藏族地区。

对于藏族区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寒、贫穷!

不过,贫富差距哪里都有,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比如卓克基土司官寨的主人——索观瀛,那就是个有权有势、雄霸一方的富人。

也是让毛主席一看到他的府邸,就认为此人不简单的牛人。

索观瀛

1935年,红军成功爬过雪山,来到了四川阿坝马尔康地区的卓克基镇。红军逃出包围圈,且两大部队胜利会师,蒋介石自然震怒,于是将“围追堵截”方针改为“长困久围”。

与此同时,还以高官厚禄吸引藏族上层领导,拉拢藏族一起与红军作对。

作为七土司中实力最强的卓克基土司,索观瀛自然早早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当时蒋介石将其任命为游击司令,还送给他两挺机枪,以及若干弹药。

就这还觉得不保险,又在藏区散播谣言,称红军要烧毁寺庙,是“吃人肉,喝人血的妖魔”。

红军与藏族人民 画

这明显的挑拨之言,索观瀛有没有信咱不知道,但他确实开始阻拦红军了。比如说据守各个要隘,在两河口方向设防。索观瀛都表明立场,红军自然要收拾他。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一军团先行北上,前往卓克基地区,控制各个要隘。虽说双方立场不同,但毛泽东还是希望和平解决问题,能不打就不打。

6月27 日,毛泽东接到报告,索观瀛弃寨逃跑了,红一军团军已控制卓克基地区。7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随军委纵队一起到达卓克基。

看着眼前这座“口”字形建筑,毛泽东大为震撼,真没想到索观瀛的官寨竟如此宏伟。走到土司书房时,毛泽东更吃惊了,一个藏族土司,竟有如此多的藏书,看来也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官寨内部

仔细观察后,毛泽东发现书房里有为数不少的“四书”、“五经”书籍。

而在镶嵌大理石的书桌上,还静静躺着一本精美的《三国演义》。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毛泽东只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见过,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因为这本书,毛泽东联想到三国中董卓的官邸郿坞,与如今所住的官寨何其相似。同样地固若金汤,同样的富丽堂皇,不禁感叹道,“古有郿坞,今有官寨!”

一个官寨而已,竟能媲美赫赫有名的郿坞,可见卓克基土司的富有程度。

卓克基官寨内部

据此可以判断,这位土司一定有非常高的地位和权势,且深受汉族文化熏陶,是个不简单的人。

如果晓以大义,说明党的主张,那么是有很大可能争取过来的。一想到这里,毛泽东赶紧找来朱水秋、邓臣等人,了解攻占官寨时的情况。

听完之后,毛泽东沉默了,难道自己判断错了,索观瀛是个没啥见识的人?为啥会这么快改了想法呢?

原来在攻打官寨时,红一军团秉承党的民族政策,一再喊话宣传,甚至派出代表和谈,就为了避免伤害到无辜民众。但索观瀛不愿意,他还亲自督战,抵抗之心十分强烈。

信号弹

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前线指战员商量过后,决定发射信号弹示警。

一时间夜空中出现了红、黄、白三色光团,却没想到,就是这光团,吓得官寨众人惊恐万分,认为这是神火,红军有神相助,他们再不逃肯定会遭难。

于是乎,所有守兵都仓皇离去了。索观瀛也急忙带着家眷离去,仓皇之间,他连大清皇帝御赐、象征权力的卓克基长官司印鉴,都落了下来。

三发信号弹,竟被当成神火,吓走了据守官寨的土司和士兵。闻听这事的人,无不啼笑皆非,一时间成为红军的趣谈。

通过这事,毛泽东深刻意识到藏族与世隔绝的程度。不过争取藏族同胞,是红军北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尤其像索观瀛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人,必须得争取过来。

索观瀛

于是命令部队保护好官寨及所有物品,向藏民宣传党的理念政策,努力让索观瀛等逃跑人员返回村寨。

不过索观瀛根深蒂固地认为“汉人的话信不得”,再加上他答应蒋介石在先,因此坚决躲在深山,拒绝与红军谈话。

毛泽东在卓克基官寨住了四五天,期间除处理军政事务外,他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索观瀛的书房。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可惜由于连年征战,难得有让他看的畅快的书屋。如今突遇这么多藏书,可把他高兴坏了。

看书的毛主席

离开的时候,毛泽东仍旧恋恋不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见到官寨的主人,要不还能好好谈论时事,或者借几本书看看。

怀着无限留恋,毛泽东离开了官寨。而他心心念念的官寨主人,也在这个时候回家了。

索观瀛如此作为,着实令人看不起。难道他就是这么胆小的一个人吗?连与红军谈判的魄力都没有?其实不是的,能成为雄踞一方的土司,索观瀛凭借的可不仅仅是出身,还有他过人的头脑。

至于被信号弹吓跑这事,还是见识的问题。当时守卫都跑完了,剩他个光杆司令。

哪怕索观瀛意识到这或许是新式武器,但耐不住其他人都跑了,他不跑还干啥?纵观索观瀛的所作所为,这人绝对不简单。

索观瀛

索观瀛出生于1900年,他的父亲索怀仁是22代瓦寺土司,曾参加了辛亥革命,是“保路同志会”成员,当过前卫司令。

受父亲影响,索观瀛自小就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跟着一位姓郭的举人学习。由于瓦寺土司的势力范围在汶川,离成都很近,索观瀛还去成都甫澄中学上过学。

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索观瀛精通汉、藏两种语言。所以在他的书房里,才会出藏语典籍外,还有那么多汉语书籍。

古典书

按正常流程,长大后的索观瀛顶多接过父亲的家业,成为第23代瓦寺土司。而瓦寺土司的势力范围,是远远比不上卓克基土司的。

要知道,在藏语中,卓克基的意思是“顶尖”,甚至可以引申为至高无上。可想而知,卓克基土司的地位有多高了。

偏偏当时的卓克基土司没后代,土司夫人还是索观瀛亲姨母。于是11岁那年,索观瀛被过继到卓克基,成为卓克基土司继承人。索观瀛投胎技术不错,但能不能手握土司大权,就要看他自己了。

土司旧照

16岁那年,索观瀛成为卓克基土司,但却只有个名头,实际权力由两位摄政者瓜分了。索观瀛知道不能这么下去,于是在18岁那年,与卓斯甲土司联姻,娶了他女儿。

通过卓斯甲土司,索观瀛认识了杜铁樵。又通过这人,结识了刘文辉。

刘文辉是四川人,当时手掌军权,对各个土司势力有很大约束力。索观瀛借刘文辉的力量,一举除掉两位摄政头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卓克基土司。手握大权后,索观瀛有了更大的野心,他要扩大领土,要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威望。

于是年近50岁时,他又以入赘婚姻的形式,兼并了党坝,领土瞬间又扩大了。他这一生,先后娶妻纳妾五人,每一个都是政治联姻,能为他带来好处。算计到这种程度,着实让人叹息。不过索观瀛艳福也是不浅的,妻妾都长得好看,就如下面这位。

索观瀛和第二任妻子柯玉霞

与此同时,他还广修寺院,提倡加强政教合一的统治手段。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统治太成功了,才会让藏民一看见信号弹,就以为是神火,吓得毫无反抗之意。

有次他直接给马尔康寺捐款7200银元,把寺院僧人高兴的到处吹嘘土司跟脚好,是菩萨派来的。

政治方面,索观瀛也进行了改革。比如说,支持摊派徭役,废除领班头人的世袭制,把领班头人轮值制改为指令值班制,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升降等。

马尔康大藏寺

因为从小学习汉文化,索观瀛认为汉族有很多可取之处,如他们的医疗、商业、工艺等,都有利于藏区发展。因此大肆鼓励汉族移居藏区,还派人专门保护他们的安全。

索观瀛执政期间,汉族人口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到200多户,为当地经济带来了长足发展。

种种行为,无不说明索观瀛的不简单。前期蛰伏的智慧、勇于改革的胆识、对当地发展的前瞻性,索观瀛的非凡可见一斑。

可惜这个人有点死脑筋,当初决定了跟蒋介石干,他就死活不跟共产党见面。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索观瀛才看清形势。

卓克基官寨内部

1949年年底,索观瀛派人到兰州接触红军领导,表示他将欢迎解放军进入藏区。1950年冬,解放军进入阿坝地区的时候,索观瀛特意派人带着粮草慰问,并动员势力范围内的群众支持解放工作。

后来土司制度废除,索观瀛直接将卓克基官寨捐给国家。

抗美援朝时,更是积极捐款捐物。1952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西南少数民族参观团。索观瀛这个在西南颇具影响力的人,自然也来了。

此时的索观瀛满是不安,民国时期他做了那么多错事,如今共产党赢得天下了,他将会被怎样对待?会不会被枪毙?

尽管多次接触共产党,了解了党的政策,但索观瀛依旧不敢完全放心。因为他怕那些人说话不管用。

毛主席接见少数民族参观团

所以在进献哈达时,索观瀛双手都在颤抖,眼里满是惶恐。

触及毛主席的眼神时,更是赶紧低下了头。这一切都被周总理看在了眼里,为了安抚这位受惊的少数民族,当即对毛主席示意,那就是他们当初借宿的卓克基官寨的主人。

对于卓克基官寨,毛主席是记忆犹新,当时没见到官寨主人,他还遗憾了好久。如今见到了,自是十分高兴,立马亲切的说:“啊!你就是当年卓克基官寨的长官司!长征时,我们可惊扰你哟。可惜那时我们未能得一见。现在你来北京哪,我们该好好叙谈叙谈!”

一听毛主席的语气,索观瀛紧张感立消,他没想到毛主席竟真的如此大度和蔼,不禁后悔起当年的所作所为。“是我索观瀛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红军。”

卓克基红军纪念广场雕塑

当天晚上,参观团还和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共进晚餐,索观瀛被安排在毛主席那一桌。自古以来,中国就喜欢边用餐边谈事,毛主席当初说的“好好叙谈”,这是真的成为了现实。

提起当年往事,毛主席是无限感慨,特别感谢了索观瀛。能在长征途中,见到那么多藏书,对毛主席来说,是“非常难得,很有帮助”。

之后,毛主席就国内形势,跟索观瀛谈了起来。说他“知书达理,要识大局、顾整体”,“人民共和国繁荣强大起来了,你们也会有光明远大的前途!”这一席情真意切的话,听得索观瀛彻底放了心,决心“跟共产党走”!

后来,索观瀛果然践行当初的承诺,一心一意跟党走。先后担任了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副主席、阿坝州副州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藏族   土司   马尔康   周恩来   汉族   参观团   信号弹   头人   解放后   红军   蒋介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